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矫健航

作品数:1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腰椎
  • 4篇电刺激
  • 4篇手术
  • 4篇癫痫
  • 4篇脊髓
  • 3篇术后
  • 3篇四唑
  • 3篇戊四唑
  • 3篇脊髓电刺激
  • 3篇脊柱
  • 2篇动物
  • 2篇退变
  • 2篇椎间盘
  • 2篇临床病例
  • 2篇节段
  • 2篇颈椎
  • 2篇抗癫痫
  • 2篇骨折
  • 2篇3D打印
  • 2篇病例

机构

  • 16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矫健航
  • 4篇杨利丽
  • 4篇张善勇
  • 2篇杨小玉
  • 1篇于海驰
  • 1篇赵斌
  • 1篇张妍
  • 1篇陈鹏
  • 1篇姜家康
  • 1篇齐治平
  • 1篇罗丽娟
  • 1篇王金成
  • 1篇张蕊
  • 1篇王东旭
  • 1篇刘志刚
  • 1篇赵昕

传媒

  • 9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髓电刺激对大鼠癫痫脑电高频振颤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索脊髓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发作状态脑电高频振颤活动的影响。方法将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8例。采用致癫剂戊四唑诱导的强直—阵挛急性发作动物模型。脊髓电刺激组大鼠在致癫剂注射开始前5 min予130 Hz脊髓电刺激,刺激持续20 min。应用MATLAB的Findpeaks功能提取强直—阵挛发作期皮层脑电图中的快速涟波振颤(250~600 Hz)成分,通过评估总快速涟波出现次数对脊髓电刺激的抗癫痫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阐述。结果戊四唑诱导的棘波放电与快速涟波振颤活动同步出现,与对照组相比,脊髓电刺激使总快速涟波出现次数降低了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脊髓电刺激有癫痫抑制作用,该作用与电刺激介导的快速涟波振颤相关去同步化机制有关。
矫健航王洋杨利丽任鹏飞吴敏飞
关键词:癫痫发作脊髓电刺激戊四唑
手术治疗脊柱嗜酸性肉芽肿临床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儿童颈椎嗜酸性肉芽肿病例的回顾,进一步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例8岁患儿因颈部疼痛伴右上肢疼痛入院,经保守治疗无效,接受颈椎肿物切除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肿物为嗜酸性肉芽肿。随访20个月未见复发,患儿神经、运动功能完好,已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结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早期阶段可积极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无效且出现脊柱后凸畸形、神经功能损伤等病症需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必要时结合放疗或化疗,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王洋吴敏飞矫健航姜家康
关键词:嗜酸性肉芽肿儿童颈椎手术治疗
脊髓电刺激对大鼠强直—阵挛发作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索脊髓电刺激对大鼠强直—阵挛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n=8)和脊髓电刺激组(n=8)。致癫药物戊四唑用以诱发大鼠强直—阵挛发作状态。在戊四唑开始注射前5 min给予130 Hz脊髓电刺激,刺激持续至戊四唑注射结束后5 min。实验全程记录皮层脑电图并通过对发作潜伏期、总发作次数、总发作时间的量化评估脊髓电刺激对癫痫发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脊髓电刺激使发作潜伏期延长了24%,发作总时间减少41%,发作总次数减少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宜频率的脊髓电刺激对大鼠癫痫强直—阵挛发作有显著抑制作用。
矫健航王洋刘志刚任鹏飞吴敏飞
关键词:癫痫脊髓电刺激戊四唑
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9
2019年
背景: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特别是骨科有很大前景,其临床疗效尚需更多的临床数据来支持。目的:探讨3D打印椎间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患者65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植入物类型,植入3D打印椎间融合器的30例为试验组;植入普通异体骨块的35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生理曲度、椎体前缘高度(HAB)和椎体后缘高度(HPB)、JOA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25.7%(9/3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生理曲度差值随距离手术时间延长而减小,试验组相同时间段生理曲度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HAB随距离手术时间延长而减小,试验组相同时间段HAB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HPB随距离手术时间延长而减小,试验组相同时间段HPB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即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试验组JOA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入3D打印骨块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逐步恢复患者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神经受压症状,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吴敏飞王洋矫健航张善勇任鹏飞
关键词:3D打印脊髓型颈椎病椎间融合器
SAPHO综合征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1例误诊的SAPHO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前胸壁及胸背部疼痛3个月,加重半个月入院。病程中多次就诊外院,经多部位CT、MRI检查诊断为骨髓炎、骨肿瘤,予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入我院后经查体、实验室检查、胸部CT、骶髂关节CT、腰椎CT、腰椎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并经皮肤科和风湿科会诊,诊断为SAPHO综合征。予艾瑞昔布、骨肽注射液及唑来膦酸注射剂治疗,患者关节及胸腰部症状好转后出院。随访3个月,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SAPHO综合征临床少见,若无典型皮损改变,极易误诊误治。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掌握其诊断标准,对可疑患者尽早完善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以避免误诊误治。
昝春芳杨小玉矫健航齐治平张善勇
关键词:误诊骨髓炎骨肿瘤
骨科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并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实践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骨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临床医学专业必修课,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教学误区,这是传统医学教育的痛点问题。无论从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出发,还是从骨科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及内在需求考虑,亟需充分挖掘和提炼骨科学专业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本研究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探索和挖掘骨科学教学实践中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分析实施路径,真正实现教人育人的教学目标,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骨科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张瀚矫健航陈鹏王洋孙洋赵昕王金成吴敏飞
关键词:骨科学教学创新腰椎间盘突出教学评价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9年
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是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自然衰老过程和临椎生物力学改变相关。高龄、女性、肥胖、骨质疏松等与ASD呈正相关。内植物的不合理应用、术中缺乏对临椎小关节保护、减压范围过大等医源性因素均增加了ASD的潜在风险。临床医生在充分掌握ASD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基础之上,全面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从而降低ASD的发病率,减轻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洋矫健航任鹏飞胡宇宸吴敏飞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生物力学
脊髓电刺激抗癫痫研究进展
2022年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药物仅对2/3患者有效。脊髓电刺激用于临床顽固性神经痛治疗已久,近期研究发现其有潜在的抗癫痫作用。文中阐述脊髓电刺激抗癫痫研究相关进展,便于更好发展新技术用于该类患者的治疗。
赵梦鑫张妍矫健航张蕊历阳王洋杨利丽
关键词:癫痫脊髓电刺激
腰椎后路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2023年
切口脂肪液化逐渐成为腰椎后路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肥胖、合并糖尿病、高频电刀使用不当、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大、缝合技术欠佳等是腰椎后路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患者围手术期应控制血糖在8 mmol·L^(-1)以下;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长,控制出血,合理使用高频电刀,必要时可采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两侧切缘;缝合切口前应充分浸泡、冲洗切口,建议采用深筋膜层全层缝合以及皮内缝合技术。此外,良好的术后护理是加快切口愈合的关键。
矫健航赵鑫梦罗丽娟刘紫微王东旭王洋杨利丽
关键词:腰椎后路手术脂肪液化术后并发症
手术治疗梅毒性脊髓炎临床病例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梅毒性脊髓炎患者的诊疗过程,通过1例病例的回顾,学习文献,分析梅毒性脊髓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与治疗方法及预后等。方法1位52岁女性患者因双下肢麻木无力10 d入院,接受胸椎管内病损切除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胸椎植骨术治疗,术后2周内连续予青霉素320万U及甲泼尼龙80 mg治疗。结果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复查梅毒抗体指标下降,随访10个月后,患者运动感觉正常。结论梅毒性脊髓炎较为少见,需早期识别及明确诊断,全身性的抗梅毒治疗及手术清除病灶对于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
公绪强矫健航王洋张翰吴敏飞
关键词:病理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