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翔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主题

  • 6篇电催化
  • 6篇催化
  • 4篇电催化活性
  • 4篇碳化钨
  • 4篇纳米
  • 4篇纳米复合材料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催化活性
  • 4篇复合材
  • 3篇电催化性能
  • 3篇催化性
  • 2篇碳化
  • 2篇蒙脱石
  • 2篇壳结构
  • 2篇核壳
  • 2篇核壳结构
  • 1篇氧化钛
  • 1篇自组装
  • 1篇钨铁
  • 1篇料制

机构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郑翔
  • 6篇李国华
  • 3篇谢伟淼
  • 2篇张炫辉
  • 2篇杨威
  • 2篇陈丹
  • 1篇陈辉
  • 1篇程媛
  • 1篇任晓青

传媒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碳化钨/蒙脱石复合材料的自组装及电催化性能
郑翔任晓青李国华
WC/MMT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对PNP的电催化活性被引量:1
2015年
以剥离后的蒙脱石(MMT)为载体,将浸渍法与原位还原技术相结合制备了碳化钨/蒙脱石(WC/MMT)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剥离后蒙脱石的片层厚度为10~15 nm,层间距增大,边缘发生卷曲;复合材料由碳化钨(WC)、碳化二钨(W2C)和蒙脱石组成,碳化钨颗粒均匀地分布于蒙脱石外表面。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样品对对硝基苯酚(PNP)的电化学还原性能,结果表明,WC/MMT纳米复合材料对对硝基苯酚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蒙脱石是碳化钨基复合电催化材料良好的载体。
李国华杨威佟明兴郑翔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性能
碳化钨与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被引量:1
2015年
具有类铂催化性能的碳化钨(WC)催化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以六氯化钨为钨源,用剥离后的蒙脱石片层为载体,将化学浸渍法与原位还原碳化法技术相结合制备了碳化钨与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由碳化钨、碳化二钨(W2C)和蒙脱石(MMT)组成,碳化钨呈颗粒状分散或呈层状负载于MMT外表面;样品的晶相组成与其还原碳化时间有关;样品的微结构特征与前驱体中钨与蒙脱石的比例有关.采用三电极体系和循环伏安法测试了样品在酸性溶液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碳化钨与蒙脱石复合之后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明显提升,并具有类铂电催化活性;当钨与蒙脱石质量比为4的前驱体经5 h还原碳化后,样品中WC占绝对主导,WC和W2C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和18%,两者的比值为4.556,且在MMT外表面形成均匀的负载层.此时样品的电催化活性最高.这为制备具有类铂催化活性的高性能碳化钨催化材料奠定了坚实基础.
潘剑明杨威孙海标郑翔李国华
关键词:碳化钨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活性
核壳结构碳化钨/碳化钨铁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被引量:2
2014年
以铁黄为载体,偏钨酸铵为钨源,将直接包覆与原位还原碳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碳化钨/碳化钨铁复合材料.经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复合材料的主要物相为碳化钨铁(Fe3W3C)、碳化钨(WC)和碳化二钨(W2C),且构成了以Fe3W3C为核、WC和W2C为壳的核壳结构.采用三电极体系循环伏安法测试了复合材料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体系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颗粒状碳化钨和介孔空心球状碳化钨相比,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不仅受到体系性质的影响,还与其物相组成和微结构相关.上述结果说明,通过控制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结构,以及反应体系的性质可实现对其电催化活性的调控;同时表明,核壳结构是提高碳化钨催化材料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陈辉陈丹谢伟淼郑翔李国华
关键词:碳化钨核壳结构电催化活性
碳化钨/碳化二钨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被引量:7
2012年
以偏钨酸铵为钨源,铁黄(FeOOH)为载体,将表面包覆法与原位还原碳化技术相结合,制备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碳化钨(WC)/碳化二钨(W2C)纳米复合材料;应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等手段对不同阶段样品的晶相、形貌、微结构和化学组成等特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体经煅烧后,载体及包裹层的物相均发生了变化,形貌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经盐酸处理及还原碳化后,样品由WC和W2C纳米颗粒组成,并构成了以W2C为壳,以WC为核的典型核壳结构;结合表征结果对核壳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三电极体系循环伏安法测试了样品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颗粒状碳化钨和介孔空心球状碳化钨相比,样品的电催化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说明W2C与WC构成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后,其电化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是提高碳化钨催化材料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李国华陈丹郑翔谢伟淼程媛
关键词:碳化钨纳米复合材料核壳结构电催化活性
蒙脱石剥离方法的对比与选择被引量:6
2014年
以氯化锂、正丁基锂、葡萄糖酸为剥离剂,采取离子交换和插层反应等方法剥离蒙脱石,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手段对样品的晶体组成、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上述结果表明,用氯化锂剥离后,样品由片层构成,分散性良好,蒙脱石(001)晶面的衍射峰峰位(2θ)向左偏移了1.2°,相应的晶面间距增大了0.27 nm,部分为薄层状结构,厚度5~10 nm,边缘发生了卷曲;正丁基锂剥离后,蒙脱石(001)晶面的衍射峰基本消失,层状结构遭到破坏,蒙脱石基本被剥离成了单层状结构,也有厚度10~15 nm的小片层;用葡萄糖酸剥离的蒙脱石层状结构无序度增加,蒙脱石的层堆积明显。通过对比上述3种方法所剥离的蒙脱石,可认为氯化锂及正丁基锂对钠基蒙脱石的剥离效果优于葡萄糖酸的剥离效果,且以正丁基锂剥离的效果最佳。
郑翔孙海标张炫辉谢伟淼李国华
关键词:蒙脱石
TiO2@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张炫辉谢伟淼郑翔陈辉李国华
关键词: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