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良
- 作品数:29 被引量:132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脉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病人,分为观察组(12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加服心脉通胶囊,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LVMI)、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诊室血压、mAlb、ACR、hs-CRP明显下降,eGFR升高,TG、TC、LDL-C明显降低,LAEDD、LVM、LVMI明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心肾损害病人,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压,调脂,抗炎,改善心肾功能。
- 戴小华袁良马瑞花继平谢娜丁丽冉永玲杨帆王银燕付军梁国庆董梅邵正斌戚先伟朱斌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脉通胶囊中医证候
- 调脾护心方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AngⅡ、ACE、AGTR1蛋白及AGT、AGTR1、ET-1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调脾护心方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GTR1)蛋白和血管紧张素原(AGT)、AGTR1、内皮缩血管肽1(ET-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 mg/(kg·d)]连续5天,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将64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调脾护心方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生药5.85 mg/(kg·d)]、调脾护心方高剂量组[高剂量组,生药23.40 mg/(kg·d)]、曲美他嗪组[10 mg/(kg·d)]、模型组,每组16只,并设正常大鼠16只作为对照组。各用药组灌胃相应药物,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8天后,分别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CE、AGTR1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GT、AGTR1、ET-1 mRNA表达。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调脾护心方和曲美他嗪可改善心肌缺血后细胞损伤。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AGTR1、 ET-1 mRNA表达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AGTR1、 ET-1 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与曲美他嗪组比较,低剂量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AGTR1 mRNA表达增高,高剂量组ACE蛋白和AGT mRNA表达增高(P<0.05,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AngⅡ、ACE、AGTR1蛋白和AGT mRNA表达降低(P<0.01),ET-1 mRNA表达增高(P<0.01)。结论调脾护心方可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过度激活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王银燕袁良杨帆王越付军戚先伟梁国庆鲁柯歆戴小华
- 关键词:急性心肌缺血
- 安徽省合肥市社区中医药认知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为了推进中医药文化在社区中的发展,了解安徽省合肥市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程度及需求性,分析探讨安徽省合肥市社区中医药发展现状、中医药治疗在社区发展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随机抽样法对安徽省合肥市所辖区域内具有完整回答能力的居民进行调查,综合采用网络(问卷星)与纸质相结合的问卷形式收集样本资料。结果: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1650份,回收有效问卷1617份,回收率为98%。合肥市辖区居民关于中医药的认知度有所了解,但对中医基础学术论述的认识欠佳;对中医药优劣势有一定的了解;缺乏对中医药的信赖,但对其未来发展呈乐观态度;对中医药知识的获取有一定渠道,但途径仍相对局限。结论:当前社会环境下,居民对中医药有一定认知,需挖掘中医药在基层的潜力,为中医药的全面推广总结经验。
- 鲁柯歆施俊峰赵美英刘攀袁良付军杨帆王银燕冉永玲朱斌梁囯庆戚先伟戴小华
- 关键词:中医药问卷调查
- 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HKD、万方数据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PubMed自建库以来至2016年11月公开发表的与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质量评价最终纳入文献后,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研究,1篇为英文文献,其余为中文文献,Jadad评分1篇为2分,17篇为1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心可舒片与对照比较,心可舒片可提高临床疗效,OR=4.69,95%CI[3.28,6.72],P<0.000 01;改善心电图,OR=2.69,95%CI[2.02,3.57],P<0.000 01;降低总胆固醇,WMD=-0.87,95%CI[-1.28,-0.47],P<0.000 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WMD=-0.77,95%CI[-1.22,-0.32],P<0.001;提高高密度脂蛋白,OR=0.11,95%CI[0.05,0.17],P<0.001;改善焦虑症状,WMD=-12.53,95%CI[-13.68,-11.39],P<0.000 01;改善抑郁症状,WMD=-12.25,95%CI[-16.27,-8.23],P<0.01。结论心可舒片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降低总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焦虑及抑郁症状。
- 袁良戴小华
- 关键词:冠心病焦虑抑郁心可舒片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胸痹
- 基于数据挖掘探索戴小华教授治疗心脾两虚型心系疾病的用药经验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戴小华教授治疗心脾两虚型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戴小华教授2014年1月—2019年5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治疗心系疾病的病例,对其进行规范整理,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 24.0、SPSS Modeler 18.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用药频数分析、高频用药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在纳入研究的3432份处方中,共涉及中药203味,排名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陈皮、白术、蒲公英、竹茹、酸枣仁、木香、麦冬、天麻、远志、茯苓;关联分析共产生“白术→陈皮、陈皮→蒲公英”等12条2味药物关联;聚类分析得“陈皮、白术、蒲公英、竹茹、酸枣仁、远志、天麻”“谷芽、麦芽、木香、枳壳、瓦楞子、厚朴、神曲”等13个聚类方;因子分得13个公因子。结论戴小华教授治疗心系疾病以心为本,重视“后天之本”,调脾护心。
- 刘攀袁良王银燕王银燕杨帆付军
- 关键词:心系疾病聚类分析数据挖掘
-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6 min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评分(MLHFQ)、中医证候积分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T-proBNP、hs-cTnI水平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hs-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MWT、MLHFQ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喘促气短、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及言语声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可改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病人心功能,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 杨帆冉永玲彭聪桂青卢飚袁良袁良戴小华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急性加重参附注射液
- 心脉通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系统评价心脉通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CSTJ)、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自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公开发表的心脉通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纳入文献后,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心脉通胶囊(试验组)与西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可提高临床疗效[OR=3.95,95%CI(2.48,6.28),P<0.00001],降低收缩压水平[MD=-12.36,95%CI(-18.74,-5.99),P=0.0001],降低舒张压水平[MD=-5.41,95%CI(-7.08,-3.74),P<0.00001],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OR=0.23,95%CI(0.09,0.54),P=0.0009],降低总胆固醇[MD=-0.83,95%CI(-1.07,-0.58),P<0.00001],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1.01,95%CI(-1.98,-0.03),P=0.04],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D=0.21,95%CI(0.07,0.36),P=0.004],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全血高切黏度水平[MD=-0.76,95%CI(-1.05,-0.46),P<0.00001],降低全血低切黏度水平[MD=-1.02,95%CI(-1.32,-0.72),P<0.00001],血浆黏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OR=0.28,95%CI(0.13,0.61),P=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心脉通胶囊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有效辅助降压,改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 曹刚戴小华杨帆王银燕付军梁国庆邵正斌董梅袁良冉永玲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心脉通胶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养肝益水颗粒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大鼠AngⅡ/TRPC6/NF-κB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观察养肝益水颗粒对高盐高脂饮食诱导高血压早期肾损害SD大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6(TRPC6)/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每组10只。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喂养高盐高脂饲料制备实验模型,周期为6周。6周后,贝那普利组给药贝那普利悬液(0.9 mg·kg^(-1)·d^(-1)),养肝益水颗粒组给药养肝益水颗粒悬液(2.7 g生药·kg^(-1)·d^(-1)),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分别给药养肝益水颗粒悬液(2.7 g生药·kg^(-1)·d^(-1))、贝那普利混悬液(0.9 mg·kg^(-1)·d^(-1)),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相同量蒸馏水,周期为4周。每周监测大鼠血压值,给药前、后收集大鼠尿液测ACR(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β2-微球蛋白(β2-MG),留取大鼠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血肌酐(Scr)、尿素氮(BUN)、AngⅡ含量,留取大鼠双肾标本,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肾脏组织中AngⅡ、TRPC6、NF-κB等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对比,SD大鼠经高盐高脂饲料喂养6周后,模型组、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收缩压、尿ACR、β2-微球蛋白、血清AngⅡ、肾脏组织AngⅡ、TRPC6、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给药4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收缩压、尿ACR、β2-微球蛋白、血清AngⅡ、肾脏组织AngⅡ、TRPC6、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贝那普利组相比,养肝益水颗粒组各检测指标较贝那普利组高,养肝益水颗粒+贝那普利组各检测指标较贝那普利组低。肾脏组织病理变化显示,空白组肾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肾脏结构可见明显异常,贝那普利组、养肝益水颗粒组、养肝益水颗粒
- 沈丹琪戴小华杨帆王银燕邵正斌付军冉永玲袁良
- 关键词:养肝益水颗粒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 浅析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2024年
-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并发症,亦是临床常见危重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疾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以心气(阳)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上运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收效良好,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脏重构,提高生活质量。
- 袁良戴小华
- 关键词:心衰慢性心力衰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 215例心力衰竭病人证、症、舌、脉、苔的关联和聚类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通过建模关联和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心力衰竭病人中医辨证要素规律。方法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6月—2019年12月心力衰竭病人电子病历首程中的中医辨证要素,对其进行规范整理,借助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 24.0、SPSS Modeler 18.0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215例心力衰竭病人中冠心病病人最多(36%),高血压次之(26%)。高频证候要素中症状以心悸、喘促、尿少、喘息、水肿、痰多或泡沫样痰、面色晦暗、胸闷为主;舌象以舌淡黯、舌色淡、舌红少苔、舌有瘀斑瘀点为主;脉象以弦滑、细、涩、沉迟、弱在临床多见;关联分析得到“舌苔and症状→症状”10个,“脉象and症状→症状”12个;聚类分析得到5类重要证型要素分类结局。结论对心力衰竭病人证、症、舌、脉、苔收集并分析,可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水停证、痰饮阻肺证为心力衰竭临床常见证型。
- 赵美英刘攀袁良杨帆王银燕戚先伟王时光左强戴小华
- 关键词:心力衰竭证候要素中医辨证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