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畅

作品数:13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胆管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癌栓
  • 2篇胆管癌
  • 2篇胆管囊肿
  • 2篇手术
  • 2篇肿瘤
  • 2篇先天性
  • 2篇脉管
  • 2篇囊肿
  • 2篇护理
  • 2篇腹腔
  • 2篇肝癌
  • 1篇丹曲林
  • 1篇胆管癌栓
  • 1篇胆管癌治疗
  • 1篇胆管囊状扩张
  • 1篇胆管囊状扩张...

机构

  • 1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2篇徐畅
  • 9篇姜小清
  • 8篇罗祥基
  • 7篇邱智泉
  • 5篇张柏和
  • 4篇谭蔚锋
  • 3篇程月娥
  • 3篇刘辰
  • 3篇李斌
  • 3篇冯飞灵
  • 3篇程庆保
  • 2篇刘辰
  • 2篇吴孟超
  • 2篇易滨
  • 2篇于勇
  • 1篇张蜀豫
  • 1篇沈锋
  • 1篇谢峰
  • 1篇季君
  • 1篇张平

传媒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极简主义改良胰肠内陷式(Jiang式)吻合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始终伴随着胰瘘的风险。为减少胰瘘发生,本文对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团队针对术后胰瘘研发的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Jiang式吻合法)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施行改良胰肠内陷式吻合法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Wileoxon秩和检验、x2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术后并发症及其与术后胰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9例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56.4%(163/289)。严重并发症发生45例次,占全部并发症的17.6%(45/255)。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9/289)。术后主要并发症依次为腹腔积液和感染(26.6%)、胃排空延迟(17.6%)、消化道瘘(12.4%)、消化道出血(9.7%);术后胰瘘发生率为9.3%,且均为生化瘘(6.9%)和B级瘘(2.4%)。结论术后胰瘘是胰十二指肠术后腹腔内出血及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改良的Jiang式胰肠内陷式吻合法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能较为安全、有效地降低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的发生率。
李斌罗祥基易滨刘辰吴小兵于勇程庆保冯飞灵徐畅邱智泉张柏和姜小清
关键词:胰肠吻合胰瘘
一种带有LED微型无影灯的高频电刀笔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带有LED微型无影灯的高频手术电刀笔。分头部、体部和尾部三部分,头部(1)为电刀头;体部(2)为手柄,由外壳、置于外壳内的电路、安装于外壳外壁的电路控制开关组成;尾部(3)为电源线,...
徐畅谭蔚锋姜小清罗祥基邱智泉谢峰张柏和
文献传递
光动力学原理及其在胆管癌治疗的应用被引量:6
2012年
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利用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的选择性摄取和聚集,并在激发光源的作用下发生光动力学效应产生活性氧簇,进而通过直接氧化杀伤肿瘤细胞;破坏肿瘤微血管,导致血栓形成、肿瘤坏死;激发免疫反应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式杀伤肿瘤组织的治疗方法。PDT作为胆管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已经在临床研究及应用过程中得到了肯定。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肿瘤患者,无论是PDT单独应用还是与支架置入联合应用,都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有效地改善局部胆道梗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徐畅姜小清
关键词:光动力学治疗胆管癌
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建立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2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7例接受肝癌切除术的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肝功能衰竭,将患者分为无肝功能衰竭组(98例)和肝功能衰竭组(9例)进行队列研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肝功能衰竭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并建立肝功能衰竭的风险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筛选获得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07例患者中105例行肝癌切除+胆总管切开取栓术,2例行肝癌切除+肝外胆管切除+胆肠吻合术;手术时间为2.0~5.5h;术中出血量为200~3500ml。无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胸、腹腔积液5例,胆道出血3例,切口感染2例,胆道感染、胆汁漏、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胸椎硬膜外血肿各1例。胸椎硬膜外血肿患者经胸椎减压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但遗留截瘫;其余患者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肝功能衰竭组患者中,2例因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7例因术后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排除因肿瘤复发或药物因素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TBil、Alb、Pre-Alb、白球比值(A/G),癌栓分布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与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相关(OR=3.017,0.191,0.248,2.681,9.048,4.759,13.7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TBil〉256.5μmoL/L、术前A/G≤1.3和术后剩余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比〈50%是肝癌伴胆管癌栓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37,11.107,172.450
谭蔚锋罗祥基张蜀豫邱智泉聂凯徐畅姜小清吴孟超
关键词:肝肿瘤胆管癌栓肝功能衰竭
一种脉管癌栓取栓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管癌栓取栓钳,所述的取栓钳设有两个钳臂,钳臂设有钳夹和手柄,所述的钳夹成椭圆形结构,钳夹内壁沿长轴方向向内形成凹面。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钳夹部成椭圆形结构,钳夹...
谭蔚锋徐畅邢茂迎沈锋程月娥姜小清罗祥基邱智泉
全肝血流阻断肝脏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被引量:16
2004年
徐畅程月娥张平
关键词:全肝血流阻断肝脏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配合
计划性肝切除在“中央型”肝内外胆管囊肿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计划性肝切除治疗“中央型”肝内外胆管囊肿的临床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进行计划性肝切除的7例“中央型”肝内外胆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按照计划性肝切除治疗方案,成功实施了肝内外胆管囊肿根治性切除术。其中6例患者术前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O)。实施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5例,联合右半肝切除6例、联合左半肝切除1例。7例患者均合并慢性胆管炎。肝脏体积测定结果显示,PVE治疗后的拟切除(栓塞)肝叶体积显著缩小,而拟保留侧肝叶体积明显增大。PTCD和PVE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为0。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d。所有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均恢复良好。术后无出血、感染、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胸腹腔积液。结论联合大部肝切除增加了“中央型”肝内外胆管囊肿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采用计划性肝切除治疗“中央型”肝内外胆管囊肿,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患者术后肝功能衰竭及残余胆管囊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手术治疗策略。
李斌邱智泉刘辰刘辰罗祥基程庆保冯飞灵徐畅吴越吴越
关键词: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经皮经肝胆管引流门静脉栓塞
改进外科治疗策略规避Ⅰ型和Ⅳ型先天性胆管囊肿术后并发症被引量:14
2016年
【提要】胆管囊状扩张症是胆道外科较为常见的良性胆道畸形疾病。作为其唯一的根治性治疗手段,外科手术的理念和手术技巧,是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根据胆管囊肿Todani分型,Ⅰ型和Ⅳ型胆管囊肿发病最为常见,如手术处理不良,术后并发症较高,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按照疾病特点及Todani分型,改进外科治疗策略,合理设计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规避或降低胆管囊状扩张症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风险。
李斌邱智泉刘辰罗祥基易滨张柏和于勇程庆保冯飞灵徐畅姜小清
关键词:胆管囊肿并发症外科策略
包裹胃十二指肠动脉残端对减少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作用
研究背景及目的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标准手术方式,也是普外科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该术式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其中胃十二指肠动...
徐畅
关键词:胰漏肝圆韧带
文献传递
2例术中恶性高热患者的急救护理被引量:5
2003年
徐畅程月娥
关键词:恶性高热急救护理物理降温法病情监测丹曲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