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链球菌毒力因子溶血素S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7年
- 链球菌溶血素S(Streptolysin S,SLS)是链球菌产生的重要毒力因子之一。化脓链球菌、海豚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等多种人和动物致病性链球菌均含有该毒力因子,化脓链球菌是人类主要的病原菌,其致病机制备受关注。SLS是一个由sagA-sagI 9个连续基因编码修饰的多肽性细胞溶素,具有帮助致病菌渗透上皮屏障、造成组织损伤、抵抗宿主免疫细胞吞噬、与其他毒力因子相互作用的功能;SLS可作为细胞群体感应的信号分子,参与调节其他毒力因子的表达。本文对SLS的结构和在致病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 王虹彭爽陈德芳
- 关键词:化脓性链球菌致病作用
- 齐口裂腹鱼HSP60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及其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序列的用途及一种检测齐口裂腹鱼细菌感染的试剂盒。本发明提供的核苷酸序列可作为检测齐口裂腹鱼细菌感染的辅助生物标记物,通过检测齐口裂腹鱼群血液、肝胰...
- 陈德芳蒲云丹王虹彭爽李志琼汪开毓
- 文献传递
- 齐口裂腹鱼HMGB1基因在细菌胁迫下免疫应答作用的初步研究
- 王虹
- 叉尾斗鱼肉瘤病的病理学检测和病原鉴定
- 2018年
- 为确诊叉尾斗鱼肉瘤病,采集自然患病鱼进行病理学观察,基于淋巴囊肿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采用PCR方法对肉瘤状增生物进行检测和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患病叉尾斗鱼肉瘤状增生物是由大量囊肿细胞聚集在皮肤和鳍条上形成,鳃、肝、肾、脾、肠等内脏组织器官均未观察到囊肿细胞。囊肿细胞大小为正常细胞大小的57.9~1823.8倍,细胞核不规则,细胞质内可见嗜碱性包涵体;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囊肿细胞胞质内存在大量直径约171.5nm的病毒粒子。病理观察结果符合鱼类淋巴囊肿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PCR方法检测到1272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与GenBank中的淋巴囊肿病毒KJ408271.1序列相似性达99%。试验结果表明,叉尾斗鱼肉瘤病为淋巴囊肿病毒感染所致,皮肤和鳍是病毒感染的靶器官。本研究为叉尾斗鱼肉瘤病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了试验参考。
- 刘怡南彭爽王虹陈德芳贺扬周毅耿毅
- 关键词:叉尾斗鱼淋巴囊肿病毒病理
- 齐口裂腹鱼HMGB1基因克隆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胁迫的响应被引量:2
- 2018年
- 为了解齐口裂腹鱼高迁移率蛋白B1 (Schizothorax prenanti high mobility group box1,SpHMGB1)的序列特征及其与嗜水气单胞菌胁迫的相关性,实验根据齐口裂腹鱼脾脏TSA库中获得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克隆技术克隆SpHMGB1的核心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技术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在体和离体胁迫后组织和巨噬细胞中Sp HMGB1的响应情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Sp HMGB1开放阅读框长为615 bp,编码20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3.5 ku,等电点为6.79,包含2个基本的HMG盒:A盒和B盒,以及一个酸性尾巴。SpHMGB1二级结构主要由47.06%的α-螺旋和50%的无规则卷曲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SpHMGB1与鱼类HMGB1聚为一支,与斑马鱼和鲫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一致性分别为90.7%和90.4%。qPCR检测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后SpHMGB1具有不同的时空表达趋势,其中血液在72 h表达量最高,肾脏在6 h表达量最高,脾脏在120 h表达量最高;热灭活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巨噬细胞后,SpHMGB1的表达量在0.5~24 h下调,24 h表达量最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量均有上调趋势。qPCR检测结果提示,SpHMGB1可能参与齐口裂腹鱼细菌感染后的免疫响应。本实验可为进一步研究SpHMGB1在齐口裂腹鱼细菌性疾病中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参考。
- 王虹彭爽刘佳喜陈德芳王艳耿毅汪开毓李志琼黄小丽欧阳萍
- 关键词:齐口裂腹鱼嗜水气单胞菌免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