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兰
- 作品数:6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在子宫内膜癌(UCE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的关系。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PCNA mRNA在UCEC中的表达数据及相关病理参数。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术后病理确诊的UCEC组织标本20例和正常内膜组织标本20例。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CNA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CNA基因在UCE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PCNA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PCNA表达的相关通路。利用STRING在线分析以PCNA为中心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PCNA基因mRNA和编码蛋白在UCEC组织中表达水平上调(P<0.001),且具有诊断价值。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CNA蛋白在UCEC细胞核中高表达。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主要治疗结果、病理分级、残留组织、组织学分级、肿瘤侵袭度、放射治疗可作为UCEC潜在的预后因素。PCNA表达水平与免疫浸润细胞的丰度相关。GSEA预测结果显示PCNA高表达富集于细胞周期、同源重组、DNA修复等通路。结论PCNA基因可能是UCEC潜在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 郑春兰王文文何政霞张婵丽唐智华王艳马骞郭红军
- 关键词:增殖细胞核抗原子宫内膜癌
- 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9
- 2021年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内膜癌(EC)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12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66,接受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61,接受常规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分析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患者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SAS评分≥50分、SDS评分≥53分、GSES评分﹤30分、QOL评分﹤76分均是EC患者不良干预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改善EC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干预模式,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杨艳红孔薇马艳郑春兰
-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子宫内膜癌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 多维健康教育模式在孕产妇妊娠及产后盆底肌锻炼中的运用被引量:20
- 2017年
- 目的:建立妊娠及产后盆底肌锻炼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型,并探讨其在临床的运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至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规范产检的14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门诊号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维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盆底康复锻炼健康知识水平、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分娩方式、盆底肌力变化情况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和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产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I类和II类纤维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脏器脱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妊娠期及产后开展多维度的健康宣教,可提升孕产妇盆底肌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和盆底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 王新侠徐贵红徐桂梅郑春兰杨艳红
-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围生期依从性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多囊性肾病一个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
- 2024年
- 目的探讨1个成人多囊性肾病(ADPKD)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1个ADPKD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家系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ES)技术对先证者及其丈夫进行分析,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通过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号:KS-2018-KY-36)。结果家系中胎儿超声检查提示双肾体积增大、实质回声增强。测序发现先证者携带PKD1基因c.11098C>T(p.R3700C)杂合变异,其丈夫携带c.11039T>C(p.F3680S)杂合变异,胎儿携带c.11098C>T(p.R3700C)和c.11039T>C(p.F3680S)复合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相关指南,二者均被判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PM1+PM2_Supporting+PP3,PM1+PM2_Supporting+PP3)。结论PKD1基因c.11098C>T(p.R3700C)与c.11039T>C(p.F3680S)复合杂合变异可能为上述胎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线索。
- 唐智华郑春兰王文文何政霞张婵丽王艳马骞郭红军
- 关键词:多囊性肾病基因变异产前诊断
- GDM母体血清HIF-1α、ET-1、尿酸、内脂素的变化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的关系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体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alpha,HIF-1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尿酸、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情况的关系。 方法 选取150例GDM孕妇(GDM组)、正常妊娠妇女15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检测并比较两组孕24~28周的血清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并随访至分娩结束,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探讨上述指标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结果 孕24~28周,GDM组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分娩孕周、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的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血清HIF-1α、ET-1水平与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GDM组孕妇血清尿酸、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的体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GDM孕妇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均升高,并且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密切相关。
- 徐广萍郑春兰白录增李哲丁亚琼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尿酸APGAR评分
- 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LRH),观察组患者采用LNSRH,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膀胱功能指标、尿动力学参数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失禁及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RUV)均降低,最大尿道压(MUP)、膀胱容量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RUV低于对照组,MUP、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SRH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郑春兰崔淑萍张婵丽
- 关键词:宫颈癌尿动力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