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海波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城市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1篇侵害率
  • 1篇禽流感
  • 1篇球菌
  • 1篇球菌病
  • 1篇染病
  • 1篇人感染猪链球...
  • 1篇人感染猪链球...
  • 1篇蟑螂
  • 1篇蟑螂密度
  • 1篇蚊虫
  • 1篇蚊虫种群
  • 1篇流感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密度监测
  • 1篇菌病
  • 1篇监测分析
  • 1篇发病

机构

  • 5篇盐城市盐都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盐城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朱海波
  • 2篇马永法
  • 2篇陆明艳
  • 1篇李鹏鹏
  • 1篇周爱庆
  • 1篇赵杨
  • 1篇李长城

传媒

  • 2篇江苏预防医学
  • 2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16年和2017年盐城市盐都区城乡蚊虫种群密度监测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2016年和2017年盐都区内蚊类种群构成、月份消长和不同环境蚊种数量等情况,为防蚊、灭蚊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盐都区城乡周边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盐都区的蚊虫种类以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主,两年合计捕获量淡色库蚊占42.4%,三带喙库蚊占28.5%,按蚊占26.6%;农村监测到的蚊虫数量远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生境中湿地公园捕获数量最多,占56.5%;两年的8月份蚊虫捕获数量均最多;盐都区上半夜户外活动的蚊虫种类主要是中华按蚊,且22:00左右为活动高峰;6—8月份农村地区布雷图指数大于10,存在中度登革热传播风险。结论盐都区城区的蚊密度总体控制较好,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农村地区的蚊虫数量较多,应加强监测,开展宣教和消杀工作,在蚊媒密度高峰来临前的5、6月份开展灭蚊工作,效果较好。
周爱庆潘铭朱海波李鹏鹏张圣兰马永法
关键词:蚊虫密度监测
2019年盐城市盐都区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盐城市盐都区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索感染来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盐都区发现的首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确诊病例于2019年2月报告,有头痛、全身酸痛、腮腺淋巴结肿大,意识模糊、反应迟钝、颈项强直、双耳听力障碍、克氏征阳性、右侧巴氏征阳性、尿失禁等症状,经脑脊液细菌培养出猪链球菌Ⅱ型阳性确诊,有明确的生猪接触史,且有外伤暴露,初步推测病例可能的感染来源为带菌猪,共同暴露史者中未发现病例。结论建议加强动物的疫情监测和人群的健康宣教,提高部门间信息的互通和职业暴露人群自我保护意识。
顾春艳朱海波陆明艳
关键词: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
盐城市2006—201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盐城市2006—2015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传染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6—2015年盐城市法定报告传染病资料,包括甲、乙、丙类,其中甲、乙类合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2006—2015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81 091例,平均发病率为104.29/10万,丙类传染病69 817例,平均发病率为92.57/10万。时间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一直相对稳定,丙类传染病2006—2014年呈逐步上升趋势,2015年下降明显,在发病月份上呈现明显的波动性,流行高峰4~7月份。亭湖区为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高发地区。人群分布上,甲乙类以10~79岁人群为主要发病人群(占71.03%),丙类以0~9岁为主要发病人群(占71.03%);男性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患者均明显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98∶1和1.71∶1;甲乙类传染病患者以农民为主(占63.68%),丙类传染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6.61%)。结论:盐城市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总体上相对稳定,丙类传染病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季节性变化,甲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均存在明显地区、人群分布特点,应进一步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进行防控。
朱海波朱海波李长城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
盐城市盐都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开展盐城市盐都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可能的感染来源,为进一步认识与防治禽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患者、密切接触者、患者暴露的活禽市场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密切接触者、活禽市场环境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盐城市盐都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有明确病活禽接触史,密切接触者中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相关活禽市场环境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盐城市盐都区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属本地感染、感染来源可能与活禽市场环境暴露有关,建议加强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规范禽类宰杀与销售。
马永法朱海波顾春艳陆明艳
关键词:流行病学
盐城市区2014—2016年蟑螂密度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盐城市区蟑螂种群分布和密度消长,为制定有效的蟑螂防治措施和预防控制虫媒传播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蜚蠊》(GB/T 23795-2009)进行,采用粘捕法开展监测。结果 2014—2016年蟑螂密度为0.599只/张,各年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侵害率为3.320%,各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全年密度和侵害率高峰出现在4—9月份;德国小蠊为优势群种;密度和侵害率最高的为农贸市场和餐饮店。结论盐城市区蟑螂密度基本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但侵害程度比较严重,应结合种群特点和密度消长规律,采取环境整治、化学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将蟑螂密度和侵害率保持和巩固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朱海波李峰浦爱权沈进进
关键词:蟑螂侵害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