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萍

作品数:45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原虫
  • 21篇疟原虫
  • 21篇恶性疟
  • 19篇恶性疟原虫
  • 11篇基因
  • 8篇抗体
  • 8篇克隆
  • 7篇噬菌体
  • 7篇菌体
  • 6篇电图
  • 5篇噬菌体抗体
  • 5篇HR
  • 5篇P-
  • 4篇单链
  • 4篇单链抗体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胰岛素样
  • 4篇胰岛素样生长...
  • 4篇疫苗

机构

  • 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复旦大学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45篇王萍
  • 36篇李明
  • 14篇毕惠祥
  • 13篇董文其
  • 13篇陈白虹
  • 12篇李英杰
  • 7篇肖建华
  • 7篇郝文波
  • 6篇吴英松
  • 6篇黄涛
  • 5篇徐伟文
  • 5篇林丽珍
  • 4篇吴岚晓
  • 4篇李林海
  • 4篇黄建生
  • 3篇骆利敏
  • 3篇田泽维
  • 3篇胡旭初
  • 3篇侯云霞
  • 3篇高洋

传媒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5篇广东寄生虫学...
  • 4篇中国寄生虫病...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4篇临床脑电学杂...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实用妇科与产...
  • 1篇国际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2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 5篇2001
  • 8篇2000
  • 10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0例癫痫患者24hAEEG临床应用报告被引量:11
1997年
目的对110例癫痫患者的24h动态脑电图(AEEG)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使用英国的OxfordMedilog9200型8导磁带记录仪进行24h描记后作离线回放分析,并与普通EEG相比较。结果110例中AEEG异常62例(56.4%),98例中EEG发现异常32例(32.7%)。EEG正常而AEEG异常30例,EEG异常而AEEG正常9例。结论AEEG明显优于EEG,但有时AEEG也不能捕获到间歇期的发作波。分析AEEG记录必需注意将睡眠Ⅰ、Ⅱ期出现的高幅顶尖波、纺锤波与痫样波区分开来,以免导致错误诊断。AEEG对颞叶和额叶底面的致痫灶反应较差,需补做特殊电极的EEG,如蝶骨电极。
黄涛林丽珍侯光男王萍
关键词:癫痫脑电图动态脑电图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1/HN)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正> 以检测疟原虫特异性抗原为基础的免疫学方法,由于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易于判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疟原虫相对特异的富组氨酸蛋白Ⅱ(HRP Ⅱ)和乳酸脱氢酶(LDH)正被应用于疟疾的诊断。研...
李林海李明吴英松王萍
文献传递
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在NS-1细胞的表达
2003年
目的 研究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NS - 1内的表达。方法 PCR扩增HBc 1~ 72aa及 93~ 1 83aa编码序列并合成HBV多表位复合基因 ,定向克隆至pcDNA3 .1 (+)。经双酶切及核苷酸序列测定等方法筛选阳性克隆。阳性质粒以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NS - 1细胞 ,通过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细胞表达产物。结果 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阳性质粒正确克隆了约 890bp的HBc与HBV多表位复合基因的杂合基因。重组子成功转染NS - 1细胞并表达HBc-Mep融合蛋白。 结论 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NS - 1内正确表达目的蛋白。为研究pHBc -Mep作为DNA疫苗的免疫活性奠定基础。
田泽维董文其王萍吴英松李林海李明黄建生
关键词:HBVHBC细胞转染CELL
抗恶性疟HRP-11单链抗体的筛选和鉴定(英文)
2000年
目的 研究开发简便、快速和有效的疟疾诊断技术。方法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在构建抗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噬菌体抗体库的基础上 ,经 3轮“吸附 -洗脱 -扩增”的富集反应后 ,筛选抗HRPII阳性克隆株并进行可溶性诱导表达 ,最后用ELISA和Westernblot等进行鉴定。结果 筛选出 6株抗HRPII阳性克隆株 ,表达的单链抗体Mr 为 310 0 0左右 ,能与HRPII抗原起特异性结合反应。
徐伟文董文其李明毕惠祥陈白虹王萍
关键词:噬菌体抗体库单链抗体恶性疟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新抗原表达序列标记位(ESTs)的获得
1999年
目的: 以筛选恶性疟原虫FCC1/HN 株λgt11 cDNA 表达文库所获得的强阳性克隆作基础, 对上述强阳性克隆的cDNA 插入片段进行DNA 序列测定, 阐明相对应的新表达序列标签 (ESTs), 作为发现新抗原基因的线索。方法:以cDNA 表达文库接头的较长链作PCR引物、扩增cDNA 插入片段,将扩增产物克隆入M13 m p18测序载体, 进行部分DNA 序列测定、编辑, 将之在GenBank 中进行DNA 序列同源性搜索比较和分析。结果: 获得1 个C03 序列为已知恶性疟原虫热休克蛋白70-2 基因片段, 发现5 个新的具有抗原意义的恶性疟原虫表达序列标记位 (ESTs)。结论: 这5 个新的恶性疟原虫表达序列标记位为发现新的恶性疟原虫抗原基因奠定了基础。
阎宗合谢毅李明王萍王燕妮毕惠祥李英杰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抗原CDNA
超量献血员脑干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1999年
为了解超量献血(每年献血超过5L)[1]对献血员脑电生理功能的影响,我们从1997年7月~1998年2月对30例超量献血员进行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献血员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
林丽珍黄涛王萍
关键词: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获得大量高纯度、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hIGF 1) ,构建hIGF 1原核表达载体 ,并进行表达与纯化。方法以pUCIGF质粒为模板 ,PCR扩增了hIGF 1基因。经适当酶切后 ,构建表达载体pRSET IGF ,转入大肠杆菌BL2 1(DE3)进行表达 ,并经阴离子交换色谱、疏水色谱和凝胶过滤纯化。结果带有重组质粒pRSET IGF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 ,以可溶性形式表达 7.8kD大小的蛋白 ,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0 %~ 2 0 % ,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达 95 %以上 ,Western印迹表明重组蛋白具有hIGF 1抗原活性。结论构建了pRSET IGF重组质粒 ,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获得可溶性表达 。
吴岚晓李明王萍陈白虹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基因工程药物
以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HBV多表位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构建以HBV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HBV多表位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以探讨HBV基因免疫的新途径。方法 PCR扩增HBc第 1~ 72aa及 93~ 183aa编码序列并定向克隆至pcDNA3.1的NheⅠ /XhoⅠ位点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HBcdM。合成HBV多表位基因并插入HBc原脊区基因位点 ,构建HBc Me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及序列测定等方法筛选阳性质粒。结果 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阳性质粒正确克隆了约 885bp、编码HBc与HBV多表位的复合基因。结论 成功构建了以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HBV多表位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HBc Mep ,为研究pHBc Mep作为DNA疫苗的免疫活性奠定基础。
田泽维董文其李明王萍黄建生
关键词:HBVDNA疫苗
单克隆抗体3A3、2E7用于恶性疟Dipstick检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 ,适用于基层的恶性疟免疫诊断方法。 方法 将抗恶性疟原虫 HRP- 的单克隆抗体 3A3、2 E7纯化后经配对筛选 ,利用 Dipstick-免疫胶体金技术 ,制成诊断恶性疟的 Dipstick层析条。用该层析条对 115份疟疾患者血样 ,2 0份非疟疾病人血样及 10份正常人血样进行检测 ,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对其稳定性、重复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 用该法检测 145份血样 ,其对恶性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3.1%及 97.5 % ,已包被抗原、抗体的 Dipstick条在 4℃及室温下可保存 3个月以上 ,对 30份血样重复检测 4次结果完全一致。 结论  Dipstick-免疫胶体金模式快速、简便 ,适用于基层应用 。
郝文波胡旭初李明毕惠祥王萍高洋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DIPSTICK单克隆抗体
恶性疟原虫重组HRP-Ⅱ蛋白的纯化及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制备抗恶性疟原虫HRP Ⅱ的多抗和单抗 ,为疟疾免疫诊断提供良好的材料。方法 Sephacryl 2 0 0柱层析分离纯化HRP Ⅱ融合表达蛋白 ;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及BALB/c小鼠制备抗HRP Ⅱ多克隆抗血清 ,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HRP Ⅱ单抗 ;测定所获抗体的效价及其特异性反应。结果 表达产物获得高度纯化 ,纯度达 86 2 1% ;制备的多克隆抗血清双扩效价为 1∶4~ 1∶16 ;获得 6株能稳定分泌抗HRP Ⅱ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 ,其单抗亚型均为IgG1,各株单抗均与重组HRP Ⅱ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但只有 3A3和 2E7能与天然HRP Ⅱ反应。结论 获得了敏感、特异的抗HRP Ⅱ多克隆抗血清及稳定分泌抗HRP
王萍郝文波陈白虹李明董文其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