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国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7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比较优势理论分析
-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包括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而二战后出现的一些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客观上有的对比较优势理论进行了发展,有的对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有益的补充。比较优势概念与比较成本、比较利益、竞争优势等有着显著的区别,而且...
- 徐元国
- 关键词:比较优势
- 文献传递
- 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版权贸易模式创新路径被引量:1
- 2023年
- 版权贸易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版权贸易在交易链条和交易效率等方面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的新环境,数字经济则从交易对象、交易场景、交易模式和产业链等方面为版权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立足数字经济背景,探索我国版权贸易模式创新的可行路径,从交易方式、消费模式、交易场景、交易范围等方面作出相应探讨。
- 徐元国戚德祥
- 关键词:数字经济版权贸易
- 从外贸管理向外贸管制转变:外贸管制刍议被引量:2
- 2009年
- 文章依据管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外贸管制的基本问题做出了初步的探讨,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政府应当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条件下,通过各种立法或行政性措施建立直接作用于微观企业的外贸管制体系,实现外贸管理向外贸管制的转变。文章分析了外贸管理与外贸管制的区别,对外贸管制的内涵、外贸管制的机构、外贸管制的内容等做了初步的界定。
- 徐元国
- 关键词:外贸管理
- 从战略贸易理论看我国的"科技兴贸"
- 2002年
- 1999年,外经贸部、科技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制定实施了"科技兴贸"战略.战略实施两年来,已取得明显成绩.但如何从理论上对其进行逻辑论证和深化,以便让其持续、长久地在我国外贸工作中发挥作用,也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徐元国曾世宏罗来珍
- 政治经济学体系重构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创新被引量:1
- 2002年
-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理论体系和框架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在实践过程中也越来越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创新,本文试图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重构原则角度做一些探讨.
- 曾世宏徐元国
-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教学创新
- 工业设计、ODM与我国出口产品价值提升: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被引量:9
- 2013年
- 我国外贸从OEM向ODM升级过程中,工业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详细论证了工业设计对制造业发展、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和外贸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并以与工业设计关系密切的出口产品价格指数反映出口产品价值的变化,用1986-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两种统计模型中,工业设计能力均对出口产品价值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工业设计重要作用的认识,构建包含政府、企业和协会等多层面的工业设计发展支撑体系。
- 徐元国
- 关键词:ODM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 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23年
-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标志性成果,对于中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中欧班列开通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中欧班列开通能够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沿海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中欧班列开通对于内陆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中欧班列开通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外商直接投资,从而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上研究结论既完善了中欧班列开通在绿色发展方面的评估研究,又为中国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参考。
- 徐元国刘歆
-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关注浙江块状经济升级问题被引量:3
- 2005年
- 浙江块状经济是原发性产业集群在我国的典型表现,浙江靠这种组织制度的先行优势,一跃成为经济大省。面对全球竞争加剧趋势,浙江必须在块状经济基础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即利用国际先进生产要素和组织方式打造国际性产业集群。
- 徐元国
- 关键词:块状经济产业集群技术进步
- 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基于2000—2013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及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测算企业投入数字化水平和出口产品质量,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非线性效应模型,研究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投入数字化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相较于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数字化媒体与交易投入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投入数字化对东部地区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及外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大。第三,投入数字化通过成本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投入数字化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效应。因此,未来需要加快推进中国投入数字化进程,提高制造业行业中的数字要素渗透率;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注重区域数字化协调联动,强化区域数字化合作;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徐元国刘歆
- 关键词:出口产品质量
- 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吗?——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的实证分析
- 2024年
- 双创示范基地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中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存在4年滞后期;相较于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和强环境规制城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于东中部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弱环境规制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通过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加速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完善了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在绿色发展方面的评估研究,为深化中国创新体制改革、实现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 刘歆徐元国
- 关键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