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刚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如皋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拟中药方剂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及D-Ⅱ聚体、FIB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后配合自拟中药方剂对改善肢体肿胀的效果及对D-Ⅱ聚体、FIB指标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6 h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在其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7、10 d下肢周径、D-Ⅱ聚体、FIB指标变化,评估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 d下肢周径测量结果、D-Ⅱ聚体、FIB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 d,观察组患者下肢周径、D-Ⅱ聚体、FIB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7、10 d疼痛评分(4.48±0.56)分、(2.39±0.33)分、(2.01±0.1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2、32.696、47.944,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配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可有效消除术后肿胀,改善临床指标,减轻患者痛感。
- 张飞纪刚马少华刘俊杨晓建
- 关键词:自拟中药方剂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FIB
- 温阳祛痹通络方治疗肾阳亏虚兼寒湿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后残留症状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温阳祛痹通络方治疗肾阳亏虚兼寒湿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后残留症状患者,均为肾阳亏虚兼寒湿血瘀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消炎镇痛、神经营养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温阳祛痹通络方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ODI、疼痛VAS及中医证候主症、次症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hs-CRP、PGE_(2)、5-H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祛痹通络方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后残留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障碍,降低血清炎症相关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综合疗效更佳。
- 纪刚刘俊周宏亮
- 关键词:术后残留症状
-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观察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分析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这122例患者均使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的时间、术中出血量、Cobb角度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手术结束后,这122例患者对骨折脱位的复位情况较为满意,其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良好,内固定装置没有出现松动、断裂的情况。这些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4.7h,术中出血量为320~1230ml。在进行治疗前后,其Cobb角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Frankel分级情况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用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纪刚
- 关键词:腰椎骨折脱位
- 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8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腰椎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采用改良TLIF治疗,记录围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1周、3个月、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进行评估及Oswestry功能主要障碍发展指数(ODI),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MRI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及肌面积。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0.29±12.28) min,术中出血量(160.59±17.14) mL,引流量(138.39±19.24) mL,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8.24±2.20) d。术中发生硬膜损伤1例,慢性腰背痛1例,无切口感染。术后1周、3个月及1年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及肌面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TLIF术治疗腰椎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损伤小,椎旁肌萎缩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腰椎退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
- 杨林纪刚刘俊郭锦明张忠平周宏亮张飞张明珠杨晓建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旁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