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园园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ERA5降水再分析数据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评估
- 2024年
- 为了提高长江流域气象数据的再分析能力,文章基于长江流域724个自动气象站19812020年日降水量观测数据,分析了ERA5降水再分析数据产品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并运用定量、分类统计指标对ERA5降水再分析数据产品在长江流域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ERA5降水再分析数据产品整体质量较好,能较好地表现长江流域降水的年、月和季节变化趋势,但都表现出高估现象;春、夏季产品精度不如秋、冬季节;产品精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误差也表现为自西向东逐渐增大;产品对全流域有无降水事件的刻画能力较强,但会随降水量级的增加而降低,误报率和公平技巧评分与之相反,但高估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需要结合地域和应用特点,合理选择适合的再分析产品。
- 匡晓为闫荞荞刘莹刘园园
- 关键词:降水长江流域
- 融合卫星雷达多源数据的降水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卫星雷达多源数据的降水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卫星数据、雷达数据和地面降水数据,定义质量控制参考域、质量评估参考域、实时异常事件和准实时异常事件;对地面降水数据中异常站点进行标注,计...
- 闫荞荞王海军刘莹严婧程昌玉刘园园刘梦雨
- 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现场检定和实验室检定不确定度评定对比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前我国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检定方式有现场检定和实验室检定两种。根据《JJG(气象)002-2015自动气象站铂电阻温度传感器检定规程》的指导方法,分别对相同的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开展现场检定和实验室检定,并通过GUM法对两种检定方式的检定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对比两种检定方式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现场检定中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和测量设备引入的不确定度较实验室检定更高。分析两种检定方式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差异的原因,建议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铂电阻传感器采用实验室检定的方式开展计量检定工作。
- 龚熙曾涛王延东刘园园
- 关键词:铂电阻温度传感器计量检定不确定度评定
- 一次FS-RZ1型自动日照传感器与ISOS联调时的数据异常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文章从自动日照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出发,检查了台站地面测报业务软件ISOS中的日照部分信息流程与算法,发现该差异是由于ISOS与自动日照传感器在计算地方时差时的算法不完全一致引起的,两种算法导致在累计日照小时数据时的起始时间相差1min。分析结果为统一自动日照传感器和ISOS中的地方时差算法提供了依据。
- 李中华陈宁向芬刘园园
- 关键词:日照时数
- 省级气象资料归档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7
- 2017年
- 因气象资料种类多、数据量大,传输处理归档流程十分复杂。文章在对省级气象资料归档管理业务流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省级气象资料归档管理系统,其功能按照业务流程组织,涵盖了资料收集、归档审批及资料检索等环节,实现了气象资料归档的流程化管理和自动化处理。
- 闫荞荞刘莹刘园园仵璇
- 关键词:归档
- 基于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气象数据异常事件识别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气象数据异常事件识别方法。在进行地面气象数据质量异常事件的识别时,引入了地理信息数据、地面相关气象数据及累年气候标准值这些多源数据;利用当前站点及其周边邻近站的多源数据建立特征向量...
- 刘莹闫荞荞刘园园王星宇王海军李波刘梦雨匡晓为严婧孙越杨宏谦
- 融合卫星雷达多源数据的降水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卫星雷达多源数据的降水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法及应用。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卫星数据、雷达数据和地面降水数据,定义质量控制参考域、质量评估参考域、实时异常事件和准实时异常事件;对地面降水数据中异常站点进行标注,计...
- 闫荞荞王海军刘莹严婧程昌玉刘园园刘梦雨
- 一种自动气象站小时降水数据非实时质量控制方法及应用
- 2025年
- 为分类检测隐藏较深的降水质量异常数据,定义了非实时降水质量异常事件,基于Madsen-Allerupt方法和百分位数法设计了一种自动气象站小时降水数据非实时质量控制方法,基于该方法对湖北省2481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05—2022年经实时质量控制的小时降水数据做进一步的非实时质量控制,制作了小时降水质控数据集,并初步做了应用评估。结果表明:(1)设计的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隐藏较深降水质量异常数据的分类检测,降水量持续偏小占比为87.9%,降水时数异常占比为8.7%,降水量持续偏大占比为3.4%。(2)质量异常数据的总量逐年趋于减少,空间分布无明显差异,时间上4—10月质量异常事件总量低于其他月份,冬季占比最高为36.7%,夏季最低为13.1%。(3)湖北省降水数据的质量建站初期整体欠佳,从2008年开始稳步提升,2008—2022年年数据可用率平均为95.6%,年内4—10月的数据平均可用率为97.8%,高于其它月份的92.6%。
- 闫荞荞王必强刘园园严婧李波李波刘莹
- 关键词:降水
- 防辐射罩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观测偏差分析及其订正方法
- 2025年
- 分析防辐射罩区域自动气象站气温值偏差变化特征,有助于自动站气温资料质量的订正,进而提高自动站气温资料的可用性。因此,基于2019年6月—2022年5月湖北省防辐射罩区域自动气象站及与其邻近的百叶箱站观测的逐小时气温资料,首先分析两类站点间小时气温偏差(T_(bs))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并探讨降水、相对湿度、日照、风速等气象要素对T_(bs)的影响;然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方法,分别建立两种防辐射罩站观测气温订正模型,评估两种模型对防辐射罩站气温观测偏差的订正效果。结果表明:(1)总体上,白天时段防辐射罩站小时观测气温较其邻近百叶箱站加权平均小时观测气温要高,防辐射罩站年均高温日数较其邻近百叶箱站偏高20.0 d;(2)T_(bs)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总体呈现夏季高、冬季低且日间高、夜间和清晨低的特点,平均T_(bs)在晴天13:00(北京时,下同)最高,可达到1.0℃以上;(3)T_(bs)会随站点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无降水现象时较大,而有降水时接近0℃;T_(bs)与相对湿度负相关,而与日照时数正相关,与风速则是先呈现正相关,随着风速增大至临界值以后呈现负相关;(4)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对防辐射罩站气温观测偏差均有较好的订正效果,使平均T_(bs)由0.72℃分别降至0.17℃和0.16℃。随机森林模型的订正效果总体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且对超过35℃的高温订正效果更佳,订正后防辐射罩站总高温日数下降比例超过55%。
- 王星宇严婧刘莹刘莹孙越
- 关键词:区域自动气象站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