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华 作品数:6 被引量:7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衰弱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衰弱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入院至出院后6个月期间分为4个时间点进行衰弱评估,了解衰弱变化轨迹,分析影响因素。结果4个时间点患者衰弱评分分别为2(1,3)分、2(0.3)分、1(0,3)分、1(0,3)分;衰弱轨迹分为低水平缓降组(47.6%)、中水平下降组(18.1%)、中水平上升组(34.3%)3个潜类别;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共病种数、血红蛋白、心功能分级、抑郁和体力活动是患者衰弱轨迹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住院治疗护理,衰弱水平总体呈好转趋势,衰弱轨迹分为3个潜类别,轨迹具有异质性;护理人员可针对不同类别、不同阶段及影响因素制定干预计划,实现精准护理。 丁华 丁华 程钰 严静 张瑜 张瑜 张馨 张馨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衰弱 抑郁 营养 影响因素 早期无创通气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早期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5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35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和面罩吸氧组(29例,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面罩吸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好转时间及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的变化,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好转率、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结果无创机械通气组心功能改善时间明显短于面罩吸氧组,治疗好转率高于面罩吸氧组,无创机械通气组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面罩吸氧组(P<0.05)。治疗后60例存活患者的心功能均有改善,与面罩吸氧组相比,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的RR、HR下降更显著,SpO_2、PaO_2升高更显著,PaCO_2、CRP、BNP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早期应用可及时纠正缺氧,提高治疗好转率,减少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 申前进 阳文新 吴飞 江一帆 尹述旺 丁华 申红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左心衰 呼吸衰竭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41例急诊复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药物复律和直接电复律治疗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41例临床资料,根据复律方法分为药物复律组21例和电复律组2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电复律组复律成功率100%,高于药物复律组的66.67%(P<0.05)。电复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药物复律组的28.57%(P<0.05)。结论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电复律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电复律。 周荣耀 丁华 尹述旺 陆洋 江一帆 申前进关键词:药物复律 电复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衰弱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1、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T0)的衰弱水平及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2、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T0)、出院后第2个月(T1)、出院后第4个月(T2)、出院后第6个月(T3)的衰弱变化情况,结... 丁华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衰弱 抑郁 营养 影响因素 正念冥想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评价正念冥想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EBSCOhost数据库中正念冥想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对符合排纳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RCT,共122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正念冥想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SMD=-1.53,95%CI(-2.14,-0.92),P<0.00001]、抑郁[SMD=-1.22,95%CI(-1.69,-0.75),P<0.0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MD=3.31,95%CI(1.75,4.86),P<0.0001]、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MD=41.33,95%CI(18.58,64.08),P=0.0004]。结论:正念冥想疗法的干预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功能的问题上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在改善心功能方面缺乏高质量文章证据支持,可用文章较少,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丁华 丁华 程钰 严静 顾怡沁关键词:冥想 慢性心力衰竭 负性情绪 心功能 META分析 超长心肺复苏成功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超长心肺复苏(CPR)成功的影响因素以及适用范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行超长CPR患者(CPR持续时间超过30 min)68例,分为自主循环恢复(ROSC)组32例及初级复苏失败组36例,再将ROSC组32例分为存活出院组12例及高级复苏失败组20例,分析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脏骤停至开始复苏时间、持续心肺复苏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以及病因对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本研究68例患者,经超长CPR后,获ROSC 32例(47.06%);ROSC后获存活出院12例(17.65%)。ROSC组患者心脏骤停至开始CPR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均早于初级复苏失败组(P均<0.05),年龄低于初级复苏失败组(P<0.05)。存活出院组的心脏骤停至开始CPR时间、电除颤开始时间及气管开始插管时间均早于高级复苏失败组(P均<0.05),年龄低于高级复苏失败组(P<0.05)。性别及CPR持续时间对ROSC率及存活出院率无影响(P均>0.05)。不同病因对ROSC率及存活出院率有影响(P均<0.05):68例患者行超长CPR后,获ROSC者中心脑血管病及药物中毒患者比例较高;获存活出院者中,心血管病患者比例最高。结论对于年龄<75岁,既往心肺功能良好,心脏骤停时间<10 min,特别是心肌梗死、药物中毒等病因可以在治疗中去除的患者,超长CPR建议常规进行,同时尽早行气管插管和电除颤,能有效提高患者的ROSC率及存活出院率。 申前进 江一帆 陆洋 尹述旺 周荣耀 丁华关键词:自主循环恢复 电除颤 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