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晋伟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蓝藻
  • 4篇厌氧
  • 4篇沼液
  • 3篇氮磷
  • 2篇氮磷营养
  • 2篇氮磷营养盐
  • 2篇营养盐
  • 2篇藻毒素
  • 2篇蔬菜
  • 2篇水华
  • 2篇水生蔬菜
  • 2篇水体
  • 2篇水体质量
  • 2篇农业
  • 2篇农业资源
  • 2篇磷营养
  • 2篇磷营养盐
  • 2篇蓝藻水华
  • 2篇湖水
  • 1篇厌氧发酵

机构

  • 8篇东南大学
  • 2篇盐城工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8篇赵晋伟
  • 7篇吕锡武
  • 5篇余亚琴
  • 5篇朱光灿
  • 4篇许丽娟
  • 3篇宋海亮
  • 2篇吴义锋
  • 1篇徐微

传媒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富藻水经腐熟水解后得到藻液;b)将藻液厌氧消化;c)将厌氧消化后的藻液进行缺氧-好氧处理;d)缺氧-好氧处理后的藻液经水生植物吸收氮、磷后排出。本发明还涉及该处理方法所采...
吕锡武余亚琴朱光灿宋海亮赵晋伟许丽娟
陈藻厌氧沼液处理及氮磷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太湖因富营养化问题导致蓝藻频繁暴发。蓝藻的及时打捞与收集是迅速减少水体中蓝藻的常用手段,但是由于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大多打捞后的蓝藻变为陈藻。陈藻引起空气污染,且容易引发二次污染,因此对陈藻的处理处置亟待解决。对陈...
赵晋伟
关键词:水质特点容积负荷发酵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一水生蔬菜人工湿地工艺处理陈藻厌氧沼液研究
2014年
含固率为0.55%的陈藻经厌氧发酵处理后,产生的沼液中COD、氮和磷的平均浓度分别达到3713、73.0和6.5mg/L,需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利用。本文采用生物生态组合工艺,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生物接触氧化一水生蔬菜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陈藻厌氧沼液的处理效果,并分析了工艺运行特性及净化机理。研究表明,组合工艺有较好的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效果,对COD、NH4+-N、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5%、99%、96%和97%,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37.6、0.6、2.8和0.2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一级A标准,并可声出水生蔬菜,实现氮磷的资源化利用。该组合工艺具有节能、高效和简易的特点,适用于陈藻厌氧沼液的处理。
贾思重朱光灿赵晋伟吕锡武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池
氧化沟/水生植物滤床组合工艺处理蓝藻厌氧沼液被引量:4
2013年
根据蓝藻厌氧沼液含有高浓度有机物的特点,采用氧化沟与水生植物滤床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研究发现:氧化沟与水生植物滤床之间有较强的互助和互补性,能够有效处理蓝藻厌氧发酵沼液,系统出水平均COD<50 mg/L、氨氮<1.6 mg/L、TN<6 mg/L、TP<0.5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氧化沟对沼液中难降解有机物有良好的去除效果;水生植物滤床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及过滤是其净化水质的主要原因;氧化沟与水生植物滤床耦合系统中的微生物能有效降解沼液中的藻毒素,使其含量<1μg/L。
余亚琴吕锡武吴义锋赵晋伟
关键词:蓝藻沼液氧化沟水生植物滤床藻毒素
接触氧化-水生蔬菜湿地联合处理太湖蓝藻沼液
2013年
针对太湖蓝藻厌氧发酵后沼液高碳高氮磷的特性,研究接触氧化-水生蔬菜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太湖蓝藻厌氧发酵沼液的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接触氧化池为后续的水生蔬菜湿地减轻处理负荷,组合工艺出水中平均化学需氧量ρ(COD)<50 mg/L、氨氮质量浓度ρ(NH3-N)<1.5 mg/L、总氮质量浓度ρ(TN)<5.9 mg/L、总磷质量浓度ρ(TP)<0.5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组合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太湖蓝藻厌氧发酵沼液有机污染物,接触氧化池的生化处理对烷烃类污染物、芳烃及杂环类化合物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电镜发现:空心菜根系有巨大的表面积为拦截颗粒物和微生物的富集提供便利。组合工艺出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质量浓度低于0.3μg/L。接触氧化池和水生蔬菜湿地富集的大量微生物协同降解藻毒素是其去除的主要原因。
余亚琴吕锡武吴义锋徐微赵晋伟
关键词:蓝藻藻毒素
腐熟蓝藻与厌氧污泥混合厌氧发酵特性被引量:6
2013年
采用批次小试实验对不同腐熟程度的蓝藻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蓝藻在30-35℃时腐熟7 d后,可在35℃的厌氧温度下获得最高的产气速率和246 mL/g COD的产气量,产气潜力为354 mL/g(VS)。厌氧反应15 d后,累计产气量、COD和VFA浓度趋于稳定。淀粉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在厌氧反应初期受到抑制,蛋白酶活性和辅酶F420浓度在厌氧系统中逐渐增加,分别在第6天达到27.66μmol/(g VS·min)和第15天达到0.62μmol/g(VS)。15-18d是腐熟蓝藻适宜的中温厌氧发酵时间,少于以新鲜蓝藻为基质的厌氧消化时间。蓝藻腐熟过程促进了厌氧反应,腐熟7 d的蓝藻厌氧系统具有更高的微生物活性和产甲烷能力。
许丽娟朱光灿吕锡武赵晋伟
关键词:厌氧发酵酶活性
一种富藻水治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藻水治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富藻水经腐熟水解后得到藻液;b)将藻液用于灌溉。本发明还涉及该方法所使用的系统。本发明通过将富藻水引入腐熟水解池中,由于富藻水中厌氧、兼氧及好氧微生物的水解作用,经7-10...
吕锡武宋海亮朱光灿余亚琴许丽娟赵晋伟
文献传递
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富藻水经腐熟水解后得到藻液;b)将藻液厌氧消化;c)将厌氧消化后的藻液进行缺氧-好氧处理;d)缺氧-好氧处理后的藻液经水生植物吸收氮、磷后排出。本发明还涉及该处理方法所采...
吕锡武余亚琴朱光灿宋海亮赵晋伟许丽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