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MRI诊断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价值
- 目的 评价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诊断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3月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82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孕晚期行M...
- 黄蓓李映桃程澄王天红柯彩萍
- 妊娠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4年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罕见的血液科致死性疾病,围生期更为罕见。临床常表现为三联征(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进行性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异常)或五联征(三联征加发热及肾脏损害)。TTP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缺失,或妊娠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分泌增加所致。妊娠为其发作的独立诱因,母儿预后不良,围生期规范使用血浆置换、血浆输注等综合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预后。
- 王天红程澄李映桃
- 关键词:血浆置换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 子痫抽搐与围产儿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81例子痫抽搐临床特点及与围产儿预后的相关性,探讨规范子痫抽搐临床处置和改善预后。方法:回顾2009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本院收治符合子痫诊断标准且资料较完整的病例81例,对其各项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院子痫发病率为0.24%。产前子痫占64.20%,产时子痫占9.88%,产后子痫占23.46%,产前、产后均发生子痫占2.47%。早产占70.37%,新生儿窒息占43.21%,围产儿死亡占22.22%。抽搐次数1、2、≥3次者各组间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2.24%、28.57%和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发病孕周分为≤28、28+1-33+6和≥34周3组,3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75.00%、14.81%和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产前、产时子痫末次抽搐距离分娩时间长短与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及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合并低蛋白血症组新生儿窒息率、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痫患者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极其高。子痫发生的孕周越小、抽搐次数越多,围产儿预后不良风险越高,而低蛋白血症与围产儿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 谢玉珍何青王天红程帅陈海霞李映桃
- 关键词:子痫并发症围生儿预后
- 妊娠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护理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减少和预防妊娠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方法:对2007年11月~2013年2月收治的34例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综合治疗措施和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后,34例患者中4例流产,18例剖宫产,12例顺产(其中4例早产)。新生儿均正常健康,孕产妇无1例发生肺栓塞,所有患者均好转或治愈。结论: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除了严密观察病情外,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特别是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积极筛选,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时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 梁丽霞李映桃王艳黄燕芳王天红
- 关键词:围生期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护理
-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比较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无排卵性月经失调临床治疗中孕激素黄体酮不同剂量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0~2012年诊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剂量分别为10、20、30、40mg,对比4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4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停药出血量与持续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4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减少,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治疗中每天10—40mg均能够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停药出血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高,可以采用低剂量药物治疗方案。
- 王天红
- 关键词:黄体酮无排卵月经失调
- 淋巴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临床治疗中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无特殊处理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同时对主动免疫治疗患者封闭抗体阴性与阳性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主动免疫治疗后封闭抗体阳性患者妊娠成功率为88.5%,阴性患者妊娠成功率为57.1%,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能过有效治疗复发性流产,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封闭抗体检测能够对妊娠结局有积极的预测作用。
- 王天红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
- 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32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7年11月至2012年12月32例围生期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发病率和高危因素:VTE发病率为0.111%,年龄>35岁13例(40.6%);近期卧床(>3天)者14例(43.7%),BMI(体重指数)>25;同时孕期体重增加>21 kg者15例(46.8%);合并内科疾病者26例占81.2%(26/32).高危风险评估情况:0~1分者2例,2分者12例,3~4分者17例,≥5分者1例.临床诊断:28例多普勒彩色超声(87.5%)确诊,4例(12.5%)患者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血栓形成阴性,行MRI提示血栓形成阳性确诊.左下肢血栓形成24例(75.0%),右下肢血栓形成7(21.8%)例,双下肢血栓形成1例(3.1%),25例(78.1%)为中央型,3例(9.3%)为周围型,4例(12.5%)为混合型.血液检查:D-二聚体测定值高于正常值,均值为(3.70±1.73).血小板均值大于正常值,为(305.26±156.25).治疗:32例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3例行静脉滤器置入术.1例产褥期发生者行溶栓治疗,无1例发生肺栓塞,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积极筛查,警惕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及时尽早的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 王天红李映桃程澄骆曦图
- 关键词:妊娠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