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炎
  • 2篇新型冠状病毒
  • 2篇肾病
  • 2篇肾小球
  • 2篇肾小球肾炎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病毒
  • 2篇病毒
  • 1篇代谢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单克隆
  • 1篇低剂量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 1篇疫苗

机构

  • 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阜阳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李小伟
  • 2篇王伟
  • 2篇徐丽
  • 1篇王显
  • 1篇卜戈
  • 1篇武东
  • 1篇熊佩华
  • 1篇刘力

传媒

  • 3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成人激素依赖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预防成人激素依赖微小病变肾病综合征(steroid-dependent minimal change nephritic syndrome,SDMCNS)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且随访时间大于18个月的接受低剂量RTX治疗的8例SDMCNS患者临床检验资料。结果(1)8例患者应用RTX时中位年龄28.5(18~53)岁,在中位24.5(18~28)个月随访中分别有5例、3例间歇使用RTX 0.375 g/m 22剂、3剂。(2)所有患者一年内无复发,其中4例监测CD19+B细胞数增加至绝对值大于6个/μL时重复使用RTX 0.375 g/m 2的SDMCNS患者,至随访期末复发。(3)对比RTX治疗前后一年临床资料发现,8例患者经RTX治疗后激素应用量减少,随访期末维持7.5(0~20)mg/d,其中2例患者停用激素,且复发次数、住院次数及并发症均显著减少。(4)8例患者应用RTX后,除1例患者出现皮疹及皮肤瘙痒外,其余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RTX治疗成人SDMCNS,在监测CD19+B细胞数基础上重复使用RTX,可减少复发同时减少经济支出,且不良反应少。
李小伟郭凯琦徐丽黄兰兰李慧敏
关键词:成人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
膜性肾病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分析
2023年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6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61例MN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1)61例患者中男性40例(65.6%),年龄(51.7±12.8)岁,31例(50.8%)MN达到临床缓解,51例(83.6%)接种过2剂或以上新冠疫苗。(2)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MN患者可出现多系统临床症状,前3位分别是发热(78.7%)、咳嗽咳痰(52.5%)、乏力(44.3%)。仅出现1种症状的患者12例(19.7%),3种及以上症状患者41例(67.2%)。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轻型58例(95.1%),中型3例(4.9%)。(3)MN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个月内,多数患者病情稳定,仅1例复发,1例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结论 MN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较轻,短期预后较好。
郭凯琦王伟李小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肾小球肾炎膜性预后
磁共振R2^(*)法测量肝铁浓度对透析患者铁代谢评估的价值
2024年
目的使用磁共振R2^(*)法测量肝铁含量评估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铁代谢状态并与传统血清学评价方法进行比较,探究磁共振R2^(*)法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39例慢性肾脏病维持性透析患者,应用磁共振测量肝脏R2^(*)值并计算肝铁浓度(LIC),将LIC与传统铁代谢评价指标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做相关分析,研究其对铁代谢评估的价值。结果39例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中LIC缺乏组23例,占比59.0%,与LIC不缺乏组比较,LIC缺乏组患者肝R2^(*)值、铁蛋白降低,而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升高(P<0.05)。LIC与铁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05、0.394、-0.392、-0.415,均P<0.05)。LIC分组标准与传统血清学分组标准诊断结果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2021年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标准,LIC缺乏组患者23例中不存在绝对性铁缺乏15例(65.2%),而LIC不缺乏组患者16例中存在绝对性铁缺乏3例(18.8%)。结论磁共振R2^(*)法测量LIC反映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铁储存量,结合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可能有助于更好评价该类患者的铁代谢状态。
许星成徐丽朱华夏郭凯琦马培旗王仲秋李小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铁代谢慢性肾脏病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COVID-19患者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66例终末期肾脏病行MHD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接种0针)及接种组(接种≥2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短期预后,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66例MHD合并COVID-19患者中,未接种组91例(54.8%),接种组75例(45.2%)。未接种组年龄与吸烟比例高于接种组(P<0.05)。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发热(73.1%)、乏力(65.6%)、食欲减退(57.5%)最常见。接种组使用激素、中心吸氧、住院、重症比例明显减少,治愈患者比例显著增加(P<0.05)。接种新冠疫苗可减少MHD患者住院(OR=0.364,95%CI:0.147~0.901)及重症(OR=0.182,95%CI:0.037~0.901)发生风险。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MHD合并COVID-19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其重症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接受MHD合并COVID-19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住院及重症风险均增加,年龄增加患者重症风险增加,接种新冠疫苗可减少住院及重症风险。
朱华夏郭凯琦王显吴仲华刘则文王伟卜戈李小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
表面接枝PEG改性非对称PVA膜的制备
表面接枝PEG改性非对称PVA膜的制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水性耐污染膜的制备方法。利用聚乙烯醇(PVA)作为膜材料,铸膜液质量比为6∶94-14∶86,加入致孔剂和交联剂,胶凝剂溶液中固化成膜,在一定条件下,膜表面再与环...
鲁传华李小伟刘力谢俊俊
文献传递
达雷妥尤单抗治疗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一例
2024年
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49岁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提示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3-κ)沉积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初治给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沙利度胺(CTDa)方案完全缓解,复发后予以硼替佐米+地塞米松(BD)方案治疗无效,且出现肾功能异常,调整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后病情逐步缓解,肾功能恢复正常。
刘秋菊武东李慧敏李小伟
关键词:硼替佐米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和尿液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狼疮。肾炎(LN)发病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LN患者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并将血清和尿液MIF浓度与狼疮活动指数、24h尿蛋白定量、血尿和肌酐清除率(Ccr)进行相关性分析,以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1);活动期LN患者治疗后尿液MIF浓度较治疗前降低(P%0.()1),而血清MIF浓度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期较静止期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升高(P〈0.01),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与狼疮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41,P〈0.01);LN患者血清和尿液MIF浓度均与24h蛋白尿定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4和0.749,P〈0.01),与血尿和Ccr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LN患者尿液MIF浓度明显升高,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活动有一定价值。
李小伟熊佩华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狼疮肾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