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疗效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2篇急性重型
  • 2篇急性重型颅脑...
  • 1篇代偿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分支
  • 1篇血浆
  • 1篇血浆溶血磷脂...
  • 1篇血栓
  • 1篇血栓素
  • 1篇血栓素B2
  • 1篇血压

机构

  • 8篇河北省保定市...
  • 3篇河北省保定市...
  • 2篇保定市儿童医...
  • 2篇保定市第二医...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儿童医...

作者

  • 10篇石林
  • 2篇石亚昕
  • 2篇张海欣
  • 2篇张靖
  • 2篇顾俊琴
  • 1篇刘彦青
  • 1篇石雅欣
  • 1篇贾建丽
  • 1篇黄英俊
  • 1篇范应中
  • 1篇齐新
  • 1篇王蕾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华医学全科...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形成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30例患者中26有效,有效率达87%。影像学资料脑CT显示扩大的脑室缩小或明显缩小、或恢复至正常大小,脑室周围透明区消失。有精神症状,行走不稳,小便障碍的患者手术治疗后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结论:分析脑积水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达到改善症状、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目的。
石林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
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磷脂酸(PA)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舒血宁组应用0.9%氯化钠溶液300ml+舒血宁20ml静脉滴注,1次/d,共15d;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溶液300ml+维脑路通0.4g静脉滴注,1次/d,共15d。2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5d取静脉血4ml测定血浆LPA和PA水平,并应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功能转归评价。结果舒血宁组治疗15d后血浆LPA和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ESS评分显著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舒血宁能够抑制LPA和PA释放,降低血浆LPA和PA水平,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
黄英俊石林刘彦青
关键词:舒血宁溶血磷脂酸磷脂酸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发颈内血管分支代偿大脑后动脉1例
2013年
患者,女,38岁。主因右侧颜面部阵发性疼痛2年于2011年12月11日住我院。患者缘于2年前出现右侧颜面部疼痛,疼痛分布区域为右侧三叉神经2、3支分布区域,间断性短暂发作,疼痛呈尖锐撕裂样剧痛,缓解期如常人。常有扳机点,病程一般较长。给予口服卡马西平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治疗,
石林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大脑后动脉
小儿神经源性大便失禁的治疗与康复
2001年
齐新范应中石林
关键词:神经源性大便失禁康复儿童
纳络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8 mg/d,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2周后停药,并给予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 2组治疗14 d后GC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3.9%明显高于对照组31.3%(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石林石雅欣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高压氧
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2014年
目的探讨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愈53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1.7%。结论改良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具有较多优势,属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
石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4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34例,同时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其他常规药物或外科治疗。对照组予降颅压、保护脑细胞、扩血管解痉等常规治疗,高热者行物理降温,需手术的患者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患者伤后第5,7,10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第7天意识转清醒者(GCS≥13分)21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2例(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良好18例,中残6例,重残2例,死亡8例,生存率为76.47%,治愈率为52.94%,死亡率23.53%;对照组良好10例,中残4例,重残6例,死亡14例,生存率58.82%,治愈率为29.41%,死亡率为41.18%。两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具有促进意识恢复及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时间和提高疗效。
石林石亚昕贾建丽王蕾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
脑卒中患者血液TXB2、6-K-PGF1α及SOD变化和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张靖张海欣顾俊琴石林
关键词: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超氧化物歧化酶
颅内AVF-颅内压增高罕见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
2003年
颅内压增高的原因很多,其中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较少见的原因,而颅内动静脉瘘(AVF)导致颅内压增高的报道更为罕见。现将我们诊治的5例颅内AVF报告如下。
张靖张海欣顾俊琴石林
关键词:颅内压增高DSA
链激酶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98例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链激酶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否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重组链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60min内滴完)并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d。结果血管再通率为89.80%,观察期35d内无死亡患者。结论链激酶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效且安全。
石亚昕石林
关键词:链激酶硝酸甘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