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元清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金属
  • 4篇聚电解质
  • 3篇丁二烯
  • 3篇球形
  • 3篇聚丁二烯
  • 2篇乙烯
  • 2篇乳液
  • 2篇乳液聚合
  • 2篇生物酶
  • 2篇纳米
  • 2篇金属粒子
  • 2篇聚合物刷
  • 2篇贵金属
  • 2篇二烯
  • 2篇负电
  • 2篇苯乙烯
  • 2篇苯乙烯磺酸钠
  • 1篇原位
  • 1篇纳米反应器
  • 1篇金属纳米

机构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辽河油田公司

作者

  • 5篇朱元清
  • 4篇郭旭虹
  • 4篇赵世方
  • 2篇李公生
  • 2篇李莉
  • 2篇许军
  • 2篇房鼎业
  • 2篇许军
  • 1篇苏文

传媒

  • 2篇胶体与聚合物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为载体原位还原制备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
2012年
以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为载体,通过吸附不同种类的贵金属离子并将其原位还原,得到分布和粒径不同的贵金属纳米粒子。采用动态光散射(DLS)研究了金属离子浓度和pH对壳层聚电解质链长的影响,使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贵金属粒子在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中的分布,并测量了金属粒子的尺寸。结果表明:金属离子浓度增大,聚电解质链长减小;pH>5时,负载金属粒子之后的聚电解质链长度均大于负载前的长度。不同金属粒子的负载情况相差较大:相同温度下,纳米金属粒子的尺寸符合Ni>Ag>Co的顺序;较高温下制得的金属粒子尺寸要高于低温下制得的金属粒子尺寸;三种纳米金属粒子中,Co纳米粒子具有最好的分布和最小的尺寸。
朱元清许军苏文赵世方李公生郭旭虹
关键词:贵金属纳米粒子
一种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粒径在110~320纳米的聚丁二烯乳液粒子为核,利用其表面丰富的双键,通过与加入的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等电解质单体在热引发剂引发下共聚,可制得粒径在200~600...
郭旭虹朱元清赵世方李公生许军李莉房鼎业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粒径在110~320纳米的聚丁二烯乳液粒子为核,利用其表面丰富的双键,通过与加入的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等电解质单体在热引发剂引发下共聚,可制得粒径在200~600...
郭旭虹朱元清赵世方李公生许军李莉房鼎业
文献传递
新型核壳型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的制备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光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一种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由核、壳两部分组成:核为直径320nm的聚丁二烯胶乳微球,壳为在其表面接枝的长度和接枝密度可控的线性聚丙烯酸链。分别比较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引发时间对聚电解质刷接枝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粒径(D)和离子强度(CI)之间在实验范围内服从关系:D∝K.LogCI,K值反映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接枝密度变化,受反应温度和引发时间控制,K值越大,接枝密度就越大。
赵世方许军李公生朱元清郭旭虹
关键词:聚丁二烯胶乳聚电解质聚合物刷乳液聚合
在球形聚合物刷反应器中制备纳米贵金属及其催化活性研究
球形聚合物刷是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核为纳米级聚合物粒子,壳由线形聚合物链一端通过化学键固定在核的表面组成。壳层的聚合物链可以使乳液粒子更加稳定,并且可通过在核表面接枝不同聚合物链使其具有特殊的物化性质,如pH敏感...
朱元清
关键词:乳液聚合纳米反应器催化活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