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克拉霉素血药浓度HPLC-MS测定方法的改进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李新华程晓华刘建明熊玉卿
- 关键词:克拉霉素血药浓度HPLC-MS药代动力学
- 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的突变对瑞舒伐他汀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研究中国健康人体内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的突变对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参考遗传多态性特征来确立瑞舒伐他汀正确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血浆样品应用LC-MS方法测定: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选择性监测瑞舒伐他汀(m/z 480.0),内标匹伐他汀(m/z 420.0)。利用ARMS-PCR方法对40名健康受试者OATP1B1的521T→C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有7名为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突变者,占全部健康受试者的17.5%,其余OATP1B1基因野生型纯合子占全部健康受试者的82.5%。首次发现中国人体内的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特征在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突变组与基因野生型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人体内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突变对瑞舒伐他汀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显著影响。瑞舒伐他汀OATP1B1基因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相比较,其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增加,消除过程减慢,故在临床应用中应参考OATP1B1基因位点521T→C的突变情况来指导瑞舒伐他汀的合理用药。
- 隋双明温金华李新华熊玉卿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药代动力学HPLC-MSOATP1B1
- 柚皮素对K562/A02细胞MDR1 mRNA/P-gp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柚皮素对MDR1 mRNA与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柚皮素(50、100、250、500μmol/L)单独或联合阿霉素(5μmol/L)作用于K562/A02细胞48 h,RT-PCR法检测MDR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P-gp的表达水平,并以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为对照,比较柚皮素与PDTC间的差异。结果:系列浓度柚皮素作用于K562/A02细胞48 h后能显著抑制MDR1 mRNA(IC_(50)=460.3μmol/L)及P-gp的表达(IC_(50)=286.3μmol/L),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无毒剂量的柚皮素抑制强度与PDTC相近(P>0.05);经阿霉素诱导后二者抑制效应仍然相仿(P>0.05)。结论:柚皮素明显抑制K562/A02细胞MDR1 mRNA及P-gp的表达,可能与PDTC的作用机制相同,即限制IκB-α磷酸化,阻抑NF-κB的活化,从而抑制MDR1的转录,导致MDR1 mRNA及P-gp的表达量下调,最终使得药物外排转运效应下降。
- 朱宏平靳高凤陈亚军李新华张红黄世博夏春华熊玉卿
- 关键词:柚皮素K562/A02细胞MRNAP-糖蛋白NF-ΚB
- miR-206/miR-613对OATP1B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探究miR-206/mi R-613对OATP1B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可靶向作用于OATP1B1 mRNA 3'-UTR的mi RNAs;采用RT-q PCR和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mi R-206/mi R-613、OATP1B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报告基因法,研究mi R-206/mi R-613作用于OATP1B1表达的确切机制。结果发现,mi R-206/mi R-613种子序列与OATP1B1 mRNA 3'-UTR互补配对,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它们之间形成的二级结构较为稳定。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 R-206/mi R-613,Hep G2细胞中OATP1B1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24.7%、38.8%,反之,抑制其表达OATP1B1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上调25%、38.2%,而OATP1B1 m RNA表达均未发现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或抑制表达mi R-206/mi R-613,pMIR/OATP1B1-WT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下降35%、30%或增加33.1%、32.5%,而在OATP1B1 m RNA3'-UTR mi R-206/miR-613结合位点突变的报告基因系统中,过表达或抑制表达mi R-206/mi R-613对荧光素酶活性均无影响。因此,mi R-206/mi R-613通过直接靶向作用于OATP1B1 mRNA 3'-UTR,从而转录后调控OATP1B1蛋白表达。
- 饶云靳高凤刘名义李新华张红夏春华熊玉卿
- 关键词:转录后调控
- 创新药物阿托伐他汀钙/阿昔莫司缓释胶囊人体耐受性试验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单次和多次口服1类创新药阿托伐他汀钙/阿昔莫司缓释胶囊,评价其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耐受程度和安全范围,为创新药物下一步临床试验提供安全的剂量范围和制定临床给药方案的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单中心临床研究,将3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 A(10例)、B(10例)、C(10例)和 D(8例)4组,每组分别单次给予阿托伐他汀钙/阿昔莫司缓释胶囊1粒(260 mg,含阿托伐他汀钙10 mg+阿昔莫司250 mg)、2粒、3粒和4粒;在完成单次给药安全性良好的基础上,将相对应剂量的4组再进行多次给药的耐受性试验。观察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单次和多次给药耐受性试验的受试者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心电图无改变,实验室检查表明无器质性损伤;单次给药有11例、多次给药有15例受试者在口服药物15 min 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斑疹或红疹,未经处理自行消退,评价为阿昔莫司的扩张血管不良反应。结论中国健康人体对阿托伐他汀钙/阿昔莫司缓释胶囊在260~1040 mg 剂量范围内单、多次给药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最大耐受剂量为1040 mg,推荐多次给药剂量为520~780 mg(2~3粒)。
- 张红冯慧玲黄萍李新华刘名义靳高凤徐文炜夏春华熊玉卿
- 关键词:健康受试者耐受性
- MiR-148a在国人血浆中的分布及与高脂血症的关联性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国人血浆中microRNA-148a的分布情况,研究健康受试者与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方法:按临床试验方案收集高脂血症患者血浆样本52例及招募的健康受试者血浆样本77例,采用RT-q PCR测定miR-148a表达水平;以Shapiro-Wilk test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两组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数据利用one-way ANOVA进行分析。结果:129例受试者血浆中miR-148a表达水平按四分位数分组后,各组的表达水平△Ct分别为1.65±0.80、3.91±0.64、5.68±0.61和8.21±1.16,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受试者组和高脂血症患者组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Ct分别为4.81±2.75和4.84±2.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水平呈正态分布且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健康组与高脂血症患者组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人体血浆中miR-148a的表达与高脂血症可能无关。
- 李西靳高凤刘志军李新华刘名义张红熊玉卿
- 关键词:PCR高脂血症
- 一种钢桁架梁与格构式钢柱节点的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架梁与格构式钢柱节点的连接装置,其中:两根横向槽钢中部与竖向槽钢的两端焊接组成工字构件,所述工字构件两侧固定焊接有格构式钢柱四肢方管,所述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中间均设有2个安装通孔,所述十字形方管与四个...
- 袁志军简小辉胡济群能进刚李新华
- 一种钢桁架梁与格构式钢柱节点的连接装置及安装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桁架梁与格构式钢柱节点的连接装置,其中:两根横向槽钢中部与竖向槽钢的两端焊接组成工字构件,所述工字构件两侧固定焊接有格构式钢柱四肢方管,所述横向槽钢和竖向槽钢中间均设有2个安装通孔,所述十字形方管与四个...
- 袁志军简小辉胡济群能进刚李新华
- 文献传递
- OATP1B1及CYP3A4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转运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 目的 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OATP1B1)及细胞色素酶3A4(Cytochrome P3A4,CYP3A4)基因多态性对阿托...
- 袁钊李新华黄世博夏春华熊玉卿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CYP3A4基因多态性分子机制
- OATP1B1及CYP3A4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转运代谢影响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rganic anion 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1B1,OATP1B1)及细胞色素酶3A4(cy-tochrome P3A4,CYP3A4)基因多态性对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V)转运及代谢影响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野生型及不同位点突变型OATP1B1重组质粒模型,研究ATV在不同OATP1B1基因型个体中药物体外转运的差异及其分子机制;并通过野生型及不同位点突变型CYP3A4重组酶,研究ATV在不同CYP3A4基因型个体中体外代谢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分子机制。结果:OATP1B1*5(521T>C)基因型个体对ATV的转运活性低于野生型OATP1B1*1a;而OATP1B1*15(388A>G521T>C)基因型个体与野生型OATP1B1*1a个体对ATV转运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P3A4*3(M445T)及*5(P218R)突变型重组酶代谢ATV的活性大于CYP3A4*1野生型重组酶;CYP3A4*16(T185S)突变型重组酶代谢ATV的活性显著低于野生型;CYP3A4*18(L293P)突变型重组酶代谢ATV的活性与野生型相近。结论:OATP1B1 521位点可能是ATV转运的分子作用点,也是影响OATP1B1对ATV转运能力的关键位点,突变型OATP1B1 521T>C对阿托伐他汀的体内转运活性能力降低;CYP3A4*3、CYP3A4*5、CYP3A4*16位点可能是ATV代谢的分子作用点,也是影响CYP3A4对ATV代谢活性的关键位点。故在临床应用中应结合OATP1B1及CYP3A4突变情况指导ATV用药,将更具合理性。
- 袁钊李新华黄世博夏春华熊玉卿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CYP3A4基因多态性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