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整合医学理论及基因组学阐释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多脏器功能变化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应用整合医学理论的思维探寻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心、肝、肺、肾组织中特异性基因的变化。方法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搜索出脑、心、肝、肾、肺的特异性基因,特异性基因的筛选应用Bioconductor的微阵列数据中的标记基因查找器(MGFM)计算出基因的特异值(0~1),来源数据库序列号为GSE3526、GSE1133、GSE2361、GDS596。SAH靶点应用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治疗靶标数据库(TTD)、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Pharm GKB)进行检索,去重、取并集后,即为相关SAH靶点库。关键靶点筛选及富集应用Cytoscape(Version 3.7.1)的Merge及Genemania插件。结果SAH疾病靶点269个。筛选出脑、心、肝、肺、肾的特异性基因分别为1434、321、497、653、270个,与SAH比对后得出的关键靶点分别为39、8、27、23、7个。Genemania扩增关键靶点后得到分子功能的基因本体(GO)富集图及相应的Q值表明,(1)SAH后心脏特异性基因改变主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传导通路及血小板α颗粒的释放等有关;(2)肝脏主要与药物的分解代谢及单加氧酶的活性等有关;(3)肺脏主要与TOLL样受体2、3、4、5、9、10亚型的传导通路有关;(4)脑主要与意识状态、记忆等高级功能有关;(5)肾脏的特异性基因与血压调节有关。结论SAH后心、肝、肺组织特异性基因改变最为显著。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改变量化了机体在病理状态下各器官反应的统一性。SAH后脑、心、肝、肺、肾器官及其特异性基因的改变可为深入探究藏象模型理论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刘辉潘鹏宇王姣梁国标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 温针灸循经筋辨证阿是穴治疗痉挛型脑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成两组。均常规康复治疗。循经筋辨证阿是穴,运动区、平衡区穴、风池次、天髎次、臑会次、天宗次、阳池次、环跳次、阳陵次、足三里次、风市次、解溪次、华陀夹脊穴所分布竖脊肌分布区穴位。对照组30例传统针刺,治疗组30例温针灸(运动区、平衡区穴除外),留针30min,每次灸2段。1次/d,1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观测肌张力、屈肌伸肌肌力、腱反射、踝阵挛等情况、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总百分比、肌张力波动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GMFM总百分比提高,肌张力波动减轻(P<0.05),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在治疗痉挛型脑瘫方面效果显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刘辉徐琳董宝强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温针灸疗法腱反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穴位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的临床研究
- 目的:根据古典中医理论及现代应用解剖学,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选取作为治疗组患者的穴位埋线点,将其与对照组毫针针刺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总结出穴位埋线在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治疗中的优势,为提高穴位埋线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提供理论和临...
- 刘辉
- 关键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穴位埋线疗法经筋理论
- 文献传递
- 穴位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穴位q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成两组。常规康复治疗:①运动疗法:Bobath法及Vojta法。②按摩。③作业疗法。④物理疗法:a水疗,b蜡疗,c小儿经络导平治疗仪。对照组30例传统针刺经穴法,取肩髃、曲池、外关、八邪、秩边、居髎、伏兔、足三里,1次/d。治疗组30例穴位埋线,取风池次、天髎次、臑会次、天宗次、承山次和伏兔次,1次/10d。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粗大运动功能、肌张力波动、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粗大运动功能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缓解肌张力波动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能显著提高不随意运动型小儿脑瘫的粗大运动功能,缓解肌张力波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刘辉徐琳董宝强
- 关键词:不随意运动型脑瘫BOBATH法VOJTA法粗大运动功能经筋理论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为探索临床常用药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中药物成分的靶点预测、疾病相关靶点的数据挖掘、通路与功能的富集、可视化网络构建、分子对接等方法,分析了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的蛋白靶点、相关通路及生物过程、成分与靶点之间结合能力。结果得到38个靶点,这些靶点参与调节免疫反应、活性氧族的代谢、抗氧化应激、调节凝血功能等生物过程。丹参多酚酸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白介素17(IL-17)、补体与凝血瀑布三条KEGG通路中的凝血酶原等13个靶点,干预脑水肿的形成、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血栓形成及补体系统的激活等过程,达到神经保护作用。结论研究揭示了丹参多酚酸治疗脑梗死潜在的靶点、功能模块、通路及生物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马岱朝陈会生刘辉张楠楠徐宁
-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靶点网络药理学脑梗死
-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头痛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讨头痛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分子机制。利用中药相关数据库搜索出头痛宁的有效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按照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类药性(Drug-likeness,DL)及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透过性差异分类,并找到对应靶点。应用Cytoscope软件"merge"功能将药物靶点与SAH的疾病靶点匹配,得到治疗SAH的关键靶点,经Metascape平台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OB≥30%、DL≥0.18及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0.3或BBB<0.3筛选标准,得到头痛宁容易透过BBB的7种有效成分及不易透过BBB的14种有效成分,它们分别对应着57、120个靶点。将这些靶点与SAH的273个靶点共同分析后得到易透过BBB的10个关键节点及不易透过BBB的28个关键节点,Metascape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关键节点主要在炎症、神经元修复、神经递质调节、周围神经重塑、脂质及激素代谢、血管舒缩调节方面富集。揭示了头痛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靶点的治疗优势,为进一步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刘辉潘鹏宇王姣梁国标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蛛网膜下腔出血靶点血脑屏障
- 三化汤成分芦荟大黄素抑制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炎症反应的研究
-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分自发性与创伤性SAH,其中75~80%的自发性SAH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虽然SAH只占脑卒中的5%,但由于其高病死率,且患病平均年龄仅为...
- 刘辉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三化汤网络药理学脑损伤炎症反应
- 文献传递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涤痰汤治疗脑梗死作用机制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中药物成分的靶点预测、疾病相关靶点的数据挖掘、蛋白互作网络的生物功能模块分析、信号通路的富集、可视化网络构建等方法,分析涤痰汤治疗脑梗死的蛋白靶点、生物过程、信号通路。结果:得到124个靶点,这些靶点构成的蛋白互作网络的生物功能模块参与凝血途径的激活、血凝块形成、纤溶系统激活、炎症反应、活性氧簇的生物合成等生物过程。涤痰汤可能作用于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血小板激活、补体与凝血瀑布通路并通过干预脑梗死后的脑水肿形成、炎症反应、血管再生、血栓形成和补体系统激活等方式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揭示了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潜在的靶点、生物功能模块、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
- 马岱朝陈会生刘辉
- 关键词:涤痰汤网络药理学脑梗死纤溶系统补体系统
- 苏合香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网络药理学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式,探讨具有醒脑开窍作用的苏合香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子机制,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利用中药相关数据库搜索出苏合香丸的有效化学成分,依据这些化学成分找到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靶点,并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疾病靶点相匹配,找到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靶基因,进一步应用Systems Dock完成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对其靶点采用GSEA法富集分析。结果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类药性及血脑屏障筛选出苏合香丸的11种有效成分,对应着183个靶点,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82个靶点应用cytoscope软件得到最终关键节点21个,这些节点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昏迷患者促进苏醒等作用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苏合香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机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靶点的治疗优势,为进一步药理学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刘辉王姣马岱朝潘鹏宇梁国标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苏合香丸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