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注射
  • 3篇经济学评价
  • 2篇新型口服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注射液
  • 2篇卒中
  • 2篇最小成本分析
  • 2篇胃癌
  • 2篇脑卒中
  • 2篇脑苷
  • 2篇脑苷肌肽
  • 2篇脑苷肌肽注射...
  • 2篇抗凝
  • 2篇抗凝药
  • 2篇口服
  • 2篇肌肽
  • 2篇急性
  • 2篇META分析

机构

  • 9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白求恩医务士...

作者

  • 9篇王淑梅
  • 9篇王凯
  • 4篇韩晟
  • 3篇郑丽英
  • 3篇蒋大鹏
  • 2篇王凯
  • 2篇史录文
  • 1篇蒋鹤生
  • 1篇刘秀菊
  • 1篇李浩然
  • 1篇彭怡
  • 1篇张伟

传媒

  • 3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估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对脑苷肌肽注射液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使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经济性评价。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共计4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苷肌肽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有效率与单纯常规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5,95%CI(1.06,1.25),P<0.00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能提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成本-效果分析显示,与单纯常规治疗相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平均每人每天需要额外支付302.50元,14 d额外支付4228.70元,ICER为363.29元/%,即有效率增加一个百分比平均每人需要多花363.29元。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在效果增加的同时,成本也会增加,支付者需基于对相关指标的支付意愿进行决策。
王凯杨珍珍王淑梅王淑梅郑丽英郑丽英
关键词:脑苷肌肽注射液有效率经济学评价
神经保护剂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评估神经保护剂是否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并对比神经保护剂之间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依达拉奉、丁苯酞、神经节苷脂、长春西汀、胞磷胆碱等神经保护剂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9月,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3.5.1软件调用GeMtc程序包及JAGS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6篇研究,共计5310名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依达拉奉与神经节苷脂在7、14、28 d NIHSS评分与14、90 d 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基础治疗或安慰剂(P<0.05),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丁苯酞在短期治疗中(<28 d)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基础治疗(P<0.05),在长期(90 d)治疗中与基础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丁苯酞氯化钠注射优于丁苯酞软胶囊;长春西汀仅在14 d NIHSS评分方面与基础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胞磷胆碱与基础治疗或安慰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和神经节苷脂对于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疗效较好;丁苯酞次之;长春西汀和胞磷胆碱疗效不太理想,同时需要高质量头对头的研究对结果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王凯王凯杨珍珍王淑梅
关键词:神经保护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或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对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试验组)和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根据Meta分析的结果选择成本-效果分析法或最小成本分析法,比较两者的经济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篇文献,共计2765例患者。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OR=0.83,95%CI(0.54,1.31)];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药物治疗费用分别为2391.76元和3761.24元,试验组与对照组费用差为1369.48元,试验组具有经济性。结论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比依达拉奉注射液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更具有经济性,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王凯杨珍珍韩晟韩晟郑丽英刘雪丽王淑梅王淑梅
关键词: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缺血性脑卒中最小成本分析
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房颤合并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治疗房颤合并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16年8月新型口服抗凝药治疗房颤合并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研究。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组相比,NOACS可显著降低全因病死率、卒中和体循环栓塞率及颅内出血率,而大出血率则与华法林相当。结论:NOACs治疗房颤合并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不劣于华法林,但由于大出血率相当,故房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使用NOACs时有必要进行监测,以减少大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蒋大鹏李浩然彭怡王凯王淑梅
关键词:META分析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支付预算的影响
2020年
目的从医疗保险的角度,分析将阿帕替尼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医保)后,对医保支付方预算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预算影响分析模型,对目标人群、当前和未来可能的治疗方案组合以及药品费用进行估计,把情景一(阿帕替尼没有纳入医保)和情景二(阿帕替尼纳入医保)进行对比,分析未来5年(2018-2022年)总预算的变化。结果850 mg每日给药方案预算影响分析,情景二2018-2022年年医保基金用于晚期胃癌药品费用支出比情景一分别增加1401.88、1286.46、1160.42、1030.82和899.12万元;500 mg每日给药方案预算影响分析,情景二2018-2022年年医保基金用于晚期胃癌药品费用支出比情景一分别减少966.43、2030.20、3114.42、4211.03和5320.07万元。结论阿帕替尼850 mg每天给药方案治疗晚期肺癌纳入医保可能会带来医保总预算的增加,而500 mg每日给药方案纳入后可能会带来医保总预算的节约。
杨珍珍韩晟王凯王淑梅史录文
关键词:晚期胃癌
U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那格列奈的浓度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那格列奈浓度的方法,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_(18),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盐溶液(41:59,V/V),流速为0.38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2μL。18只Wistar大鼠分别ig那格列奈16 mg/kg,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 min于眼内眦取血0.4 mL,测定血浆中那格列奈的浓度;并采用DAS 2.1.1软件计算那格列奈药动学参数。结果:那格列奈质量浓度在0.05~6.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定量下限为0.05μg/mL;日内(n=5)、日间(n=3)精密度和稳定性(n=3)试验的RSD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78.71%~80.56%、91.78%~100.42%(RSD<10%,n=5)。大鼠ig那格列奈后,AUC_(0-8h)为(5.87±2.32)μg·h/mL,AUC_(0-∞)为(6.11±2.48)μg·h/mL,t_(1/2)为(1.72±0.55)h,t_(max)为(0.67±0.29)h,c_(max)为(3.34±1.23)μg/mL。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大鼠体内那格列奈浓度的测定;那格列奈在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较快。
王凯蒋大鹏张伟王淑梅
关键词:那格列奈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动学
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对比替吉奥单药治疗二线及二线以上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试验组)和替吉奥(对照组)治疗晚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RCT,合计11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体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3,95%CI(0.25,0.44),P<0.00001;OR=0.37,95%CI(0.28,0.50),P<0.00001]。安全性方面,试验组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11,95%CI(1.09,4.08),P=0.03;OR=0.13,95%CI(0.06,0.28),P<0.00001;OR=0.26,95%CI(0.13,0.51),P<0.00001],两组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和血小板减少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提高了晚期胃癌患者的总体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但要警惕手足综合征、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王凯王凯刘秀菊刘秀菊杨珍珍王淑梅
关键词:胃癌疗效安全性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循证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从医疗保健系统角度,评估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经济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及JAGS软件通过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对脑苷肌肽注射液(试验组)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根据Meta分析的结果选择成本-效果分析法或最小成本分析法,比较两者的经济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1499名患者。间接比较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2,95%CI(0.38,1.90)],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显示,脑苷肌肽10 mg·d^(-1)、脑苷肌肽20 mg·d^(-1)与丁苯酞治疗费用分别为4333.42元、8562.12元和8118.32元,与丁苯酞相比,脑苷肌肽10 mg·d^(-1)具有经济性,脑苷肌肽20 mg·d^(-1)不具有经济性。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相比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最大剂量时不具有经济性,其他剂量均具有经济性,但仍需大样本、高质量研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王凯杨珍珍韩晟韩晟郑丽英王淑梅
关键词:脑苷肌肽注射液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经济学评价最小成本分析
新型口服抗凝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及应对策略被引量:13
2017年
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房颤患者卒中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抗凝药物的出现对防治上述一系列疾病有积极作用。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等,作为过去几十年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剂,对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有重要作用。
蒋大鹏王凯蒋鹤生王淑梅
关键词:抗凝药投药口服药物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