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仁
- 作品数:126 被引量:4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化学工程更多>>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thrombmodulin,sTM)与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小血管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s,ELISA),检测60例脑梗塞患者、56例脑出血患者和64例健康对照的sTM水平,并分析sTM与血脂、血压的关系.结果脑梗塞和脑出血的甘油三脂、舒张期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塞和脑出血的高密度脂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脑出血组的收缩期血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脑梗塞的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脑出血的sTM显著高于脑梗塞和对照组,而脑梗塞的sTM显著高于对照组.sTM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收缩和舒张期血压水平显著正相关;sTM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成显著负相关.结论脑梗塞和脑出血患者的高水平的sTM提示脑梗塞和脑出血存在由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小血管损伤.sTM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
- 刘建仁章昀张敏张佩利黄鉴政魏尔清
- 关键词:神经病学脑梗塞脑出血
- 脑梗死患者的DSA术前一过性高血压和神经功能结局无关
- 背景和目的脑梗死的患者有时需要局麻下的脑血管造影,术前经常出现反应性、一过性的高血压。但是,目前对脑血管造影前的患者血压上升的原因的分析研究未见报道,而且这种一过性的血压增高是否和临床结局有关尚未明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
- 潘辉赵蓉王硕唐学梅方洁刘建仁
- 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不能改善短期或长期的预后和死亡率
- 目的:对现有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判断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是否能够提高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的预后。方法:采用血压降低、降低血压、低血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卒中及颅内出血关键词,在PubMed,Cochrane,and E...
- 赵蓉刘枫荻王硕彭佳丽陶晓晓郑博张绮婷姚钱沈皛磊苏敬敬舒良张鑫刘建仁
- 文献传递
- 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被引量:4
- 2023年
-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以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应,也是新时代的要求。神经病学的内容具有复杂、抽象、逻辑性强和较难理解等特点。而课程思政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并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结合神经病学检查、诊断和治疗的特色,强调人文情怀,突出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从而实现思政元素与神经病学教学内容进行无缝衔接。文章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分别从疾病命名、学术发展和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等探讨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为构建新时代神经病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 崔国红刘建仁
- 关键词:神经病学思政教育阿尔茨海默病
- 地塞米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凋亡机制在地塞米松(DXM)加剧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缺血前3天始腹腔注射DXM ,采用线栓法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TTC染色后测定脑梗死体积 ,TUNEL法标记凋亡阳性细胞。 结果 应用DXM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不同剂量DXM组间脑梗死体积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应用DXM大鼠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且不同剂量DXM组之间细胞凋亡指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DXM诱导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引起局灶缺血再灌注损伤加剧的机制之一。
- 楼敏刘建仁黄鉴政
- 关键词:DXM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地塞米松
- 黄芪甲苷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脑缺血的自噬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I/R组、雷帕霉素组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20 mg·kg^(-1)、50 mg·kg^(-1)、100 mg·kg^(-1))组。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分别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I/R模型。观察脑梗死面积、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自噬水平。结果 I/R组、雷帕霉素组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Bederson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帕霉素组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Bederson评分均低于I/R组(P<0.05)。雷帕霉素组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明显小于I/R组。雷帕霉素组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的海马凋亡阳性细胞数减少、凋亡率降低(P<0.05)。与I/R组比较,雷帕霉素组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的神经细胞核双层膜结构尚完整,细胞器结构破坏较少。I/R组、雷帕霉素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caspase-3和P62水平均升高,Bcl-2、LC3Ⅱ、Beclinl、ATG5和LA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I/R组与雷帕霉素组和黄芪甲苷不同剂量组比较,caspase-3和P62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LC3Ⅱ、Beclinl、ATG5和LA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结论黄芪甲苷可减轻细胞结构损伤,减少脑梗死面积,减轻细胞坏死及凋亡,增加自噬水平,降低凋亡水平。黄芪甲苷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脑缺血的自噬改善脑I/R损伤。
- 史楠张燕李晋峰金磊赵玫张婷刘康永刘建仁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黄芪甲苷自噬
- 基于低频振幅分数和度中心性的躯体症状障碍静息态回行功能成像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并结合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ation,fALFF)和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来探讨躯体症状障碍(somatic symptom disorder,SSD)患者是否存在某些脑功能上的异常,从而为躯体症状障碍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信息。材料与方法45例右利手SSD患者和43名右利手健康对照组参与静息态磁共振扫描,fALFF和DC分析探测SSD患者静息态下自发性脑活动上的特征。SPM12软件用于磁共振数据的分析,组分析采用双样本t检验fALFF和DC统计阈值为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经过family wise error(FWE)校正,P<0.05,且大于10个体素的团块将被报道。结果静息态脑功能结果显示SSD患者在边缘叶、丘脑处(t=4.91)fALFF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SD患者在额叶、扣带回(t=5.20)的DC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这些异常的区域可能与SSD的发病机理有关,这些区域的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个体情绪处理、自我感觉和身体知觉功能的异常。
- 崔阳阳梁怀彬朱千汤伟高婷婷刘建仁杜小霞
-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成像
- 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脑梗死56例被引量:1
- 2001年
- 徐彬叶小云刘建仁黄鉴政
- 关键词:脑梗死超声扫描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成功手法复位后短期残余头晕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首次就诊成功手法复位的223例BPPV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随访,在首诊(W0)及手法复位后1周(W1)时进行眩晕/头晕视觉模拟量表(VAS)、头晕残障量表(DHI)评估,并在W0行GAD-7、PHQ-9、HAMA及HAMD-17等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W1时头晕VAS评分大于1分判定为存在RD。比较伴有及不伴有RD组之间人口学及临床指标的差异,调查成功手法复位后患者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成功手法复位的BPPV患者1周时RD的发生率为50.67%(113/223)。伴有RD组首诊时头晕残障量表(DHI)评分明显高于不伴有RD组(P=0.009),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分值(DHI-F)[(17.38±8.67)vs(14.91±9.39),P=0.044]和情绪性分值(DHI-E)[4(2,11.5)vs 4(0,8),P=0.013],而年龄、性别、眩晕持续时间,焦虑抑郁评分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诊时DHI评分>30分(OR=2.149,95%CI 1.257~3.673,P=0.005)是RD的独立预测因素。线性回归发现,RD是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时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95%CI 10.346~16.661,P<0.001)。结论:近一半的BPPV患者成功手法复位后1周存在RD,首诊时DHI总分大于30分可作为手法复位后短期RD的预测因子。
- 姜春燕赵颖王璐舒良吴菁孙旭红潘辉董幼镕陈伟刘建仁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 髓周动静脉瘘(PMAVF)一例及文献复习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髓周动静脉瘘(perimedull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s,PMAVF)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报道1例PMAVF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对PMAVF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例表现为进行性下肢麻木伴无力的患者,并逐渐出现大小便失禁,胸腰段MRI示第9胸椎水平附近椎管内髓周血管明显迂曲扩张。行脊髓血管造影检查示右侧胸9肋间动脉发出的脊髓前动脉在胸12椎体水平通过分支供应的异常引流静脉走形于脊柱右侧。予Onyx胶栓塞引流静脉及瘘口,术后一年肌力恢复至4级左右。结论:PMAVF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具有特异性,后逐渐出现进展性脊髓病变表现。脊髓MRI对提示PMAVF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脊髓血管CTA和ceMRA有助术前判断供血动脉和瘘口位置。脊髓血管造影仍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手术切除和血管内治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
- 刘建盛赵蓉沈颖夏登云刘建仁
-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髓周动静脉瘘栓塞ON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