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英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病毒
  • 3篇柯萨奇
  • 3篇柯萨奇病毒
  • 2篇低技术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乳腺
  • 2篇钼靶
  • 2篇钼靶摄影
  • 2篇柯萨奇病毒B
  • 2篇克山病
  • 2篇肺动脉
  • 2篇16层螺旋
  • 2篇16层螺旋C...
  • 2篇CTA
  • 2篇病变
  • 1篇低剂量
  • 1篇低硒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安徽省医学科...

作者

  • 15篇吴红英
  • 6篇雷子乔
  • 4篇夏弈明
  • 4篇金奇
  • 4篇黄振武
  • 2篇李友林
  • 2篇黄汉菊
  • 2篇韩萍
  • 2篇于群
  • 2篇刘永华
  • 1篇周承凯
  • 1篇郑传胜
  • 1篇史河水
  • 1篇柳曦
  • 1篇冯敢生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 1篇2009中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9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2
  • 1篇200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低技术在肺动脉CTA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雷子乔余建明李友林吴红英杨明孙啸天
旋转DSA在脾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旋转DSA技术在脾动脉瘤的诊断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常规静态后前位DSA怀疑脾动脉瘤的病人,进行了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脾动脉插管旋转DSA 脾动脉血管造影,进一步显示瘤体、瘤颈和载瘤动脉。
吴红英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尿路造影(CTU)及技术对泌尿系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04月-2016年04月54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男32例,女22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47.5岁;主要临床表现:肉眼...
吴红英
关键词:双侧输尿管多层螺旋CT对比剂
双层探测器光谱CT虚拟平扫在儿童胸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讨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儿童胸部CT增强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扫描的51例儿童增强胸部CT影像数据及临床资料。对每例原始图像采取相同方案进行处理:分别利用静脉期光谱基数据(SBI)进行投影空间光谱重建得到VNC图像,并和常规真实平扫(TNC)图像从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两方面进行比较:选用两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分别在两组影像上测量肺动脉干、胸主动脉干、竖脊肌、肺部组织、胸壁下皮下脂肪的CT值和SD值,计算相应影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分别记录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的辐射剂量;对两组图像运用5分法进行主观评分,采用Kappa检验分析两位医师对两种图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种图像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组间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客观统计学分析。结果:图像质量客观评价中各结构的SNR、CNR及主观评分组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NC组和VNC组的主观图像评分中位数均为4分;VNC组有效剂量长度乘积(DLP)(298.14±119.40)mGy·cm和有效辐射剂量(ED)(4.27±1.34)mSv均显著低于TNC组的DLP(437.31±178.28)mGy·cm和ED(6.26±2.00)mSv,VNC组两期扫描相比TNC组3期扫描DLP降低了31.82%,ED降低了31.79%。结论:将光谱CT虚拟平扫VNC图像用于儿童胸部增强扫描中以替代常规平扫期TNC图像,有较好的图像质量用于诊断,并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刘晓静吴红英马金强雷子乔雷子乔
关键词:虚拟平扫低剂量
16层CT肋骨图像后处理技术
目的:肋骨是人体各类外伤中较易骨折的骨骼。常规DR肋骨拍片对一般肋骨骨折均能显示。但对心影后及腋中线两侧肋骨由于心脏的遮盖以及投影方向的重叠, 对有无骨折较判断。尤其是较小的撕裂骨折,常规DR肋骨拍片难以清晰显示。CT的...
刘永华于群吴红英雷子乔
文献传递
柯萨奇病毒B_3感染与克山病被引量:3
2002年
为探讨柯萨奇病毒B3 与克山病发病间的相关关系 ,先后采用特异性肠道病毒RTPCR、特异性B组柯萨奇病毒ELISA ,以及特异性柯萨奇病毒B3RTPCR对四川省冕宁县、喜德县、德昌县克山病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以及健康人血中肠道病毒、B组柯萨奇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3 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①肠道病毒在潜、慢型克山病组血标本中检出率很高 ,达 80 % ,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 0 1)。②血清CVB1~ 6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33%VS 0 % ,P <0 0 1) ;潜、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 6IgG抗体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差异显著 (2 3%VS 0 % ,P <0 0 1)。③柯萨奇病毒B3 潜、慢型克山病组的检出率仅为 10 % ,在B组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病人中占 40 % (4 10 ) ,占肠道病毒阳性样本的 16 6 % (4 2 4)。认为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有肠道病毒感染存在 ,单独由柯萨奇病毒B3
黄振武夏弈明金奇吴红英黄汉菊
关键词:克山病柯萨奇病毒B3感染发病机制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弓及其大分支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主动脉弓及其大分支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3.4—2006.6主动脉弓及其大分支异常病例,共59例,其中主动脉痛33例(包括真性动脉瘤20例,夹层动脉瘤10...
郑金龙史河水韩萍柳曦周承凯雷子乔吴红英
文献传递
低硒与柯萨奇病毒B_(3/0)毒性突变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 体外观察低硒培养柯萨奇病毒非致病株 B3 / 0 ( CVB3 / 0 )的毒性突变。方法 : 筛选低硒胎牛血清 ,制备低硒细胞培养基 ,利用 CVB3 致病株和非致病株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后结局不同 ,先于体外连续传代观察的毒性突变情况 ,然后于敏感动物体内鉴定突变株的致病性。结果 : CVB3 / 0 在低硒细胞培养液中培养的脐静脉内皮细胞 2 0次传代后 ,可出现细胞病变效应 ,该突变株接种 Balb/C小鼠后可使其心肌组织出现损伤。结论 :  CVB3 / 0 非致病株不仅在低硒小鼠内可突变为致病株 ,在体外相对低硒 + H2 O2 培养基中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也可发生。
黄振武夏弈明金奇吴红英吴亦伦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低硒
乳腺钼靶摄影片中常见伪影及其识别
目的:乳腺钼靶片伪影是指非乳腺本身造成的乳腺X线片的异常密度影,发生于成像过程的任何时候。总结近年来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乳腺片伪影,结合文献,加以分析,旨在提高对乳腺钼靶片伪影的认识,加强摄影胶片质量控制,为准确诊断乳腺疾病...
吴红英余建明
文献传递
DSA技术在顽固性鼻出血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顽固性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对某些患者来说,传统方法通常难以止血,介入栓塞治疗的开展解决了该临床问题,DSA可直观地获得病灶及其相关血管的部位、数量及大小等信息,是介入栓塞治疗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作...
吴红英郑传胜余建明徐才元冯敢生
关键词:顽固性鼻出血介入栓塞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