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胶囊
  • 4篇缓释
  • 3篇释放度
  • 3篇双氯芬酸
  • 3篇双氯芬酸钠
  • 3篇酸钠
  • 3篇缓释胶囊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液相色谱法测...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双黄
  • 2篇双黄连
  • 2篇双氯芬酸钠缓...
  • 2篇相色谱
  • 2篇黄连
  • 2篇高效液相

机构

  • 7篇湖北药检高等...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中医学院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饶泽萍
  • 4篇丁广林
  • 4篇肖学成
  • 4篇林宁
  • 3篇林杰
  • 2篇徐天玲
  • 1篇何玉珍
  • 1篇李春芳
  • 1篇王蓉
  • 1篇高鸿慈
  • 1篇张学记
  • 1篇杨瑞芬
  • 1篇达世禄
  • 1篇谢云
  • 1篇彭家钢

传媒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武汉化工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利福平胶囊的含量
1996年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硅烷键合硅胶作固定相,甲醇(75):0.02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25)作流动相,选择卡马西平作内标,在280nm处进行检测。与目前所采用的药典95版利福平的测定方法比较,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林杰饶泽萍
关键词:利福平胶囊卡马西平药物分析HPLC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外标定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自制C8C13混合型烷基键合硅胶柱为固定相,甲醇和水溶液(用磷酸调pH2.5)为流动相,在C8C13柱上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23nm。结果:绿原酸和黄芩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105mg·L^-1。7.92~198mg·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31%和102.02%;检测限分别为0.10mg·L^-1和0.033mg·L^-1;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0.51%和1.36%:重现性实验RSD分别为1.14%和0.73%。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0.76%和1.56%;4批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0.38,0.65,0.55,0.68g·L^-1,黄芩苷的含量分别为11.145,8、651,8.175,8、619g·L^-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成本低。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杨瑞芬彭家钢饶泽萍达世禄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
双黄连粉针剂临床新用途
2000年
李春芳饶泽萍
关键词:双黄连粉针剂带状疱疹斑疹伤寒乙型肝炎
渗透浓度的单位与计算
2003年
高原徐天玲高鸿慈饶泽萍
关键词:注射液等渗渗透压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释放度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测定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DS- SRC) ,并对其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测定 DS-SRC的释放度 ,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 ;并测定了家兔体内血药浓度 ,研究 DS- SR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DS- SRC体外释放曲线符合 Higuchi方程 ;该制剂相对于普通片剂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结论 体内外试验表明 DS-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丁广林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释放度生物利用度
阿司匹林缓释胶囊的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制备阿司匹林缓释胶囊 (A -SRC) ,并对其释放度与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测定A -SRC的释放度 ,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 ;测定家兔体内血药浓度 ,研究A -SR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A -SRC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该制剂相对于其普通片剂释药稳定、生物利用度高。结论 :A -SRC缓释效果明显 ,给药后血药浓度较为平缓 ,持续作用时间长 ,可减少给药次数 ;由于A -SRC采用轻质辅料具漂浮性能 ,缓慢释药 ,因而有利于降低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及其他不良反应。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李元宏丁广林
关键词:阿司匹林缓释胶囊释放度生物利用度
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制备及其释药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 (DS -SRC) ,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S -SRC的释放度 ,并进行释放机制的研究。结果 DS -SRC体外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 ;该制剂比普通片剂释药稳定、持续作用时间长。结论 体外试验表明DS -SRC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王蓉丁广林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释药特性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复方苯甲酸酊中两种成分的含量
1998年
本文应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复方苯甲酸酊中苯甲酸和水扬酸的含量,样品不经分离即可同时测定。苯甲酸在282.8nm得于72 ̄180μg/ml浓度范围内,水扬酸在324.4nm处于25 ̄150μg/ml浓度范围内分别与相应的振幅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苯甲酸平均回收率为101.53%,RSD为0.47%。水扬酸平均回收率为99.22%,RSD为0.52%。
饶泽萍林杰
关键词: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抗菌药复方苯甲酸酊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肝肾康胶囊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被引量:1
2003年
徐天玲谢云饶泽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果酸
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被引量:18
2002年
目的 :制备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 (DS SRMP)并研究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选用乙基纤维素等辅料为阻滞剂制备了DS SRMP ,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了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DS SRMP体外释药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Kr0 =8.78%·h-1(t≤ 8h)。结论 :DS SRMP具有较好的释药性能 ,为一种较理想的口服缓释剂型。
林宁肖学成饶泽萍丁广林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缓释微丸体外释放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