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贫血
  • 2篇缺铁
  • 2篇缺铁性贫血
  • 2篇乌梅
  • 2篇细胞
  • 2篇骨髓
  • 1篇心慌
  • 1篇心慌气短
  • 1篇亚群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阴性
  • 1篇原始细胞
  • 1篇原始细胞增多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性
  • 1篇证候
  • 1篇治疗溃疡性结...
  • 1篇突变

机构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吕春颖
  • 3篇杨淑莲
  • 2篇郎立新
  • 2篇杜昊
  • 2篇周振环
  • 2篇刘震
  • 2篇范华
  • 1篇关旭鸥
  • 1篇李欲来
  • 1篇孟予城
  • 1篇孙长勇
  • 1篇李君
  • 1篇梁勇
  • 1篇张培蕾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梅消食颗粒治疗缺铁性贫血细胞免疫紊乱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乌梅消食颗粒对缺铁性贫血(IDA)患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的治疗疗效。方法:对不同诱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乌梅消食颗粒联合乳酸亚铁口服液,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加乳酸亚铁口服液治疗,采用三色直接荧光法流式细胞技术进行T细胞亚群检验,对比二者治疗前后是否具有差异。判断联合治疗及单药治疗对细胞免疫是否具有相关影响。结果:与铁剂单药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外周血中CD_3^+、CD_3^+CD_4^+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更快,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提升更加明显(P<0.01),联合组CD_3^+CD_8^+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更加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细胞免疫紊乱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而且这种T细胞亚群异常可以被铁剂纠正,联合乌梅消食颗粒可以加速这种细胞免疫异常的恢复。
周振环孟予城刘震郎立新李君孙长勇吕春颖范华刘西赞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细胞免疫
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以下简称MPN)中医辨证分型及中医证型与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123例BCR/ABL阴性MPN患者进行横断面临床调查,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四诊信息。结果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血瘀热盛型、阴虚血瘀型、气血两虚抉瘀型、阳虚血瘀型,随年龄增长证型多由实证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随着病程的延长.证型由以实证为主到虚实夹杂,病程5年以上患者以虚证为主。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以气滞血瘀和血瘀热盛的实证为主.结论BCR/ABL阴性MPN病理特点为血瘀气滞,气血有余,以实证为主,但常为虚实夹杂证。对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治疗可适当加入较为峻猛的活血化瘀药物。
杜昊杨淑莲梁勇吕春颖关旭鸥张培蕾李欲来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肿瘤中医证候JAK2V617F基因突变
乌梅消食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观察乌梅消食颗粒联合铁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组病例来自于廊坊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8例UC合并IDA患者,入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实验设计,治疗组64例,采用乌梅消食颗粒和铁剂联合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铁剂加安慰剂治疗。共有55例(86%)治疗组患者及53例(83%)对照组患者完成了预计的12周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清铁蛋白数值的变化进行疗效分析,同时进行安全性及耐受性分析。结果 在第4、8、12周随访时发现,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恢复较对照组快,提升的均值分别为(1.04±0.61)、(1.76±0.89)、(2.25±1.13)g/d L(在所有时间节点,P〈0.01)。血清铁蛋白同样提示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存在优势。对于安全性及耐受性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组有27名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消化道副作用,有4名患者出现了UC症状的加重,治疗组仅有3名患者出现了轻微的消化道反应,无原发疾病的进展或恶化。结论 乌梅消食颗粒能够加快UC患者血红蛋白回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能显著提高UC患者的铁剂耐受性。提示这种联合可能取代或减少UC患者对静脉铁剂的依赖。
周振环郎立新刘震吕春颖范华刘西赞杨淑莲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溃疡性结肠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为急性白血病1例报告
2014年
患者女,52岁,主因进行性面白乏力8a,加重伴间断发热、齿龈渗血1个月,于2013年lO月10日以急性白血病(AML)收入院。2005年7月初,患者因无明显诱因出现面白乏力、活动后心慌气短于当地医院就诊,经骨髓穿刺检查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Ⅱ,未予特殊治疗。2005年7月19日转来我院,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活跃;粒系增生,
吕春颖杨淑莲杜昊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骨髓穿刺检查原始细胞增多难治性贫血心慌气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