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银

作品数:11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艾滋病
  • 5篇病毒
  • 3篇自愿咨询
  • 3篇自愿咨询检测
  • 3篇HIV/AI...
  • 2篇阳性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艾滋病自愿咨...
  • 2篇VCT
  • 2篇HIV
  • 1篇性病
  • 1篇阳性病例
  • 1篇阳性率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0篇江阴市疾病预...
  • 2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无锡市疾病预...

作者

  • 10篇徐银
  • 7篇唐建梅
  • 5篇陆红达
  • 4篇邹良军
  • 4篇蒋建华
  • 3篇符和英
  • 3篇章婵
  • 1篇顾敏华
  • 1篇王芳
  • 1篇马焰
  • 1篇陈雪梅
  • 1篇蒋建章
  • 1篇屠小明
  • 1篇张宏宾
  • 1篇高英
  • 1篇姚建香
  • 1篇施超
  • 1篇钱程
  • 1篇陈奕娟

传媒

  • 3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肝脏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阴市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晚发现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 了解江阴市新报告艾滋病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并建立晚发现预测模型。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对2007—2017年江阴市新发现的62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晚发现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分类树建立晚发现预测模型。结果 628例病例中晚发现187例,晚发现率为29.78%。近5年的晚发现率未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χ2趋势=3.61,P>0.05)。同性传播(OR=2.87,95%CI=1.62~5.10)、医疗机构检测发现(OR=3.12, 95%CI=2.03~4.81)及既往无HIV检测史(OR=4.76,95%CI=1.41~16.11)是晚发现的危险因素。分类树模型共3层,9个节点,筛选出3个解释变量:样本来源、感染途径和确诊年龄,其中样本来源是晚发现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来源于医疗机构、通过同性传播且>28岁的感染者晚发现的风险最高。该模型Risk值为0.269,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671~0.759)。结论 江阴市艾滋病晚发现情况不容忽视,应提高≥50岁、本地户籍、已婚和男男同性人群艾滋病主动检测意识,提高检测服务可及性,全面推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服务,促进高危人群早发现早治疗。
徐银骆莺陆红达唐建梅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影响因素
江阴市2011—2019年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江阴市艾滋病检测及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江阴市上报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江阴市共进行HIV抗体检测1607226人次,阳性率为4.36/万;检测样本来源居于前3位的分别为综合医院(53.32%)、妇保院(26.51%)、血站(10.34%);新报告病例来源居前3位分别为综合医院(51.14%)、专题调查(20.00%)、自愿咨询检测(VCT)(11.00%);检出阳性率高的为专题调查人群(66.22/万)、自愿咨询检测人群(55.93/万)。结论为最大限度地发现HIV感染者,应扩大检测覆盖面,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能力,同时鼓励人群主动咨询检测。
唐建梅陆红达徐银蒋建华
关键词:艾滋病HIV阳性率
宿主遗传因素对丙型肝炎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丙型肝炎(HCV)全球感染率约2.8%,每年约35万人因HCV感染导致死亡,而中国几乎占所有病例的20%,并呈日益增长的趋势[1].HCV感染发病隐匿,慢性程度高,约50%?80%的患者将转为慢性感染,10%-20%的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若出现失代偿,10年生存率仅为25%[2].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是我国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抗病毒方案,但此方案仅50%-70%的患者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3].
徐银陈奕娟符和英邹良军蒋建华唐建梅章婵屠小明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持续病毒学应答HCV感染慢性感染
2014-2016年江阴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了解江阴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特征及HI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江阴市所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共4 702人接受了VCT服务,以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主,占55.21%。求询者中商业异性性行为史人群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21.46,P<0.001);注射毒品(χ~2_(趋势)=15.89,P<0.00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χ~2_(趋势)=8.26,P=0.016)人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HIV抗体、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3%和6.59%,HIV/梅毒合并感染率为0.68%。三年来HIV阳性检出率逐年下降,梅毒阳性率逐年增加,趋势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_(趋势)=0.49,P=0.783;χ~2_(趋势)=1.40,P=0.497)。男性、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梅毒阳性的求询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χ~2=44.41,P<0.001;χ~2=12.49,P=0.002;χ~2=45.11,P<0.001;χ~2=133.34,P<0.001)。其中男男性行为史者HIV阳性率最高(18.79%),其次为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5.43%)。2014-2016年男男性行为史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25.25%、18.58%和14.18%,逐年递减(χ~2_(趋势)=4.51,P=0.105);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HIV阳性率分别为3.51%、5.26%和8.82%,逐年增加(χ~2_(趋势)=1.11,P=0.573),趋势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014-2016年江阴市VCT人群以25~44岁的青壮年、男性、已婚者为主,VCT是及时发现HIV感染者的有效途径,今后应加强男男性行为人群以及配偶/固定性伴阳性人群的检测和干预。
徐银骆莺符和英章婵
关键词:VCT艾滋病梅毒流行病学
2002—2019年江阴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2002—2019年江阴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变化趋势,为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9年江阴市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9年江阴市累计报告780例HIV/AIDS病例,死亡96例,全人群发病率为4.14/10万(684/165.34万)。疫情分布全市17个镇(街道),覆盖率100.00%。病例男女比为7.86∶1,年龄以20~<50岁为主,共564例(72.31%),50岁以上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5.080,P<0.05)。已婚或同居人群病例占48.33%,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8.691,P<0.05)。病例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为主(37.82%),大专及以上学历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9.151,P<0.05)。病例职业分布多元化,以家政及待业为主(23.33%)。报告病例来自医疗机构的占59.10%,且呈现上升趋势(χ^(2)=10.273,P<0.05),来源主要以其他就诊者检测为主(39.49%),且呈现上升趋势(χ^(2)=3.956,P<0.05)。结论2002—2019年江阴市HIV/AIDS流行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老年人群及高学历人群增长较快,有向普通人群扩散的趋势。
唐建梅陆红达徐银邹良军蒋建章董华法梁晨影
关键词:艾滋病
江阴市HIV/AIDS患者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了解江阴市HIV/AIDS患者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江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江阴市2005—2019年首次接受ART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管理数据库信息库中历史卡片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后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CD4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652例接受ART的患者中,507例(77.76%)病毒学治疗成功,年均CD4细胞计数自然变化速率中位数为90.82个/μL/年;不同年龄段(χ^(2)=10.71,P<0.05;H=10.39,P<0.05)及基线CD4计数层(χ^(2)=37.92,P<0.05;H=9.78,P<0.05)在病毒学治疗及免疫恢复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示年龄及基线CD4值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及基线CD4值影响ART治疗效果,年龄越大、基线CD4值越低的,病毒学疗效及CD4细胞恢复效果越差,建议感染者应及时介入ART,有利于缩短初始治疗的时间,可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唐建梅陆红达徐银邹良军
关键词: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
江苏省江阴市VCT和PITC途径发现HIV阳性病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和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Provider initiated HIV testing and counseling,PITC)途径发现HIV阳性病例的特征,探讨有效艾滋病防治模式。方法收集2002-2015年现住址为江阴市的HIV阳性病例资料进行构成比统计,利用卡方检验比较VCT和PITC两组数据差异。结果 VCT和PITC两种途径分别发现139例和219例HIV阳性病例,两组在婚姻(χ2=22.634)、职业(χ2=27.834)、年龄(χ2=14.035)、传播途径(χ2=17.777)、疾病状态(χ2=15.859)、当年死亡情况(χ2=16.327)、晚发现情况(χ2=27.315)、CD4检测情况(χ2=6.770)、CD4计数(t=2.635)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CT途径发现的HIV阳性病例在同性传播比例、HIV感染者比例、CD4细胞计数200~500个/μl和≥500个/μl的比例均高于PITC途径;PITC途径发现的HIV阳性病例在当年死亡比例、艾滋病病人比例、晚发现比例、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比例均高于VCT。结论 VCT在早期发现病例和在MSM筛查中存在优势;进一步推广PITC途径有助于发挥其在普通人群中的检测优势;两者结合模式应推广实施。
章婵符和英徐银邹良军蒋建华唐建梅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HIV阳性艾滋病
2010—2019年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掌握2010—2019年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江阴市累计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66 202例,发病率为405.45/10万。发病率位于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梅毒和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依次为212.25/10万、83.23/10万、35.62/10万、25.22/10万和15.63/10万。5—7月为江阴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高峰,发病率为174.06/10万。男、女发病率分别为456.26/10万和342.53/10万。发病率位于前3位的年龄组依次为<5、5~<10、75~<80岁组,对应发病率分别为6 942.97/10万、690.34/10万和320.62/10万。结论江阴市今后除继续保持对肺结核、梅毒、病毒性肝炎等乙类传染病的防控不放松外,还应加强对丙类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尤其是以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
徐银钱程顾敏华姚建香颜雅娟马焰施超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发病率
江阴市2013年~2018年新发现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江阴市HIV/AIDS流行特征,为相关管理部门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发展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分析江阴市(2013~2018)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数据。结果江阴市(2013~2018)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489例,年均发病率4.97/10万,每年新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有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发病年龄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老年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为主。男女有不同的感染方式,男性传播方式以同性传播为主,女性传播方式以异性传播为主。结论江阴市(2013~2018)年HIV/AIDS疫情有上升趋势。要关注家政、家务及待业等易感人群,以及对老年人HIV预防知识的宣传,要对男同性恋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加强行为干预。
高英徐银
关键词:HIV/AIDS
1092例艾滋病自愿咨询者的检测结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门诊咨询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2021年到江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AIDS VCT门诊咨询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对其个案信息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变量因素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2017—2021年共1092人接受了咨询和检测,检出HIV抗体阳性131例,阳性检出率12.00%;不同年份检测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71,P<0.001);男、女检测比例为3.12∶1,男性HIV抗体阳性率(14.27%)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4,P<0.001);有男男性行为史的咨询者HIV抗体阳性率为32.20%,远高于其他咨询原因的咨询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7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男同性性行为是HIV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VCT门诊是HIV感染者早发现的重要途径,应通过各种宣传加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检测和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HIV感染者的传播风险。
陈雪梅王芳张宏宾陆红达唐建梅蒋建华徐银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