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志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吕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日报
  • 5篇《晋绥日报》
  • 4篇新闻
  • 2篇战争
  • 2篇文化
  • 2篇命运共同体
  • 2篇抗日
  • 2篇抗日战争
  • 2篇抗日战争时期
  • 2篇共同体
  • 2篇共同体建构
  • 2篇国际新闻
  • 1篇新闻实践
  • 1篇新闻事业
  • 1篇新闻述评
  • 1篇新闻思想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新中国成立初...
  • 1篇学科

机构

  • 10篇吕梁学院
  • 4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作者

  • 10篇常志刚
  • 1篇黄瑚
  • 1篇袁丽红

传媒

  • 2篇现代视听
  • 2篇新闻春秋
  • 2篇教育传媒研究
  • 1篇新闻爱好者
  • 1篇青年记者
  • 1篇2014联合...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效农的国际新闻述评与晋绥边区的世界命运共同体建构——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绥日报》为个案
2018年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西北地区的中共党政机关报,《晋绥日报》对晋绥边区的五百万人民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创刊至终刊仅有十年时间,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载体,《晋绥日报》深入践行着群众路线,不仅向晋绥边区群众宣传本地区的各种时事动态,也传递着全球范围中的重要事件。在我国党报史上,《晋绥日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杨效农在担任《晋绥日报》国际版主编期间,对晋绥边区党政干部和普通群众所进行的世界新闻的报道,使得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形成密切的关联,推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建构,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所有国家,在战争中齐心协力,共同进退,维护了人类的正义与挽救了各国的命运。目前学界对杨效农国际新闻传播思想研究仅限于回忆性的文章。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绥日报》为个案,紧密结合实例,对杨效农的国际传播思想及其世界命运共同体建构做出基础性梳理。
常志刚李梓薇
关键词:《晋绥日报》国际新闻
媒介素养教育思想的嬗变:从F.R.利维斯到麦克卢汉
本文对F.R.利维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并从利维斯的批判思维脉络、大众文化思想、媒介素养理念等角度,阐释其相对完整而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同时,对麦克卢汉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建设中所做的开创性贡献...
常志刚
关键词:批判思维麦克卢汉
文献传递
中部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调研与路径优化——以L市1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为例被引量:6
2021年
调研人员通过对L市13个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调研考察,结合媒体融合转型的探索实践,发现这些县级融媒体中心主要存在媒介生态巨变下用户大量流失;用人机制受限,结构亟待优化;技术供需矛盾,指标硬性分配;资金来源单一,经营方式受限等问题。针对目前状况,县级融媒体中心应从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建设融媒人才队伍、搭建服务功能平台、争取政府政策资金支持方面不断地探索、实践,多管齐下,全力推动融媒体建设,以实现全媒体运作、全终端覆盖、全方位服务。
常志刚常志刚王保超杨光胡程威陈昆
关键词:结构优化
《晋绥日报》编辑思想的沿革与嬗变
2018年
本文对《晋绥日报》10年内三次编辑思想的沿革作了详尽阐述,对《晋绥日报》的编辑思想与编辑风格的考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全党办报,全民办报"理念提出的历史渊源及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常志刚常志刚
《晋绥日报》社论对晋绥边区中共意识形态的建构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晋绥日报》在"晋西事变"后成为晋绥边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宣传平台,其社论(1940—1945)对晋绥边区的中共意识形态建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在解构晋绥边区原有的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军阀主义构成的复杂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建构着新的意识形态。通过对学习文件、节日纪念、农业生产、反面理论、根据地教育等五个方面的阐述,体现了《晋绥日报》社论在中共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的重理论、重说理的特色。
袁丽红常志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新闻传统的历史沿革被引量:1
2021年
新中国新闻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的,具有独特政治体制所带来的特有属性。中国道路的艰难抉择、文化基因的继承发扬、阶级立场的承继坚守,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轨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统的确立。经历社会主义改造、"反右"扩大化、"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统的建立卓有成效但曲折艰辛。
常志刚常志刚
关键词:新中国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改造
杨效农的国际传播思想与世界命运共同体建构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绥日报》为个案
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绥日报》为个案,紧密结合实例,对杨效农的国际传播思想与世界命运共同体建构做简要梳理.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晋西北地区的中共党政机关报,《晋绥日报》对晋绥边区的五百万人民群众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创刊至终...
常志刚李梓薇
关键词:国际新闻
纪录片《记住乡愁》文化传播的符号意蕴被引量:2
2018年
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旨在引领社会各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重视、坚守与传承,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本文借用符号学理论着重分析纪录片《记住乡愁》之碛口古镇这一集的符号呈现及运用技巧,深入探究影像文化传播的符号系统建构的方法及意义。
常志刚吴天晔
关键词:符号学文化传播
《晋绥日报》时期常芝青的新闻与文化思想探析
2021年
常芝青是唯一一位伴随《晋绥日报》从创刊到终刊全过程的报社主要负责人。他在《晋绥日报》的九年中,经历了整风运动、抢救运动、反"客里空"运动等多次政治运动,在他领导下的晋绥边区新闻文化工作,有成就也有失误。他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并将这些经验与其自身的新闻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他的早期新闻思想,即坚持党的领导与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群众路线,重视队伍建设;践行实事求是,注重自我批评。在文化建设方面,常芝青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文艺观,即在新闻的视角下建构文艺,使其与新闻、宣传及地方文化生态形成有机融合,从而使新闻与文艺都成为文化战线上强有力的武器。
常志刚常志刚
关键词:《晋绥日报》新闻实践新闻思想
智媒时代新闻学与传播学关系再反思被引量:1
2019年
从学科建设来讲,没有边界便意味着没有所谓学科,设立学科便产生了学术丛林、学术气候与学术生态。新兴学科大多是母系学科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细胞裂变的结果。一个均衡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文理皆修,真正实现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常志刚常志刚
关键词:学术生态学科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