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1篇凋亡
  • 1篇阳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耐药
  • 1篇增敏
  • 1篇水飞蓟
  • 1篇水飞蓟宾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瘤
  • 1篇耐药
  • 1篇激酶
  • 1篇吉非替尼
  • 1篇间变性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何勇
  • 2篇陈恒屹
  • 2篇林采余
  • 2篇卢从华
  • 2篇焦琳
  • 2篇潘永红
  • 1篇李力
  • 1篇王玉波
  • 1篇李力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飞蓟宾增敏克唑替尼抑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水飞蓟宾联合克唑替尼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单加水飞蓟宾、单加克唑替尼或两药联合作用于NSCLC细胞株H2228和H3122,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情况,以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中ALK、P-ALK、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变化。将H2228细胞悬液注射入裸鼠皮下,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MTr法检测结果显示,当水飞蓟宾浓度为100μmol/L时,H2228和H3122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8.38±4.10)%和(72.27±3.62)%,对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较小。当100μmol/L的水飞蓟宾与克唑替尼联合使用时,克唑替尼对H2228细胞的I50从(917.10±7.75)nmoL/L下降到(238.73±7.67)nmol/L,对H3122细胞的I50从(472.50+15.70)nmol/L下降到(206.10±12.01)nmol/L,联合用药后克唑替尼对H2228和H3122细胞的I50明显降低。与对照组H2228细胞比较,100μmol/L水飞蓟宾组、400nmol/L克唑替尼组、100μmol/L水飞蓟宾联合400nmoL/L克唑替尼组H2228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3.34±2.72)%、(69.42±3.06)%和(27.32±1.42)%;与对照组H3122细胞比较,100μmoL/L水飞蓟宾组、400nmol/L克唑替尼组、100μmol/L水飞蓟宾联合400nmol/L克唑替尼组H2228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84.45±5.67)%、(45.02±5.83)%和(17.43±3.83)%。水飞蓟宾联合克唑替尼后,H2228和H312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均明显下降(均P〈0.01)。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水飞蓟宾与克唑替尼联用能明显抑制H222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均P〈O.01
林采余卢从华潘永红焦琳陈恒屹李力何勇
关键词:水飞蓟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对EGFR-TKIs原发性耐药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对肺癌H1975细胞的抑制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克隆形成实验观察吉非替尼与二甲双胍单用及联用对原发性耐药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Matrigel包被的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法检测凋亡和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组对H1975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抑制效应优于吉非替尼组,协同增效作用明显(P<0.05);吉非替尼和二甲双胍单用时较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增加,当两者联合作用时细胞凋亡率增加更显著(P<0.05),且明显下调抗凋亡相关蛋白(Bcl-xl、Mcl-1)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两药联用明显逆转H1975细胞EMT的发生;间质细胞相关蛋白(Vimentin、N-cadherin、Slug、Snail)表达水平降低,上皮细胞相关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吉非替尼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EGFR-TKIs原发性耐药非小细胞肺癌H1975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及逆转EMT的发生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潘永红焦琳林采余卢从华王玉波陈恒屹李力何勇
关键词:二甲双胍吉非替尼原发性耐药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