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维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脱硝
  • 4篇烟气
  • 4篇活性焦
  • 3篇烟气脱硫
  • 3篇烟气脱硫脱硝
  • 3篇气脱
  • 3篇萘油
  • 3篇脱硫
  • 3篇脱硫脱硝
  • 3篇改性
  • 2篇低阶煤
  • 2篇热解
  • 2篇煤焦
  • 2篇煤焦油
  • 2篇纳米
  • 2篇焦油
  • 2篇共热解
  • 2篇超临界乙醇
  • 2篇超临界萃取
  • 2篇催化

机构

  • 16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李维
  • 7篇何选明
  • 6篇杨娟娟
  • 5篇雷晶晶
  • 4篇强敏
  • 3篇方嘉淇
  • 3篇王欣
  • 2篇潘叶
  • 2篇吴梁森
  • 2篇王小娟
  • 2篇陈康
  • 1篇王春霞
  • 1篇鲁礼林
  • 1篇陈诚
  • 1篇万洋
  • 1篇王玉珏
  • 1篇梁文懂
  • 1篇张杜
  • 1篇刘艳
  • 1篇涂强

传媒

  • 4篇炭素
  • 2篇煤炭转化
  • 2篇燃料与化工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煤化工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 1篇湖北省第五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焦炉煤气低NO_x燃烧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3年
介绍了焦炉煤气燃烧NOx排放情况和NOx生成机理,总结了废气循环、空气分级、燃料分级、高温贫氧、浓淡偏差燃烧、低NOx燃烧器、催化燃烧等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实现焦炉煤气低NOx排放燃烧是以后的研究重点。低NOx燃烧技术与传统的焦炉、锅炉等燃烧方式相结合,可望实现焦炉煤气的高效、低污染排放燃烧。
何选明陈康潘叶吴梁森李维
关键词:焦炉煤气低NOX燃烧技术
V-Fe/活性焦复合纳米催化剂脱硝性能的研究
2016年
采用高压水热法,制备了V_2O_5-Fe_2O_3复合纳米粒子,通过改变高压水热溶剂控制纳米粒子形貌。SEM和XRD测试结果表明:以H_2O_2为溶剂所得的B-V_2O_5-Fe_2O_3为棒状结构,且黏附有细小球状颗粒;以NH_3·H_2O为溶剂制得的Q-V_2O_5-Fe_2O_3为球状结构,两种形貌的复合纳米粒子结晶度均较好。利用H_2O_2和HNO3联合氧化法对商品化柱状活性焦(AC)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活性焦(HAC),并以此负载不同形貌的复合纳米粒子制备B-V-Fe/AC和Q-V-Fe/AC催化剂。在烟道温度为200℃、空速为6 000 L/(kg·h)、催化剂用量为10 g、混合气体总流速为1 L/min(其中φ(O_2)=5%,φ(NO)=0.05%,φ(NH_3)=0.05%)的条件下,评价了各催化剂的脱硝性能。结果表明:B-V-Fe/AC催化剂脱硝性能最佳,B-V_2O_5-Fe_2O_3负载量为1.0%时,脱硝率最高达到69.42%,比HAC和Q-V-Fe/AC分别提高了17.75百分点和1.69百分点。
李维强敏杨娟娟付伟谊
关键词:活性焦复合纳米粒子选择性催化还原
超临界乙醇萃取萘的实验研究
2014年
采用恒容升温法研究了超临界乙醇萃取煤焦油重要组分萘的效果,讨论了萃取温度和压力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70℃、压力为13MPa时,萘的超临界浓度为1.739×10^-2g/mL、萃取率为66.20%.
何选明李维叶荣能胡凯
关键词:煤焦油超临界乙醇
烟气脱硫脱硝活性炭催化剂的再生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浅析几种活性炭的再生方法,通过对水洗再生法、热再生法、还原再生法进行比较研究,特别分析了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V2O5/AC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杨娟娟王欣雷晶晶万洋张庆李维
关键词:脱硫脱硝再生方法
萘油深加工及分离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简述了国内外萘油深加工情况,总结了精馏法、结晶法、加氢精制法等工艺以及液膜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多种分离新技术在萘油组分分离上的开发与研究。提出了在深入研究萘油中萘与其他物质形成的伴生物的基础上,将传统工艺与先进的分离技术有机地结合,可望在优化工艺、简化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前提下,显著改善萘油的分离效果和工艺条件。
何选明李维方嘉淇王晓娟
关键词:萘油
萘超临界萃取工艺与萘油绿色分离研究
在我国工业生产中,煤焦油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的重要组分如萘、苊、芴等在许多领域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萘油馏分是煤焦油蒸馏时切取馏程为210~230℃的产物,是生产工业萘和精萘的主要原料。萘油加工在我国发展得较早,也取...
李维
关键词:煤焦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气相色谱
纳米V_2O_5/AC催化剂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以质量分数20%硝酸改性后的柱状活性焦(AC)为载体,通过负载水热法合成的带状纳米V2O5,制备出了带状纳米V2O5/AC催化剂(SV/AC)。将SV/AC和传统浸渍法制备出的V2O5/AC催化剂进行脱硝催化性能测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烟道温度为200℃,空速为6 000 L/(kg·h),体积分数φ(NO)=0.05%,φ(NH3)=0.05%,φ(O2)=5%,N2为平衡气体,V2O5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的条件下,SV/AC的脱硝率可达45.36%,较AC,NAC,V2O5/AC分别提高了39.5%,23.07%,8.04%。SEM和EDS发现SV/AC催化剂的表面孔隙结构较V2O5/AC,NAC,AC更为发达,BET显示SV/AC的微孔率可达61.9%,较AC,NAC,V2O5/AC分别增加了39.6%,4.3%,14.0%。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添加Cu,Fe,Mo,Ce的金属氧化物对带状纳米V2O5/AC催化剂脱除NO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Fe2O3后的带状纳米V2O5/AC催化剂的脱硝性能最佳,在Fe2O3和纳米V2O5的负载量均为1.0%时,催化剂的脱硝率达到最大值,为49.72%,比SV/AC提高了4.36%。
杨娟娟强敏雷晶晶李维王欣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脱硝
一种用于低温SCR脱硝的渗氮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温SCR脱硝的渗氮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先将碳基材料置入质量分数为30~50%的HNO<Sub>3</Sub>溶液中浸渍1~5h,洗涤,烘干;在氮气气氛和600~850℃条件下煅烧2~...
强敏李维梁文懂鲁礼林张隆付伟谊万文浩
文献传递
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活性焦的改性方法研究
2014年
活性焦是一种普遍的烟气脱硫脱硝吸附剂,改性后的活性焦能大大提高烟气脱硫脱硝的效率。通过微波改性,超声波改性,高压水热法改性,表面负载金属改性,酸、碱改性对活性焦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改性机理。
杨娟娟王欣李维雷晶晶
关键词:活性焦改性脱硫脱硝
凤眼莲与低阶煤低温共热解特性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自行改装设计的干馏炉对不同配比的凤眼莲(EC)和低阶煤(LFC)进行低温共热解实验,得出凤眼莲添加量为30%时热解油产率达到最高值11.32%,与纯煤时对比提高了24.81%,比质量加权值提高了5.11%.选取凤眼莲、煤样和凤眼莲添加量为30%的混合样进行了热重分析,在300℃~700℃温度段,实验失重量明显大于质量加权值.并对热解油进行了GC-MS检测,共热解油中烷烃含量比纯煤时提高了34.46%.元素分析和热值分析得出共热解油H/C比纯煤时提高了8.72%,热值稍低于汽柴油的热值.说明凤眼莲与低阶煤共热解存在协同效应,共热解油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轻质化.
何选明王小娟方嘉淇李维
关键词:凤眼莲低阶煤热解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