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战超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谶纬
  • 2篇论语
  • 2篇《论语》
  • 1篇训诂
  • 1篇宗经
  • 1篇文本
  • 1篇文学
  • 1篇文学形态
  • 1篇武帝
  • 1篇西汉
  • 1篇校书
  • 1篇两汉
  • 1篇经解
  • 1篇经学
  • 1篇考辨
  • 1篇孔子
  • 1篇辑佚
  • 1篇汉武
  • 1篇汉武帝
  • 1篇藏书

机构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耿战超
  • 1篇曹胜高

传媒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孔子研究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汉武帝“建藏书之策”考辨
2015年
自汉初至元朔五年,西汉的文献事业达到一个亟需大规模整理的节点,武帝在本年下诏,开始对汉初以来积年所搜集的文献进行校理。"建藏书之策",即是设立文献分类入藏的簿录,并设定各类部典司之官,这使得汉兴以来的文献整理工作,有了更为系统、明确的规定。元朔五年的这一制度设定,继承了先秦"官守其书"传统,延续了汉初以来文献校理工作的经验,并在汉朝以后的文献整理工作中得到继承。
耿战超
关键词:汉武帝
西汉校书活动与文学形态
西汉处于文献经典化的关键时期,秦火之后经籍多需要重新写定,汉代对于旧有典籍进行整理编写,既在文字、文本形态层面对于典籍进行改定、整合,也在经典意义层面进行重新阐释,灌注以符合时代需要的解读。本文选取西汉校书活动为切入点,...
耿战超
关键词:西汉校书文学形态宗经
文献传递
《论语谶》文本流传考被引量:1
2013年
《论语谶》出于西汉末年王莽主持的文献整理工作,其意欲"正乖谬,一异说",有为王莽代汉作论证的现实目的。在汉代之后,《论语谶》屡被禁绝,其官方藏本应散失于"安史之乱",民间藏本则应散失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禁毁。《论语谶》辑佚整理在明清时得到重视,经过诸家努力,《论语谶》佚文已大体搜罗完备。
耿战超
关键词:谶纬辑佚
谶纬成为内学文献的学术机遇被引量:3
2018年
汉代文献分为内府所藏与外朝所掌,由此形成内学体系和外学体系,二者分立而又相互调适。内府所藏之书多不外示,王室可以通过内学体系掌握话语权、引导外学的调整,并以此掌控学术走向。外学通过学理与舆论来影响内学,彼此消长,推动两汉学术的双向互动。谶纬作为西汉后期的经学阐释,因与阴阳方术融通而为新莽、更始及刘秀所用,遂为朝廷所重,而逐渐收归内学,成为东汉内学的经典文献而禁止外学流传。
曹胜高耿战超
关键词:两汉经学谶纬
《论语谶》研究
《论语谶》一向被视为“杂谶”,历代辑佚者对其多作忽略,但其作为“经谶”代表,其演进过程应该包含着谶纬文献体系整合的信息,讨论其内容以及其与“纬书”的关系,梳理其内在的思想脉络,借以探究谶纬源流、谶纬文献体系的发展整合、谶...
耿战超
关键词:谶纬《论语》孔子
文献传递
《论语谶》的文献价值与训诂意义
2013年
《论语谶》与《论语》相涉的十数条佚文,多径取《论语》本文加以解读、发挥,而在径引本文的同时,也有对其旨意大要的解释、词语的训诂,以及对孔门事迹的再演绎。其文献意义在于:可资考证异文,审校《论语》早期版本;训解文本,间出新见,为后世《论语》注释所采信;补充文献,增益史料。因而我们有必要视《论语谶》为《论语》版本研究的参考文献和《论语》学史讨论的必要资料。
耿战超
关键词:《论语》谶纬经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