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华
作品数:
4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孟运莲
湖北医科大学
罗善云
湖北医科大学
周新华
湖北医科大学
周兰仙
湖北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
韩爱民
湖北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凝集素
1篇
动情周期
1篇
血吸虫
1篇
血吸虫病
1篇
抑素
1篇
原位
1篇
原位杂交
1篇
神经元
1篇
生长抑素
1篇
受体
1篇
输卵管
1篇
鼠肝
1篇
凝集素受体
1篇
皮质
1篇
中脑
1篇
周期
1篇
吸虫
1篇
吸虫病
1篇
小鼠
1篇
小鼠肝
机构
4篇
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袁华
2篇
王亚威
2篇
胡家荦
2篇
韩爱民
2篇
周兰仙
2篇
罗善云
2篇
孟运莲
2篇
周新华
1篇
谈新提
1篇
王丹
1篇
陈静卿
1篇
邓英华
1篇
王晓云
1篇
张玲
1篇
汪艳
1篇
覃业军
传媒
1篇
解剖学报
1篇
数理医药学杂...
1篇
神经解剖学杂...
1篇
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1篇
1997
1篇
1995
2篇
1994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动情周期中大鼠输卵管上皮凝集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997年
大鼠动情周期包括动情前期(PE)、动情期(E)、动脉后期(ME)和动情间期(DE)。采用生物素标记的5种凝集素(ConA、PNA、RCA、UEA-I以及WGA)对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凝集素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凝集素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onA的阳性反应以P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PNA的阳性反应以E组最强,DE组为阴性;RCA的阳性反应强度以PE和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UEA-Ⅰ的阳性反应颗粒可见于动情周期各期,但以PE组为强(P<0.01),其它各期间的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WGA的阳性反应以DE组最强,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它各组之间阳性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糖组分在动情周期中发生了某些变化。
袁华
孟运莲
周新华
罗善云
谈新提
覃业军
邓英华
张玲
关键词:
动情周期
输卵管
凝集素
经CyA治疗的实验性血吸虫病的小鼠肝脏的核酸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994年
本实验通过组化定量分析的方法,观察经环孢菌素A(CyA)治疗的实验性血吸虫病的小鼠肝脏的核酸代谢,以进一步探讨CyA抗血吸虫病的作用机理。我们的实验结果证实:CyA进入小鼠的体内后,干扰了小鼠肝细胞的核酸代谢,表现为经CyA治疗的小鼠肝细胞的核酸灰度值降低。我们认为,CyA通过干扰宿主的核酸代谢,影响蛋白质合成,从而造成不适合血吸虫生存的环境而起抗血吸虫的作用。
孟运莲
罗善云
袁华
陈静卿
操继望
倪永辉
张苏川
汪艳
关键词:
环孢菌素A
血吸虫
肝脏
核酸
大鼠大脑皮质前生长抑素原mRNA神经元的生后早期发育──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2
1995年
以地高辛标记的前生长抑素原cRNA(P-P-SScRNA)探针,用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大鼠大脑皮质SSmRNA神经元的生后早期发育,结果显示:1.旧皮质中的梨状皮质,以扣带回皮质为代表的中间皮质和新皮质中均存在SSmRNA神经元。2.SSmRNA神经元主要位于梨状皮质深层,从生后第1d(Pl)至生后第5d(P5)阳性细胞数增多,体积变大,至生后第10d(Pl0)细胞数有减少的趋向。3.扣带回皮质的SS基因表达较为恒定,从Pl至Pl0,阳性细胞较均匀地分布于除第1层以外的各层。4.新皮质SSmRNA神经元呈特定的板层状分布,生后第1d主要定位于颗粒下层(Ⅴ、Ⅵ层),至P5~Pl0,除仍占据颗粒下层外,颗粒上层亦出现较多淡染的阳性细胞。5,在个别大鼠,于生后第1d的新皮质中见到许多特殊阳性束状结构,该束的深部夹杂一些SSmRNA神经元。有的细胞突起与束平行,似有沿束向皮质表面迁移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出自同一前体原的SS14,SS28,SS28(1~12)可能均参与鼠脑早期发育的调节。
周兰仙
韩爱民
袁华
胡家荦
王丹
王晓云
章祖陈
王亚威
关键词:
大脑皮质
原位杂交
刀豆素标记神经元在大鼠中脑的分布──凝集素组织化学的研究
1994年
本文采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刀豆素标记神经元在大鼠中脑的分布。结果表明,中脑内与刀豆素结合的细胞主要位于红核腹外侧区、黑质致密部、动眼神经副交感核、中脑楔形核和中缝中央上核等富含单胺类递质及P物质样免疫反应胞体的区域。其中刀豆素与红核神经元的结合具有显著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神经元,除胞核区不显色外,其余部位均被深染,细胞突起明显,为体积大小不一的多极神经元;第二类细胞几乎完全为刀豆素反应产物所覆盖,其染色较第一类神经元为深,未显色的胞核区隐约可见,细胞较小,呈圆形;第三类神经元胞浆均为淡染的刀豆素反应颗粒所填充,其周边的胞膜区亦为粗大、深染的反应颗粒所占据,胞核着色不明显,有短的突起,细胞较大。其余各核群神经元与刀豆素的结合也各具特点。本文结果表明,刀豆素标记细胞在中脑的定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并且同一核团的细胞对刀豆素的亲和力也有不同。
周兰仙
韩爱民
周新华
胡家荦
袁华
章祖陈
王晓芸
王亚威
关键词:
中脑
神经元
凝集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