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用虚实结合肛瘘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探讨
- 2023年
- 阐述在医治高位复杂性肛瘘实施虚实结合肛瘘挂线术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87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的肛瘘挂线术,n=43)和观察组(虚实结合肛瘘挂线术,n=44);综合比较上述两组中全体患者可获得疾病临床效果,以及完成相应医疗措施后患者的肛门处瘢痕的面积和肛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体治疗效果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床总体治疗效果(79.10%)(P<0.05);医疗措施结束后,观察组肛门处瘢痕面积较对照组小,且肛门功能表现均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实结合肛瘘挂线术及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其效果较好,也对疾病预后起到较好的稳定效果,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 郭伟赵春清闫丽霞詹艳梅
-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瘢痕肛门功能
- 运用低位缝合配合高位挂线疗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体会
- 2023年
- 阐述临床医治复杂性肛瘘时应用低位切口缝合疗法+高位挂线疗法其产生的疗效。方法 选择保定市第二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临床运用低位缝合手术疗法配合高位挂线疗法进行联合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100例,按照其手术治疗方案对其分为对照组(切开开放引流术治疗)和观察组(低位缝合疗法配合高位挂线疗法),每组50例;对比研究人群的治疗效果、手术产生切口愈合时间长短,以及预后发生失禁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产生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此次实验治疗效果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和直肠失禁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2.00%),(P<0.05)。结论 运用低位切口缝合的手术法再配合高位挂线疗法综合治疗复杂性肛瘘,出血创口愈合所用恢复时间通常较短、术后结直肠失禁症的发生率也较低,并临床治愈率较高等,值得临床可是推广运用。
- 郭伟赵春清闫丽霞詹艳梅
-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疗效
- 基于Nrf2/HO-1信号通路研究黛玉膏对肛瘘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观察黛玉膏对肛瘘大鼠血管生成和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0只SPF级SD大鼠进行综合法构建肛瘘术后创面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黛玉膏组,每组10只。黛玉膏组大鼠使用药物涂抹伤口,模型组以0.9%氯化钠溶液擦洗。另选取10只仅造成创口的大鼠作为对照组,也以0.9%氯化钠溶液擦洗,各组大鼠每天处理2次,均连续干预14 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局部血流。ELISA法检测肛瘘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内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组织Nrf2及HO-1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创面愈合率及血流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黛玉膏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和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CD31染色结果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黛玉膏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肉芽组织IL-1β、IL-6、IL-8、TNF-α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黛玉膏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肉芽组织VEGF、VEGFR、EGF、PDGF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黛玉膏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Nrf2、HO-1蛋白水平比较,模型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黛玉膏组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黛玉膏可以促进肛瘘模型大鼠创面的愈合,促进肉芽组织的血管新生,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有关。
- 郭伟闫丽霞常少青刘振丽
- 关键词:NRF2肛瘘血管新生HO-1
-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误诊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张彬刘立涛郭伟王涛冯树增
- 关键词:儿童病例报告睾丸女性化综合征误诊
-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3D-MRI可视化模型对肛瘘手术术前评估的价值分析
- 2024年
-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三维重建核磁共振(3D-MRI)可视化模型在肛瘘手术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0例肛瘘患者,于2021年4月至2025年4月在本院肛瘘手术,术前应用MRI扫描仪进行扫描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3D-MRI可视化模型,分析MRI、深度学习模型3D-MRI及手术Parks分型诊断符合率及一致性,对比和分析MRI、深度学习模型3D-MRI及手术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术前检出情况。结果 深度学习模型3D-MRI诊断与手术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MRI与手术诊断符合率(P<0.05)。深度学习模型3D-MRI与手术内口、主管、支管/脓腔结果符合率均高于MRI(P<0.05)。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模型创建盆腔3D-MRI可视化模型有助于提高术前Parks分型与手术诊断符合率以及内口、主管、支管/脓腔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 郭伟张雪杜兴凯宋秀君张欣
- 关键词:肛瘘手术
- 不同剂量魔芋葡甘聚糖对青年和老年小鼠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魔芋葡甘聚糖(KGM)对青年和老年小鼠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取青年小鼠(6周龄)与老年小鼠(60周龄)各40只,均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小鼠,未进行用药)、模型组(给予硫糖铝灌胃13.40 g/kg建立便秘模型)、KGM对照组(给予KGM 0.90 g/kg)、低剂量干预组(给予硫糖铝灌胃13.40 g/kg建模联合KGM 0.18 g/kg进行灌胃)、高剂量干预组(给予硫糖铝灌胃13.40 g/kg建模联合KGM 0.90 g/kg进行灌胃),每组均为6只,比较各组青、老年小鼠首次排便时间、12 h排便量及病理染色结果的差异。结果在青年小鼠中,模型组首次排便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低剂量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高剂量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1),KGM对照组、高剂量干预组12 h排便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在老年小鼠中,KGM对照组和高剂量干预组首次排便时间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低剂量干预组12 h排便量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明显增多(P<0.01),KGM对照组与高剂量干预组12 h排便量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经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可见,高剂量干预组的老年小鼠容易出现结肠炎性细胞集聚和小肠结构完整性受损。结论应用大剂量的KGM可能是老年小鼠肠道蠕动功能减弱而导致排便困难的主要原因。
- 郭伟朱凤池赵庆超赵春清杨静于晓军
- 关键词:小鼠便秘魔芋葡甘聚糖肠道蠕动
- 女性直肠前突型便秘行直肠粘膜环切术联合后盆腔修补术后1年随访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直肠粘膜环切术联合后盆腔修补术对女性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9月于我院确诊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7)和粘膜环切组(n=47),其中粘膜环切组患者行直肠粘膜环切术,而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后盆腔修补术,出院后随访1年。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疗效及便秘评分,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后1年复发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粘膜环切组(P <0. 05);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粘膜环切组(P <0. 05),而两组患者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之间无显著差异(P> 0. 05);联合组术后1年内4个时间点的便秘评分均显著低于粘膜环切组(P <0. 05);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联合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粘膜环切组(P <0. 05)。结论直肠粘膜环切术联合后盆腔修补术能有效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且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排便等情况,同时能显著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 郭伟朱凤池杨静
- 关键词:直肠前突
- 跨膜蛋白16A在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中的表达及其参与调控便秘的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16A(TMEM16A)在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调控机制。方法取20只C57BL/6小鼠,分为构建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实验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两组各10只。采用生物机能测定仪对两组小鼠结肠肌电改变进行检测,并分别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两组小鼠结肠中TMEM16A、钙离子转运ATP酶B2(ATP2B2)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肌电生理检测发现,实验组小鼠结肠平滑肌的肌电慢波频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5.36±1.17次/min vs.10.75±2.24次/min),慢波振幅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05.76±9.43V vs.66.90±5.64V)(P<0.01)。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实验组小鼠TMEM16A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35±0.09 vs.1.03±0.15),ATP2B2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41±0.18 vs.0.99±0.11)(P<0.0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发现,实验组小鼠TMEM16A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46±0.06 vs.1.00±0.13),ATP2B2基因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51±0.17vs.1.01±0.09)(P<0.01)。结论TMEM16A表达下调可能与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收缩功能减弱有关,TMEM16A可能通过调节ATP2B2表达而起到调控功能性便秘小鼠发病机制的作用,提示TMEM16A有望成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潜在靶点。
- 郭伟朱凤池赵庆超赵春清杨静于晓军
- 关键词:小鼠结肠肌电
- 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探讨紫草生肌膏对肛瘘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8
- 2023年
- 目的:探究紫草生肌膏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对肛瘘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各20只,采用体表瘘管造模术建立大鼠肛瘘模型,模型组采用紫草生肌膏连续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擦拭创面,14 d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各项检测。测定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创面血流量、毛细血管数,HE染色对创面肉芽组织进行检测,ELISA对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和Smad3表达水平,并检测其磷酸化修饰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试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显著降低,血流量均显著降低,毛细血管数显著降低,试验组大鼠显著优于模型组(P<0.01)。HE染色结果表明试验组创面修复显著优于模型组,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与试验组炎症因子显著上升,试验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VEGF显著降低,试验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GF-β1、Smad3及p-Smad3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试验组TGF-β1、Smad3及p-Smad3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生肌膏可促进大鼠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改善创面局部血运,降低炎症反应,其机制与TGF-β1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磷酸化修饰相关。
- 郭伟闫丽霞常少青刘振丽
- 关键词:肛瘘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磷酸化修饰
-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对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接受治疗的52例直肠前突型便秘患者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分成两组,各26例。分别实施经肛修补术(对照组)和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观察组)。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总量(15.56±3.64)m L、手术时长(25.52±4.48)min、住院天数(5.13±1.12)d、手术总有效率为96.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安全且有效。
- 郭伟杨静朱凤池于晓军
- 关键词:直肠前突型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