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彤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篇拓扑优化
  • 2篇微流控
  • 2篇微流体
  • 1篇电学
  • 1篇浓度梯度
  • 1篇微流控芯片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长...

作者

  • 2篇刘永顺
  • 2篇吴一辉
  • 2篇刘彤
  • 2篇刘震宇

传媒

  • 1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计算机仿真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微流体流量分配网络的两种数值设计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比较了微流体流量分配网络的两种设计方法-电学比拟法和流体拓扑优化方法,并对以出口流量为设计要求的微流体网络进行了流阻极小为目标的优化设计。对于电学比拟法,探讨了管道长度和弯曲度以及流体雷诺数等因素对设计结果的影响;对于流体拓扑优化法,阐述了优化模型以及实现的具体形式。从设计面积和误差等方面对电学比拟法和拓扑优化法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针对设计误差,对电学比拟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优化的修正设计方法,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电学比拟法的设计局限性,有利于进行高效的大规模高精度微流体网络设计。
刘彤刘永顺吴一辉刘震宇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拓扑优化
基于拓扑优化的微流控浓度梯度网络设计方法
2014年
针对电学比拟法设计微流体浓度分配网络芯片所存在的芯片体积大与兼容性不好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设计方法。针对多输入端口多输出端口的微流控芯片建立了流体网络自适应调整管道体积的设计优化模型。数值算例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任意指定的流量分配设计要求。同时,设计方法可以直接扩展到三维情况,以经典多层浓度梯度网络的设计为应用算例,验证了改进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及集成性,对于微流控网络的大规模集成设计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刘彤刘永顺吴一辉刘震宇
关键词:拓扑优化微流体浓度梯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