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清泉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4篇卵巢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腔镜手术
  • 3篇综合征
  • 3篇卵巢畸胎瘤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 3篇腹腔镜手术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阴道
  • 2篇妊娠
  • 2篇妊娠合并
  • 2篇受体
  • 2篇天冬氨酸
  • 2篇肿瘤
  • 2篇肿物
  • 2篇脑炎

机构

  • 1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张清泉
  • 12篇王世军
  • 8篇周莲娥
  • 4篇张娴
  • 2篇万安霞
  • 2篇王肖然
  • 2篇康保华
  • 2篇沈霞光
  • 2篇肖群
  • 1篇王天龙
  • 1篇王凤英
  • 1篇阚敏慧
  • 1篇肖玮
  • 1篇魏晶晶

传媒

  • 4篇中国病案
  • 4篇中国妇产科临...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院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癌淋巴结的评估与手术策略探讨被引量:4
2022年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方式。宫颈癌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对评估宫颈癌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术前根据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助于临床制订手术策略。近年来,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因其安全性及可行性已被推荐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根据宫颈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评估情况选择性地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系统性淋巴结切除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根据术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可制订相应的手术切除范围。因此,宫颈癌淋巴结的评估尤其是手术策略的制订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清泉王世军
关键词:宫颈肿瘤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手术策略
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抗NMDAR脑炎9例女性患者,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抗NMDAR脑炎患者多起病于精神异常或抽搐,临床表现多样,如意识减退、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异常、低通气等。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及脑电图无特异性,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为诊断的关键。及时诊治,预后较好。结论抗NMDAR脑炎临床表现以神经及精神异常为主,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神经、精神科和妇科医生要充分认知该疾病,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手术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张清泉周莲娥万安霞康保华肖群王世军
关键词:畸胎瘤副瘤综合征
腹腔镜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相关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腹腔镜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原发疾病、手术方式、发现时间、临床表现、既往盆腔手术史、损伤原因、诊断方法、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11例外院转诊本院;妇科恶性肿瘤9例,深部浸润型内异症3例,子宫腺肌病3例,子宫大肌瘤2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病灶切除3例;术中发现4例,术后发现13例;术后发现患者中,主要症状为阴道流液10例,腹膜刺激症继发高热2例,腰痛1例;既往盆腔手术史11例;出现输尿管损伤的原因主要为能量器械热损伤10例,缝扎2例,切割钳夹4例,血运障碍1例;引流液肌酐检查9例,盆腹腔增强CT检查见造影剂外溢4例;术中发现4例输尿管损伤患者及时处理,预后良好,术后发现13例经膀胱镜放置双J管或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治愈。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容易造成输尿管的损伤。能量器械热损伤是造成输尿管损伤的重要原因。输尿管损伤一经诊断即时处理,预后良好。
郑丽鸿张清泉杨楚琪周莲娥王世军
关键词:输尿管损伤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及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骨密度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8 月-2020 年 8 月医院收治的 82 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按照补充雌激素的用量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 41 例。低剂量组采用 1mg 雌激素+10mg 孕激素治疗,高剂量组采用 2mg 雌激素+10mg 孕激素治疗,2 组患者均治疗 12 个周期(每个周期 28 天)。对比 2 组患者女性绝经期自测表(KI)评分,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骨密度以及不良反应。统计学数据用 SPSS22.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患者 KI 评分均降低(P<0.05),2 组间 K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降低(P<0.05),2 组间血清 FSH、L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血清雌二醇(E)水平均升高(P<0.05),且低剂量组血清 E水平低于高剂量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2 组腰椎 2~4、双侧髋关节密度均升高(P<0.05),2 组间腰椎 2~4、双侧髋关节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低剂量与高剂量雌激素联合孕激素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均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防止骨丢失,但应用低剂量雌激素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张娴王世军周莲娥沈霞光王肖然张清泉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激素孕激素性激素骨密度
6例骶前肿物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某医院妇科住院诊治的6例骶前肿物患者的病案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6年8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在某院妇科住院治疗的6例骶前肿物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情况,以及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直肠指诊,盆腔核磁及超声等检查进行了术前肿物与周围组织关系的评估。6例患者均通过腹腔镜下骶前肿物切除,无中转开腹及联用经骶骨治疗等手术方式。骶前肿物大小差异大,最小者3*3cm,最大者25*20cm。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差异大。出血量最少20ml,最多400ml。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4.333天。术后病理类型多样。所有患者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 骶前肿物发病比较少见,临床表现及病理学类型多样,易被漏诊。直肠指诊、盆腔核磁是该病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经腹腔镜下骶前肿物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特点,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张清泉周莲娥张娴郑丽鸿王世军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社区宫颈癌筛查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作用被引量:5
2021年
宫颈癌是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女性恶性肿瘤,当前,有关此病的发病原因仍尚未明了,但诸多研究指出,此病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性生活紊乱、多产及早婚、早育有关[1,2]。此病初期阶段,无明显或典型症状,但发展至后期时,会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如阴道异常流血等;针对已经处于晚期的宫颈癌患者,其无论是治愈率上,还是在5年生存率上,都比较低,因而对广大女性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及社会的压力与负担[3]。
王红珍张清泉于凤英陈晶
关键词:宫颈癌筛查宫颈癌患者典型症状阴道异常流血女性恶性肿瘤女性患者
子宫内膜癌手术质量控制被引量:6
2022年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重要的治疗方式。为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需制定严格的手术质量控制标准。子宫内膜癌手术质量涉及术前诊断与评估、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范围确定、无瘤手术原则、术后病理诊断及分子分型、手术医生培训与资质等诸多环节。文章根据国内外研究,明确各关键环节要点,总结出明确且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案。
张清泉王世军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预后
值得妇科临床关注的疾病——卵巢畸胎瘤相关抗NMDAR脑炎被引量:2
2017年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一种由抗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该病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24岁,且常合并肿瘤,特别是卵巢畸胎瘤[1]。肿瘤切除可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疾病复发,妇科医生在该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及检验方法特殊,往往被临床医生所忽视,特别是妇科医生。
张清泉王世军
关键词:NMDAR卵巢畸胎瘤卵巢肿物抗体介导成熟畸胎瘤良性畸胎瘤
妊娠合并视神经脊髓炎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总结妊娠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特点,产科相关风险,以及治疗方案。让产科医师熟知并了解该病,能为妊娠患者提供恰当的建议及孕期保健。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例妊娠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产科风险及治疗方案。结果妊娠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主要发病于育龄女性,平均(26.6±4.0)岁,母婴预后区别较大。本组5例妊娠合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均为育龄女性,缺乏孕前咨询及指导,孕期出现流产、早产等妊娠结局。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不是妊娠及继续妊娠的禁忌症,但患者往往缺乏相关的孕前及孕期教育。孕前需充分咨询及风险评估,及时诊断及治疗,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妊娠时机及终止妊娠时机,产后及时评估病情及治疗,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
张清泉王世军
关键词:妊娠
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五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不同妊娠时期的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且终止妊娠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风险识别以及治疗方案。结果 5例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患者,通过严密监测及评估病情,适当的终止妊娠时机,母婴获得良好的结局。其中4例为孕前诊断大动脉炎,1例为妊娠期诊断大动脉炎。2例评估为大动脉炎活动期,及时终止妊娠;余3例为稳定期。结论妊娠合并大动脉炎患者,妊娠前需充分咨询及风险评估,及时诊断和治疗,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选择适当的终止妊娠方式及时机,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
张清泉王凤英
关键词:大动脉炎妊娠活动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