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娟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教学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重症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负荷
  • 1篇预后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学
  • 1篇实习护生
  • 1篇思维
  • 1篇思维导图
  • 1篇随访管理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自我效能
  • 1篇理教
  • 1篇临床护理

机构

  • 6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怀远县中医院

作者

  • 6篇杨丽娟
  • 3篇骆嵩
  • 2篇徐兵
  • 1篇蔡荣兰
  • 1篇陈永侠
  • 1篇周静
  • 1篇王茜
  • 1篇杜正银
  • 1篇戴明红
  • 1篇陈娟娟
  • 1篇杨丽君
  • 1篇雷婷婷
  • 1篇陈娟娟
  • 1篇蔡娟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沈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科技视界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优势。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2017级精神医学专业6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神经病学授课,试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对2组学生进行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病例分析能力测评,由学生对授课模式满意度进行问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神经病学专业知识、病例分析能力考核成绩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试验组学生对授课模式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基于微课的案例反向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掌握和教学满意度提高,具有推广价值。
骆嵩杨丽娟
关键词:神经病学
儿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以案例为导向的思维导图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便进一步为儿科临床护理教学新模式积累经验和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8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60名,根据学生入学学号末位数字奇偶性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0名护理本科学生,观察组采用案例为导向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儿科学教学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临床实践考核和教师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本科生在儿科学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相应成绩,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本科生对于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满意度也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案例为导向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于本科护理生在儿科教学中理论和技能掌握方面,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有优势,因此值得进一步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推广。
徐兵杨丽娟王茜
关键词:案例教学思维导图儿科临床护理教学
基于格林模式促进实习护生糖尿病管理能力的效果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基于格林模式的糖尿病管理教育项目对提高实习护生糖尿病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8月-2021年12月在某医院实习的180名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护生分为格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人,格林组采用以格林模式为框架构建的培训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路径式培训方案,对2组实习护生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比较培训前和培训1个月后2组实习护生的糖尿病理论知识、一般自我效能、血糖监测技能、胰岛素注射技能的得分情况。结果培训1个月后2组实习护生的糖尿病理论知识、一般自我效能、血糖监测技能、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均较培训前提高(均P<0.01),格林组实习护生得分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理论知识得分:(86.91±4.45)分vs.(75.24±7.09)分;一般自我效能得分:(3.14±0.41)分vs.(2.81±0.47)分;血糖监测技能得分:(95.81±1.87)分vs.(92.62±2.95)分;胰岛素注射技能得分:(93.69±4.11)分vs.(90.23±3.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的糖尿病管理教育项目提高了实习护生的糖尿病理论知识和自我效能水平,规范了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行为,提高了糖尿病管理能力。
陈娜施冠华杨丽娟雷婷婷周静陈永侠
关键词:实习护生糖尿病自我效能
巴林特小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心理负荷干预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研究巴林特小组模式缓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心理负荷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12名作为研究对象,在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前后分别对12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评分、抑郁量表评分、焦虑量表评分,并进行应用模式前后的自身对照分析。结果:在应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职业倦怠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高于应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后的评分,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日常工作采用巴林特小组模式,具有降低护士职业压力所导致的心理负荷,从而提升护士对自身工作的满意感。
杨丽娟骆嵩杨丽君陈娟娟徐兵戴明红黄辉芳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心理负荷
细化全身运动评估分期在脑损伤高危儿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探讨细化全身运动评估分期在脑损伤高危儿随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构建规范、高效的高危儿随访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随访的132例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共进行全身运动评估200次。按细化全身运动周龄,将第一阶段(扭动运动阶段),分为全身运动周龄<0周组和全身运动周龄≥0周组,再细分为4期;第二阶段(不安运动阶段)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期。分析高危儿随访时间的分布规律,以及各型全身运动结果与细化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第一阶段评估128例次,4例次(3.13%)为早产及扭动阶段正常全身运动(N);124例次为异常,包括80例次(62.50%)单调性全身运动(PR),4例次(3.13%)混乱性全身运动(Ch),40例次(31.25%)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CS)。两组CS和PR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5,1.42,均P>0.05)。细化全身运动0周以前,随访频次较低(0.11次/例);细化全身运动0周以后(含0周),随访频次明显增高(3.03次/例)。第二阶段评估72例次,32例次(44.44%)正常不安运动(NF),18例次(25.00%)异常不安运动(AF),22例次(30.56%)不安运动缺乏(F-)。第二阶段早、中、晚3期,细化各类全身运动评估结果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2,P<0.05)。结论 细化全身运动分期有利于选择评估关键期(细化全身运动周龄:-6周、0周、13周、16周),提高结果阳性率,提高对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以关键期综合评估为基础,结合NICU内以及线上全身运动评估的随访模式,是一条高效、经济、规范的高危儿健康管理模式。
蔡荣兰杜正银吴尚蔡娟陈娟娟杨丽娟
关键词:脑损伤高危儿随访管理
PV早期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早期准确评估缺血半暗带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患者疾病的转归和临床预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随着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技术的成熟和研究的深入,急性...
骆嵩杨丽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