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建模效果。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只。A组行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B组仅分离腹主动脉而不缩窄,术后每日观察大鼠的精神状态及体重等一般情况的变化。分别于术后第4周、第8周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价大鼠的心功能改变,并于第8周末取心脏组织进行HE染色、马松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改变及心肌纤维化改变。结果术后1周A组大鼠存活18只,死亡6只,存活率为75%,B组全部存活;建模四周后A组大鼠出现毛发稀疏、蓬松、干燥无光泽,活动力降低,呼吸频率加快,体重增长缓慢等变化,而且这些变化随建模时间增长而愈加明显,到8周时出现明显心力衰竭体征;建模4周后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大鼠心脏收缩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期室间隔厚度(IVS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均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射血分数(LVEF)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8周后A组大鼠LVPWs(0.297±0.020 vs 0.374±0.023)、p<0.05,LVPWd(0.192±0.009 vs0.290±0.028)mm、p<0.05,IVSs(0.311±0.008 vs 0.364±0.012)mm、p<0.05,IVSd(0.187±0.008 vs 0.225±0.023)mm、p<0.05,LVEF(86.586±1.452 vs 60.630±2.716)mm、p<0.05,均差异明显(p<0.05);HE染色结果和马松染色结果显示A组大鼠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数量减少、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增宽、细胞核浓染增大、染色不均、心肌肌节增多、肌纤维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结论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可在8周时间成功建立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且稳定性高,重复性好,是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理想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