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配配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睡眠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睡眠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发生率
  • 2篇SCN5A基...
  • 1篇动态血压
  • 1篇新型生物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国际...

作者

  • 5篇王配配
  • 3篇韩芳
  • 2篇王晶玉
  • 1篇张晓喆
  • 1篇董霄松
  • 1篇闫涵
  • 1篇李清华
  • 1篇葛庆
  • 1篇赵龙
  • 1篇李静
  • 1篇胡嫣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睡眠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周期性嗜睡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总结分析周期性嗜睡[即Kleine-Levin综合征(KL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系统整理2002年1月至2013年7月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确诊的44例KL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并与国外大型KLS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患者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比较患者缓解期及发作期的睡眠潜伏期和睡眠起始于快眼动睡眠期(SOREM)现象的差异;并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0602基因型测定及分析。结果44例患者中男28例(63.6%),女16例(36.4%),年龄(18.3±8.9)岁。患者多为青春期发病,主要诱因为感染或发热;临床表现包括嗜睡44例(100.0%)、健忘31例(70.5%)、食欲减退26例(59.1%)、低龄化表现24例(54.5%)、抑郁18例(40.9%)等;与国外研究报道患者以食欲亢进为主不同,本组患者以食欲减退居多。PSG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MSLT显示患者睡眠潜伏期在发作期显著短于缓解期[(10.4±5.4)比(15.3±3.4)min,P=0.009]。40例患者中12例(30.0%)HLA-DQB1*0602基因检测阳性,与既往报道的中国人群的数据相似。结论KLS的临床特征具有多样性,中西方患者食欲表现可能不同。
胡嫣王晶玉董霄松李静闫涵王配配赵龙张晓喆韩芳
关键词:嗜睡发作性睡病疾病特征
Brugada心电图征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发生率及其与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子,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将探索和猝死密切相关的Brugada心电图(ECG)征在OSA患者中的发生率及该改变和离子通道SCN5A的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王配配葛庆韩芳
文献传递
Brugada心电图征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发生率及其与SCN5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系
目的 探索和猝死密切相关的Brugada心电图(ECG)征在OSA患者中的发生率及该改变和离子通道SCN5A的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方法 入组2008.07至2011.05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确诊的...
王配配
L-PGDS:评估日间过度嗜睡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研究背景:日间睡眠增多是发作性睡病和特发性嗜睡患者就诊的最常见原因,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已有研究显示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参与睡眠调节。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通过比较发作性睡病患者(下丘脑泌素缺乏组n...
王配配李清华韩芳
Orexin对睡眠疾病中动态血压的调控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Orexin参与了多种神经调节如摄食、睡眠-觉醒周期,其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也逐步被人们认识。多项动物实验研究发现Orexin可升高动脉血压,但Orexin对人体血压的影响仍不明确。伴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na...
王晶玉王配配韩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