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冬雨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健康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骨细胞
  • 3篇分子对接
  • 3篇成骨
  • 3篇促成
  • 2篇丹参
  • 2篇单胞菌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牙龈
  • 2篇牙龈卟啉单胞...
  • 2篇氧化型
  • 2篇氧化型低密度
  • 2篇氧化型低密度...
  • 2篇氧化型低密度...
  • 2篇脂蛋白
  • 2篇生物信息
  • 2篇生物信息学
  • 2篇泡沫细胞
  • 2篇泡沫细胞形成
  • 2篇清道夫

机构

  • 13篇上海健康医学...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13篇梁冬雨
  • 2篇常庆
  • 2篇贺晓丽
  • 2篇刘峰
  • 1篇史进方
  • 1篇罗礼君
  • 1篇陈建霞

传媒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6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景天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极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红景天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极化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加入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连续培养5 d诱导为破骨细胞。设置对照组(培养基不含红景天苷)和实验组(培养基中红景天苷剂量分别为15、30、60 mg/L),通过TRAP染色对比诱导分化结果,通过鬼笔环肽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破骨细胞F-Actin环形成和破骨细胞钙化情况,通过q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Src)、组织蛋白酶K(CK)、整合素β3(Integrinβ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MP-9和c-Sr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F-Actin环形成减少,而破骨细胞茜素红染色显著加深,钙化加重(均P<0.05),且随着红景天苷剂量的升高,变化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30和60 mg/L SAL组MMP-9、c-Src、CK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同时各实验组MMP-9及c-Src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红景天苷对破骨细胞的分化、极化和骨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和c-Src表达有关。
易清清梁鹏晨孙苗苗杨荣梁冬雨沙爽常庆
关键词:红景天属破骨细胞细胞分化红景天苷细胞极化骨吸收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银杏叶中的促成骨活性成分
2022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银杏叶中具有促成骨作用的有效成分。方法利用TCMSP平台筛选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文献查找MAPK和BMP等相关通路上的蛋白,利用Autodock Vina对受体与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将对接结果中对接分数排名前20的化合物进行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和毒性的预测。通过细胞增殖和RT-PCR实验验证胡萝卜苷的促成骨增殖和促进TAK1、AKT1 mRNA表达的效果。结果胡萝卜苷相对于其他化合物,具有较低的肝毒性、较低的突变性以及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促进TAK1、AKT1 mRNA的表达等性质。结论银杏叶中胡萝卜苷是一种较好的促成骨活性成分,可为中药银杏叶在骨疾病方面提供思路。
孙苗苗梁鹏晨周紫艳唐晔翎李田梁冬雨易清清常庆
关键词:银杏叶排泄毒性胡萝卜苷
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2020年
目的分析、比较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探针法、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法、MassARRAY核酸质谱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石蜡标本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方法收集35例2013年手术切除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已知新鲜组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全阳性),分别采用PCR-荧光探针法、ddPCR法、MassARRAY核酸质谱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结果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PCR-荧光探针法、ddPCR法、MassARRAY核酸质谱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80.0%(28/35)、94.3%(33/35)、74.3%(26/35)和60.0%(21/3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回顾性分析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ddPCR法更适用于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
易清清梁冬雨史俊峰沙爽杨荣常庆
地黄单体梓醇促成骨细胞分化的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检测并探索梓醇影响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增殖及成骨分化的有效浓度。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1,3,6 d)梓醇在不同浓度下对MC3T3-E1细胞安全性和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分化关键性基因Runx2,Bglap和Col1α1 mRNA的表达水平;不同时间点(4,8 d)给予不同浓度梓醇后氨基安替吡啉测酚法分析细胞上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变化,茜素红染色法(alizarin red staining,ARS)检测细胞矿化水平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梓醇都没有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即使达到4000 mg·L^-1也不会导致细胞死亡;500 mg·L^-1的梓醇浓度能够显著提高细胞ALP活性,促进细胞矿化,提高成骨分化标志性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梓醇具有促小鼠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和矿化的作用,且对细胞具有较宽的安全浓度范围。
李路易梁冬雨易清清沙爽史俊峰梁鹏晨常庆
关键词:梓醇成骨分化
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
2017年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SR-BⅡ)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用P.g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SR-BⅡ表达含量的变化。用siRNA沉默SR-BⅡ的表达后检测泡沫细胞的形成情况。结果:P.g以及ox-LDL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油红O染色观察到泡沫细胞的形成明显增多。在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P.g可以诱导SR-BⅡ表达增加,采用siRNA干扰SR-BⅡ表达后,P.g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促进作用减弱。结论:P.g可以促进SR-BⅡ的表达,调控SR-BⅡ表达可以改变泡沫细胞的形成。
贺晓丽梁冬雨刘峰陈建霞罗礼君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泡沫细胞
骨愈灵胶囊活性成分治疗骨质疏松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骨愈灵胶囊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有效,但作用机制不明确。目的:文章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中的分子对接技术筛选骨愈灵胶囊中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相关靶蛋白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骨愈灵胶囊中的化学成分,筛选条件为生物利用度≥20%,类药性值≥0.18。根据文献和数据库记载构建骨质疏松症相关靶蛋白库。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6(DS 2016)软件进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Toxicity,ADMET)预测和分子对接。结果与结论:(1)在中药数据库中筛选并下载骨愈灵胶囊的生物利用度较好的潜在活性成分130个,通过Discovery Studio 2016软件的ADMET预测功能筛选得到63个吸收良好、低毒性的活性成分,如L-α-甘油棕榈酸酯、芝麻素等;(2)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库,选取与骨质疏松有确切相关性的17个膜蛋白受体,如对细胞生长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等;主要与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等通路有关,可能通过调节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骨形成;(3)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苏式-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23E)-20,25-二羟基达玛-23-烯-3-酮、L-α-甘油棕榈酸酯、芝麻素、(24S)-20,24-环氧-25-羟基达玛树脂-3-酮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等膜蛋白具有较高对接得分,可能主要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治疗骨质疏松;(4)上述结果证实,骨愈灵胶囊中的活性成分苏式-二羟基脱氢二松柏醇、(23E)-20,25-二羟基达玛-23-烯-3-酮、L-α-甘油棕榈酸酯、芝麻素、(24S)-20,24-环氧-25-羟基达玛树脂-3-酮可能通过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激酶、糖原合�
唐晔翎梁鹏晨史俊峰孙苗苗周紫艳朱莉莎李田梁冬雨梁冬雨易清清常庆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愈灵胶囊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靶点
基于虚拟筛选的丹参促成骨化合物筛选及活性验证
2022年
目的:借助虚拟筛选技术对丹参促成骨化合物进行筛选并通过体外实验对其活性进行验证。方法:TCMSP数据库查询丹参的活性成分;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CCK-8实验考察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验、DAPI-鬼笔环肽双染以及茜素红染色观察促成骨作用。结果:根据分子对接及文献检索最终筛选得到丹参素、丹酚酸B、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4种活性成分。CCK-8实验结果显示,丹酚酸B能够促进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的增殖。ALP活性实验发现,丹参素和丹酚酸B能显著增加MC3T3-E1细胞的ALP活性。DAPI-鬼笔环肽双染及茜素红染色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丹酚酸B对MC3T3-E1细胞具有一定的促成骨作用。结论:通过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来的丹酚酸B在经过活性验证后,证明其具有一定的促成骨作用。
周紫艳孙苗苗唐晔翎梁鹏晨梁冬雨常庆
关键词:丹参分子对接丹酚酸B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胃癌复发预测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治疗中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PG检测对胃癌治疗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7例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胃癌的患者纳入胃癌组,应用雅培Abbott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其外周血血清PG含量。对胃癌组中59例术后7~16个月的患者依据CT扫描、胃镜复查及肿瘤标志物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有无复发,分为术后稳定组32例、术后复发组27例,检测其血清PG含量。探讨血清PG含量与预后的关系,评估PG在胃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胃癌组PGⅠ含量为(47.74±20.18)ng/ml, PGⅡ含量为(14.87±10.99)ng/ml, PGR为3.85±1.70;胃癌术后稳定组PGⅠ含量为(36.82±13.97)ng/ml, PGⅡ含量为(11.42±4.39)ng/ml, PGR为3.56±1.40;胃癌术后复发组PGⅠ含量为(119.08±36.81)ng/ml, PGⅡ含量为(30.56±14.27)ng/ml, PGR为4.47±1.31。胃癌术后复发组与术后稳定组相比,血清PGⅠ、PGⅡ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G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Ⅰ鉴别胃癌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cut-off值为73.35 ng/ml,灵敏性为81.5%,特异性为69.0%;PGⅡ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cut-off值为13.90 ng/ml,灵敏性为85.2%,特异性为87.5%;PG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7,cut-off值为3.76,灵敏性为63.0%,特异性为65.6%。结论术后血清PGⅠ和PGⅡ含量再次升高提示有胃癌复发风险;PGⅠ、PGⅡ及PGR联合检测对胃癌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胃癌复发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韩小磊何雁鸿马金丹吴腊梅易长林王云峰杨慧健梁冬雨史进方
关键词:胃癌胃蛋白酶原复发
聚多巴胺辅助红景天苷改善微弧氧化纯钛的成骨性能被引量:1
2022年
背景:微弧氧化技术目前已被较多用于提高钛植入体骨整合性的研究中,在钛表面构建出多种含不同活性元素的多孔涂层。近年来研究发现,红景天苷具有较好的促成骨活性。聚多巴胺作为材料表面优良的黏合剂和二次吸附的载体具有较好负载活性分子的特性。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钛表面微弧氧化涂层的促成骨能力,在多孔形貌表面构建骨整合性优良的复合涂层。方法:在纯钛表面制作微弧氧化涂层,记为MAO组;进一步在微弧氧化涂层表面制作聚多巴胺涂层,记为PDA组;在聚多巴胺涂层表面加载1,2,4 g/L的红景天苷,依次记为Sal-1组、Sal-2组、Sal-4组,利用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分析各组涂层的微观形貌、表面元素含量及分布;通过CCK-8及荧光染色实验评估各组涂层表面的细胞增殖活性,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实验观察各组涂层的促成骨分化及矿化能力;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红景天苷分子的潜在促成骨靶点。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5组试件表面为多孔微米形貌结构,平均孔径相似;X射线能谱仪分析显示,通过聚多巴胺载体可将红景天苷加载到微弧氧化涂层表面;②CCK-8实验显示,Sal-2组、Sal-4组培养第3,5天的MC3T3-E1细胞存活率高于MAO组(P<0.05);荧光染色实验显示,5组试件表面MC3T3-E1间形态差异较明显,与MAO组相比,Sal-2组、Sal-4组细胞形态更好、铺展面积大,与相邻细胞连接较好;③Sal-2组、Sal-4组培养第4,7天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MAO组(P<0.05);培养21 d时的茜素红染色显示,各组均有一定程度的钙结节出现,其中Sal-2组、Sal-4组的钙结节数量更加明显;④计算机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c-Jun氨基末端激酶3、雌激素受体β、孕激素受体可能是红景天苷发挥促成骨作用时活性较强的靶点;⑤结果表明,通过聚多巴胺将红景天苷负载到钛微弧氧化
梁鹏晨史俊峰孙苗苗梁冬雨梁冬雨易清清常庆
关键词:纯钛微弧氧化红景天苷成骨活性分子对接
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阐明在牙龈卟啉单胞菌(Pg)诱导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B类Ⅱ型清道夫受体(SR-BⅡ)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获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用Pg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刺激观察泡沫细胞的形...
贺晓丽梁冬雨刘峰陈建霞罗礼君
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泡沫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