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装配式
  • 3篇建筑
  • 2篇装配式建筑
  • 2篇建筑设计
  • 2篇城市
  • 2篇城市更新
  • 1篇多维度
  • 1篇多维度思考
  • 1篇新馆
  • 1篇遗址
  • 1篇预制
  • 1篇预制工艺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 1篇商圈
  • 1篇商圈发展
  • 1篇思维
  • 1篇思维变革
  • 1篇天府
  • 1篇天际线

机构

  • 7篇中国建筑西南...

作者

  • 7篇杨扬
  • 2篇李峰
  • 2篇肖波
  • 2篇李峰
  • 1篇杨玲
  • 1篇佘龙
  • 1篇杨文
  • 1篇吴寰
  • 1篇董彪
  • 1篇龙卫国
  • 1篇文玲
  • 1篇刘艺
  • 1篇彭小芳
  • 1篇李慧
  • 1篇魏明华
  • 1篇刘帅

传媒

  • 2篇四川建筑
  • 1篇建筑技艺(中...
  • 1篇动感(生态城...
  • 1篇建筑实践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技”绿色设计——成都建工绿色产业园产业化研发中心
2017年
在工业化建筑技术的背景下,成都建工绿色产业园产业化研发中心项目通过对形体空间设计、建筑材质选取、立面构件优化等方式,回应了项目所在场景环境的特殊诉求。通过"低技"的建筑设计策略,建立了清晰的设计逻辑,使建筑获得适宜的在地性,最终呈现出绿色、宜人的空间状态,而工业化的技术应用也是本项目的精彩之处。展现了建筑师作为技术的总体把控者,将设计性思维贯彻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引导技术的应用和呈现,以期体现设计本身在建筑话语中的价值。
李峰杨扬
关键词:绿色设计建筑材料工业化
一种技术,别样设计——成都建工绿色产业园产业化研发中心
2017年
1工具理性下的思维变革 在建筑学的范畴内,材料、技艺、建造形态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形成建构的逻辑线索,体现工具理性的价值观。这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背景的建筑设计在建筑史上有诸多经典的案例,
李峰杨扬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术主义装配式建筑思维变革
一种装配式预制花槽形成的垂直绿墙体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预制花槽形成的垂直绿墙体系,包括若干交错搭接的预制花槽,所述搭接的部位为预制花槽上、贯通垂直绿墙的预留结构孔洞,由预制花槽上的预留结构孔洞穿过的竖向钢结构与预制花槽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砌筑结构体系...
李峰杨扬佘龙
文献传递
从东京无线电会馆到成都天府红——城市更新中的二次元力量
2024年
20世纪70年代至今,二次元文化从兴起到爆发,在城市更新与商业迭代中发展亮眼。通过对日本东京秋叶原的无线电会馆与中国成都天府红商场从文化、建筑、商业、体验四个视角进行对比分析,为未来二次元商业空间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舒晨箫肖波杨扬
关键词:城市更新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
2024年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广汉三星堆古城遗址外东北角的鸭子河畔,周边田野辽阔,园区内林木参天。现存的2号老馆于1997年开馆,作为园区主轴线的对景和天际线制高点,是三星堆为人熟知的建筑地标。新馆用地紧邻老馆,位于园区主轴线北侧、沿河的狭长地块。
刘艺肖波玲龙卫国杨扬杨文杨玲杨久洲李慧杨鹏程董彪陈宏宇吴寰沙澎赖程钢魏明华刘帅敖发兴万雅玲辛振彭小芳文玲
关键词:主轴线古城遗址天际线
从“人-货-场”视角思考盐市口商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4年
基于城市更新的大时代背景,肯定商圈更新的主要角色。再从城市更新的三要素“人-产-城”出发引出商圈的三要素“人-货-场”,并论证其中的对应关系。然后,从人背后的“消费心理”“货”背后的业态模式和“场”背后的商业空间三个维度分别梳理新时代下商圈背后“人-货-场”的变化趋势,试图为盐市口商圈提供符合时代发展的对策建议。
蔡青菲肖波杨扬
关键词:城市更新商圈发展
多维度思考下的装配式建筑
目前,建筑工业化在中国发展势头迅猛,在各地均有不少尝试.工业化建筑作为一种技术体系,可以看作是在传统设计的手段中增加的一个积极的技术因素——PC结构本身的装配特征,建筑师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在技术体系的推动之外,应当以理性...
李峰杨扬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