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桂华
- 作品数:38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基于16S 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检测根际细菌群落的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16S rDNA全长高通量测序检测根际细菌群落的方法,由以下步骤构成:1.采集不同基因型植物在各发育时期的根区外土壤(作为系统对照)及根际土壤;2.从各样品土壤中提取微生物总DNA;3.用双标签引物法做P...
- 杨永华文钟灵陆桂华杨旻恺戚金亮陆蕴婷
- 文献传递
- 乙烯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双重调控效应被引量:11
- 2014年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人类重要的药物及化工原料来源,其产生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及对环境的适应密切相关,并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乙烯作为一种植物内源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逆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的调控。该文综述了乙烯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调控作用;重点归纳了乙烯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所表现出的双重调控效应,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乙烯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起促进作用,低于或超过该浓度范围则起抑制作用;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方荣俊赵华廖永辉汤程贻吴凤瑶朱煜庞延军陆桂华王小明杨荣武戚金亮杨永华
- 关键词:乙烯次生代谢产物信号转导途径
- 紫草LEHMGR基因的CDNA克隆及过表达毛状根的诱导
- 紫草科植物如新疆紫草、滇紫草和硬紫草的根部可合成一类萘醌类化合物-紫草宁及其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活性。紫草宁的合成受到诸多影响因子的调控,如光信号、植物激素、无机元素、真菌诱导子等。
- 张东霞吴凤瑶陆桂华庞延军杨荣武王小明戚金亮杨永华
- 关键词:次生代谢毛状根紫草宁过表达
- 高粱株高性状的QTL定位初步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以高粱品种T70、P607为亲本构建的218株F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亲本及各单株的株高性状进行调查和微卫星序列重复(SSR)分析。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构建遗传连锁图,得到了包含65个SSR标记的遗传图谱,进行全基因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扫描,共监测到6个与株高相关的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37.2%,其中2个QTL解释超过10%的表型变异。说明这6个与株高相关的QTL可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途径进行高粱遗传改良的依据。
- 苏舒董维游录鹏黄守程戚金亮陆桂华黄应华杨永华
- 关键词:高粱株高SSRQTL
- 田间生长试验里华春3号大豆与其EPSPS转基因植株的根际、根内细菌组成与结构的比较分析
-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转基因作物的全球商业化种植已迅速增长,伴随着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已有的大量研究对于转基因植物的释放是否对土壤微生物群体的影响存在着不同的结果。我们主要应用基于ILLUMINA MISEQ 平台的16S 核...
- 陆桂华程静王固浩朱银玲汤程贻庞延军杨荣武张磊寿惠霞戚金亮杨永华
- 关键词:根际细菌
- 紫草次生代谢产物跨膜转运ABC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为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部合成的红色奈醌类次生代谢产物-紫草宁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HIV等重要的药用价值。系统深入研究药用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
- 朱煜陆桂华庞延军杨荣武王小明戚金亮杨永华
- 关键词:次生代谢紫草宁
- 转EPSPS和GAT基因抗草甘膦大豆对根际及根内生层中土壤原核微生物组成与结构的比较分析
- 在土壤和植物及其互作系统中,一方面,土壤根际微生物无疑起着十分重要又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物也影响着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随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的普及,至2015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累计种植面积已达到2...
- 程静朱翔梁丽汤程贻庞延军杨荣武戚金亮陆桂华杨永华
- 关键词:NIFH基因
- 文献传递
- 拟南芥跨膜转运蛋白相关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及表型鉴定
- 植物体中的跨膜转运蛋白(transporter)参与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过程,吸收和转运各种离子、分子及一些植物激素信号等,是植物生长与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功能分子。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植...
- 常秋霜廖永辉陆桂华庞延军杨荣武王小明戚金亮杨永华
- 紫草LEHMGR基因的CDNA克隆及过表达毛状根的诱导
- 紫草科植物如新疆紫草、滇紫草和硬紫草的根部可合成一类萘醌类化合物-紫草宁及其衍生物,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活性。紫草宁的合成受到诸多影响因子的调控,如光信号、植物激素、无机元素、真菌诱导子等。紫草宁及其衍生物...
- 张东霞吴凤瑶陆桂华庞延军杨荣武王小明戚金亮杨永华
- 关键词:次生代谢毛状根紫草宁过表达
- 文献传递
- 中药植物紫草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21年
- 紫草为我国传统的重要药用植物资源,其根部代谢产生的紫红色萘醌类天然产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疮疡和皮肤炎症。数十年来,紫草因具高效的多重生物活性、药理作用、良好的临床疗效、较高的利用价值,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与关注,正由于此种原因,其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常遭到大量采挖,生长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随着植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分子代谢及其生物技术的发展,药用植物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功能与药理作用研究手段的不断创新,紫草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紫草素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得到深入阐明或解析,极大地推进了紫草素的基础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开发的进程。本文从紫草分类、紫草素的结构与组成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紫草素生物合成代谢的功能相关基因以及紫草素生物活性与药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我国重要中药材源的药用天然产物的深度挖掘与开发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传统中药学的现代化发展。
- 林红燕王煊何聪周紫玲杨旻恺文钟灵韩洪苇陆桂华戚金亮杨永华
- 关键词:紫草紫草素生物合成基因调控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