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月超

作品数:6 被引量:57H指数:2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清
  • 2篇患者血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非编码
  • 2篇标志物
  • 2篇表达及意义
  • 2篇长链
  • 2篇长链非编码R...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机构

  • 6篇眉山市人民医...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作者

  • 6篇张月超
  • 2篇谢清平
  • 2篇刘海燕
  • 2篇潘洪川
  • 1篇郭晓兰
  • 1篇高元平
  • 1篇张平武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脂蛋白残粒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残粒胆固醇(RLP-C)与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四川省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VD患者90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n=45)、重度组(n=30)与正常组(n=15)。检测RLP-C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的表达变化情况,判断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进行RLP-C与CVD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的RLP-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轻中度组与重度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轻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较高,APN水平明显较低(P<0.05),轻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LP-C与TG、LDL-C、hs-CRP呈显著正相关(r=0.782,0.543,0.673,P<0.05),与HDL-C、APN呈显著负相关(r=-0.566,-0.55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hs-CRP、TG、APN为影响RLP-C含量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血清RLP-C在CVD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而表达增高,与TG、LDL-C、HDL-C、hs-CRP、APN显著相关,可反映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张平武郭晓兰张月超卢蓉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MEG3(MEG3)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我院收治的48例AIM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点及30名正常对照组人员血清MEG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人血清中CK-MB及cTnⅠ浓度分别为(10.17±2.08)IU/L和(0.69±0.17)ng/L.AMI患者血清CK-MB及cTnI水平显著升高,胸痛发作后3h可以观察到这种明显的变化,此后这种改变迅速增大并在12 h达到峰值.正常情况下血清MEG3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AMI患者血清MEG3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胸痛发作后1h血清MEG3表达即迅速上升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此后这种改变迅速增大并在3h达到峰值,最高可达正常表达值38倍多.相关分析发现,血清MEG3的表达与CK-MB和CTnⅠ呈正相关(CK-MB r=0.684,P<0.01;cTnⅠ r=0.721,P<0.01).结论 AMI患者早期血清MEG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潜在的AMI早期血清标志物.
潘洪川刘海燕张月超肖大宴谢清平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ACS患者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和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PT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消化道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10周,观察组PT和IN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消化道出血总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的19.61%(P <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84%与对照组的11.76%无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完全闭塞发生率和管腔丢失分别为51.16%、4.65%和(0.28±0.13)mm,与对照组的52.50%、7.50%和(0.26±0.11)mm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ACS患者PCI术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提高华法林抗凝效果,有效预防消化道出血。
高元平张月超杜娟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质子泵抑制剂华法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血清血脂水平、sCD40L及sICAM-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8
2019年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冠脉内介入(PCI)术后心绞痛患者血清血脂水平、可溶性CD40L(sCD40L)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112例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脂[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sCD40L、sICAM-1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C、sCD40L、sICAM-1明显降低,HDLC、SF-36评分明显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vs8.93%)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3,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患者,在调节患者机体血脂水平、sCD40L及sICAM-1水平和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
张月超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
LncRNA TUG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TUG1(long non coding RNA TUG1,Lnc RNA TUG1,TUG1)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m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阳性患者和98例冠心病阴性对照组的血清TUG1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B(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B,IGF2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α,TNF-α)的浓度。分析血清TUG1浓度与血清IGF2B、IL-6、TNF-α浓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冠心病阴性组比较,冠心病阳性组血清TUG1浓度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而血清IGF2B、IL-6、TNF-α浓度在冠心病阳性组明显高于冠心病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UG1浓度与IGF2B、IL-6及TNF-α浓度呈负相关关系(IGF2B:r=-0.767,P<0.001;IL-6:r=-0.671,P<0.001;TNF-α:r=-0.872,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TUG1浓度显著降低,可能是潜在的诊断和预测冠心病预后的血清标志物。
潘洪川刘海燕张月超肖大宴谢清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长链非编码RNA
联用盐酸多巴胺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联用盐酸多巴胺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眉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多巴胺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用盐酸多巴胺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乳酸(LA)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MAP更高,其LA的水平及HR均更低(P <0.05)。结论:联用盐酸多巴胺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张月超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盐酸多巴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