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淑华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大学语文
  • 1篇大学语文课
  • 1篇德育
  • 1篇德育渗透
  • 1篇学人
  • 1篇学语
  • 1篇语文
  • 1篇语文课
  • 1篇人文
  • 1篇人文性
  • 1篇人文主义
  • 1篇师资
  • 1篇评教
  • 1篇主义
  • 1篇文教
  • 1篇民国
  • 1篇民国时期
  • 1篇教育
  • 1篇教育目的
  • 1篇教育思想

机构

  • 3篇青岛工学院

作者

  • 3篇王淑华
  • 2篇刘福森
  • 1篇周景勇

传媒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濮阳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大一国文教材的演变被引量:1
2014年
民国时期高校大都设有大一国文课程,但不同时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时间段里不同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编写和使用的教材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研究这些教材从民国到建国时期的发展演变,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那个时代的母语教育以及当下的高等母语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淑华刘福森
关键词:民国师资
论穆济波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015年
穆济波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知名学者。他在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语文的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民族生存是教育的中心"、"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的教育、"教学不愁无方法,只愁无教学之诚意"等重要观点,并身体力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育思想的实践。穆济波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当今教育问题的认识、解决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刘福森王淑华周景勇
关键词:教育思想教育目的人文性科学人文主义
大学语文课的德育渗透被引量:2
2013年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德育资源,具体到大学语文课程就具有更为丰富的德育资源可以利用,本文探讨了在上课前、上课时、上课后三个方面如何渗透德育的教育。
王淑华
关键词:大学语文德育评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