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芳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黄石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当归
  • 1篇当归饮
  • 1篇当归饮子
  • 1篇点阵
  • 1篇血虚
  • 1篇血虚风燥
  • 1篇血虚风燥证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燥证
  • 1篇乳膏
  • 1篇乳膏治疗
  • 1篇特应性
  • 1篇特应性疾病
  • 1篇突变
  • 1篇皮肤
  • 1篇皮肤屏障

机构

  • 3篇黄石市第二医...
  • 1篇融水苗族自治...

作者

  • 3篇程芳
  • 2篇郭勇
  • 1篇彭健

传媒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医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非剥脱性点阵CO_(2)激光联合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比非剥脱性点阵CO_(2)激光联合氢醌乳膏与氢醌乳膏单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笔者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采用自体对照策略,左面颊为对照组,右面颊为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氢醌乳膏外用;观察组:给予氢醌乳膏联用非剥脱性点阵CO_(2)激光。治疗6周,随访至第18周。评估并记录各时间点皮损黑暗度、均匀性、皮损改善程度、治疗满意度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等。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自第6周起黑暗度及均匀性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自第3周起黑暗度及均匀性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第3、6、10、18周黑暗度及均匀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皮损改善程度以轻度改善及中度改善为主,观察组治疗后皮损改善程度以中度改善及明显改善为主,两组治疗后皮损改善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红斑、水疱、瘙痒、疼痛、脱屑、色素减退及色素沉着等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相比于氢醌乳膏单用,非剥脱性点阵CO_(2)激光联用氢醌乳膏可更有效改善黄褐斑皮损,患者满意度更高,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未增加。
程芳郭勇彭健
关键词:氢醌黄褐斑疗效安全性
皮肤屏障相关基因突变与特应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皮肤屏障结构主要是由表皮角质层与颗粒层紧密连接结构共同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防止水分丢失和外界各种病原体及过敏原的入侵。研究发现,中间丝相关蛋白(filaggrin,FLG)、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CLDN1)、角质层糜蛋白酶(human tissue kallikreins 7,KLK7)、肥大细胞糜蛋白酶(mast cell chymase,CMA1/MCC)、SPINK5和胱胺蛋白(cystatin A,CSTA)等皮肤屏障相关基因的突变,均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缺陷,从而导致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哮喘等特应性疾病的发生。上述遗传基因的发现,将为特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遗传学依据,对疾病预警、临床诊断及新药开发具有重大科学价值。
程芳郭勇
关键词:基因特应性疾病
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92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抗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等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6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有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IL-4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IFN-γ高于对照组(P<0.05),IL-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4 C-UBT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76.09%)高于对照组(5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痛、口干、神疲乏力等不良反应,未经处理均逐渐好转。结论:当归饮子加减方治疗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李俊程芳王广文宋丽华赵寅
关键词:当归饮子幽门螺杆菌血虚风燥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