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志先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大学生
  • 2篇中外合作办学
  • 2篇合作办学
  • 2篇高校
  • 2篇办学
  • 1篇大学生教育
  • 1篇大学生意识
  • 1篇形态教育
  • 1篇学生教育
  • 1篇学政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能力
  • 1篇思想政治
  • 1篇年轻干部
  • 1篇中外合作办学...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认同
  • 1篇逻辑

机构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5篇吴志先
  • 2篇费益军
  • 1篇杜仕菊

传媒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前沿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四个抓好”: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H高校为例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明确提出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新时代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该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与基本逻辑,其次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课程建设所面临的新挑战,最后以H高校为例,分享了H高校通过抓好顶层设计、抓好课程实施、抓好课程评价、抓好开放融合,不断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经验。
俞春耕吴志先费益军
关键词:劳动价值观
文化认同与传承: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压舱石被引量:2
2015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现实的困顿与复杂性,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有效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一项关系到未来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兴衰、政权得失的重中之重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国家与社会认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落脚点。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起到压舱石作用。
吴志先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文化认同传承
跨文化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被引量:3
2017年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急需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合作办学有其特殊之处,办学项目学生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内专业学生培养的特点,通常要经历"双校园"培养模式,在跨文化适应方面的需求与问题相对突出,需要教育管理者立足办学项目学生的特点,把握跨文化冲突中教育管理困境的基础上,处理好教育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加大跨文化适应的文化基础培养,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信息沟通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促合作办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吴志先杜仕菊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跨文化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的变革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源头可以追溯到当时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举办的中美经济学、法学培训班以及天津财经学院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联合举办MBA班的项目,这种合作办学当时处于雏形阶段。后来,随着办...
吴志先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公共管理
文献传递
高校年轻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价值、逻辑与实践
2024年
高校年轻干部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既是客观环境发展的要求,也是主体应对挑战的必然。高校年轻干部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同时,高校要注重培养机制建设,在推进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同向发力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年轻干部政治能力,加快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吴志先费益军
关键词:高校年轻干部政治能力思想政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