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林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表面氨基甲酸酯化及氯胺化制备抗菌棉织物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脲的热分解产物异氰酸与织物表面羟基的反应,制备了表面含氨基甲酸酯基团的棉织物;经稀次氯酸钠溶液漂洗后,表面可生成N-氯胺基甲酸酯,赋予织物抗菌性。研究了氨基甲酸酯化(酯化)条件对织物含氮量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和振荡法测试了改性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结果表明,酯化后,棉布表面生成了氨基甲酸酯基团。随酯化温度提高或酯化时间增加,织物含氮量均先增加后降低;浸渍液中脲浓度和织物带液率的增加均有利于改性织物含氮量的提高。织物经稀次氯酸钠溶液漂洗后,在织物表面生成了氯胺。氯化后的棉织物对大肠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出有效和强大的杀灭能力。
- 王留阳王芳颖廖洪林王标兵
- 关键词:棉织物氯化氯胺
- 抗菌纤维素织物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高碘酸钠氧化棉织物,在织物表面生成醛基,然后和尿素反应生成席夫碱。经硼氢化钠还原及次氯酸钠溶液漂洗后,织物表面生成了抗菌性的N-氯代酰胺。研究了氯漂工艺对织物上氯含量的影响,考查了织物表面氯胺的可再生性,采用振荡瓶法测试了改性织物的抗菌性。红外光谱测试表明,织物表面的醛基和尿素反应生成了席夫碱;经过硼氢化钠还原和次氯酸钠溶液漂洗后,在织物表面生成了氯胺。改性织物较适宜的氯漂工艺为:20℃、pH 10.0、在0.50%活性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漂洗15min。织物表面的氯胺具有较好的可再生性。当织物的氯含量≥0.71mg/g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达到100%。
- 王留阳廖洪林王芳颖
- 关键词:尿素高碘酸钠纤维素氯胺织物
- 一种抗菌纤维素织物的制备方法
- 一种抗菌纤维素织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纤维织物改性技术领域。制备过程包括先用尿素溶液浸渍纤维素织物,然后在132~170℃的温度范围内焙烘一定时间,在织物纤维的表面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水洗后用次卤酸盐水溶液漂洗处理,织...
- 王留阳廖洪林方建波陶国良
- 一种抗菌纤维素织物的制备方法
- 一种抗菌纤维素织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纤维织物改性技术领域。制备过程包括先用尿素溶液浸渍纤维素织物,然后在132~170℃的温度范围内焙烘一定时间,在织物纤维的表面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水洗后用次卤酸盐水溶液漂洗处理,织...
- 王留阳廖洪林方建波陶国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