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舰
- 作品数:78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面向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的接入网构建方法
- 面向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的接入网构建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安全信息获取方法技术领域。在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检测系统中的传感器采用无线通信,构建上下两层通信层;所述通信地址为两个字节,通信帧格式为同步头、帧长度等九...
- 董宏辉李海舰田寅贾利民杨月慧刘承坤秦勇张毅刚
- 文献传递
- 面向城市道路的地磁传感器单节点车型分类被引量:1
- 2015年
-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地磁传感器采集道路环境磁场数据,并基于决策树模型实现车型的在线分类方法。文中提取8种与车速无关的车辆波形时域特征作为模型输入,基于最优最小划分样本数的CART算法对决策树模型进行训练。对训练得到的决策树,基于最小误差剪枝原则进行剪枝,得到具有更高样本鲁棒性的最佳剪枝树。通过在北京市某道路上布设地磁传感器获取了两种车型数据,正、反向测试的平均准确率分别为88.9%和94.4%。与现有多个分类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进行在线车型分类,并在分类准确率、样本鲁棒性和算法执行时间等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应用于实际城市道路现场进行车型分类。
- 李海舰董宏辉史元超贾利民郭卫锋
- 关键词:道路工程车型分类地磁传感器CART算法决策树
- 一种匝道区智能换道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匝道区智能换道系统,该系统由设置在匝道区道路端和车辆端的多个模块组成,匝道区道路端包括路面指示模块、路侧的交通信息采集模块、交通控制系统中央计算机,车辆端包括车载信息接收模块、车载控制器、车载导航、传感器。...
- 李海舰常鑫荣建张子涵黄珠妃刘笑诚
- 文献传递
-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道路交通信息可信度空间特性表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道路交通信息融合技术领域中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道路交通信息可信度空间特性表示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传感器网络下的道路交通路网模型;基于传感器网络获取交通信息的空间分布,确定用于描述交通信息可信度空间相关特性的测...
- 贾利民李海舰董宏辉秦勇徐东伟刘承坤
- 文献传递
- 一种道路交通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语义编码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道路交通传感器网络应用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道路交通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语义编码方法。包括根据道路交通传感器网络的架构,确定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语义编码结构;对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语义编码结构进行子域划分;对划分的子域进行编码...
- 贾利民董宏辉李海舰张毅刚徐东伟秦勇胡月
- 文献传递
- 基于智能协同感知的道路营运车辆安全监管与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提高交通运输监管水平、促进运输运营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构建、改善综合运输服务效率和品质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常态、保障交通运输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落脚点。一直以来,道路运输行业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和应用成果仅留存在各级管理部门,跨平台的数据共享、整合与交换渠道不畅,导致跨部门联合协同监管困难。
- 孙宇星翁剑成翁剑成李海舰董玉强李海舰胡松张豪杰柴娇龙周博宇王君哲邹迎伍毅平王元龙吴玉兰
- 关键词:道路运输行业数据共享协同感知跨平台
- 一种城市快速路匝道区域换道空间优化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城市快速路匝道区域换道空间优化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将建模参数输入VISSIM软件得到的快速路仿真模型,通过设置不同的出匝道比例、不同的主路单车道交通量和不同的换道空间,获取与每个出匝道比例对...
- 李海舰张子涵荣建何鹏邦常鑫
- 文献传递
- 传感器网络组网优化方法
- 传感器网络组网优化方法,提出了基于信息价值最大的交通传感器动态组网模型,并利用贪心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实现了基于任务或事件的动态组网;提出了交通传感器网络的可重构性,并对物理层上的传感器实现逻辑层上的动态组网。本发明的...
- 贾利民董宏辉张和生秦勇李海舰
- 文献传递
- 一种道路险态事件的瞬态预警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险态事件的瞬态预警方法及装置,接收发布者发布的道路险态事件,并根据道路险态事件的险态类型确定道路险态事件的预警等级,根据道路险态事件的险态类型和预警等级确定道路险态事件的预警策略,最终将预警策略反...
- 李海舰赵国强赵晓华常鑫黄珠妃
- 文献传递
- 公交车进出站对路段交通流干扰行为微观仿真的建模与实现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实际公交车站的提炼,总结出四种基本的公交车站类型,并具体地分析了每种公交车站的特点和具体的车流冲突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公交车的微观行为对其他机动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站点类型的对比.提出了适合不同情况的公交车站的布置方式。之后,我们小组通过系统分析.行为描述.数学建模,并使用计算机对公交车进出站的具体行为进行仿真,得出了较为符合实际的仿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公交车微观行为搭建了平台。
- 李海舰徐梁刘真余关桢
- 关键词:公交车机动车交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