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 作品数:3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宋代理学家的文艺本体论——以诗文书画为中心的综合考察被引量:2
- 2018年
- 两宋理学家的文艺思想相对于传统文人而言具有自身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内部的分野与嬗变。其文艺本体观集中地表现在对文道关系的认识上,虽大致显示为由重道轻文到融汇为一的演变趋势,其内在过程却复杂得多。而这种演变背后的思想支撑,则是南宋以来理学家多将文艺活动纳入格物穷理与心性修养的道学体系,表现出对理学先辈"作文害道"说等极端文艺观的反思,也是对孔子"游于艺"思想的认同与归位。理学家的"游艺"之学涵盖诗、文、书、画、琴、棋等文艺形式,因此,唯有将其在诸文艺活动中所发之艺术见解统摄在理学思想视域下进行综合考察,庶几可以深入揭示其艺术精神及演进轨迹。
- 杨万里
- 关键词:理学文艺观念文道关系游于艺
- 朱熹文艺批评实践对主体人格的彰显被引量:3
- 2014年
- 朱熹在品评文艺的过程中秉承的一贯宗旨即是以人格定艺格。他评诗文如此,评字画亦毫无例外。他论书法虽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工拙、技法层面的问题,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主体之人格。人格过人则不复论其工拙,人格不佳则文艺作品再精工其格亦属低下。朱熹在论及书法与主体关系时大抵涉及两个向度,即以人论书和以书观人。而书格与人格的统一性又影响着朱熹对主体修养与创作心态的论述。
- 杨万里
- 关键词:文艺批评书论诗论人格
- 在学术与文艺之间:魏了翁题跋的创作特点与文化价值
- 2023年
- 学术上融合朱陆的魏了翁是南宋中后期著名的理学家,而会同洛蜀的努力又使他不仅得以集蜀学之大成,且继承了蜀学人物重视文艺之传统。因此在学问之余,他亦留心于文艺之事,在诗、文、词、书画等领域具有高深造诣。鹤山题跋即集中体现着其学者风采与文艺性情,肆笔脱口,无非实理,其题跋范围广涉诗文书画等诸方面,堪称博雅;其题跋对象兼有理学家与文艺家之作品,足见通达。在文学视域下审视鹤山题跋,则可见其创作才能与艺术追求。以学者的思维评论文艺,又以文学的语言承载学术,游走于学术与文艺之间的魏了翁,最终进入了“游艺”之圣贤境界。魏了翁的题跋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且彰明了其学术精神,阐发了其文艺思想,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价值。
- 杨万里王嘉乐
- 关键词:魏了翁题跋理学文化价值
- 敬畏与自得:朱熹文艺法度观之二重维度
- <正>在朱熹的文艺思想中,法范畴似有两义:一为合义理之古法,一为重形式之今法。以书法而言,所谓古法即唐前汉魏之法,尚不失篆籀意象;今法即魏、晋后以王羲之书为准的而衍生的笔墨之法,今法盛行后古法顿衰。朱熹对书之法的态度即"...
- 杨万里
- 文献传递
- 进入圈子与隔离道统:司马光与理学之渊源辨析被引量:2
- 2017年
- 学界对司马光哲学思想的归属问题认识不一,既看到了他与理学之间的亲密关系,又囿于南宋以来的道统意识,不愿接受其在理学发展史上的宗师地位。实则司马光不仅与理学中人多有交往,主动参与北宋理学诸子的学术圈子,共同促成了理学初兴时期元气淋漓的发展局面;而且后世学人在题写有关司马光之书画作品时,对其学术品格与道学气象也十分推崇。但在程朱后学争胜门户、指认谱系的过程中,司马光逐渐被隔离道统,其理学宗师的身份也随之被消释掉了。
- 杨万里
- 关键词:司马光理学道统
- 刘因的“游艺”之学与文艺思想——兼论理学“流而为文”现象的书画视域
- 2021年
- 元初理学家刘因不仅于义理之学有所自得,且致力于游艺之事,诗文创作外,在书画琴棋等方面均有高深造诣。他不仅明确提出了"艺是小学工夫"的理念,而且首次将作为今人之"艺"的诗文书画与古人的"六艺"之教对接起来,进一步提升了文艺在道学事业中的地位。在"游艺"实践中,他将"观物"思想与格物致知精神贯彻沦浃其间;而且将自己的归隐情志安放于艺术世界,表现出"适意玩情"的游艺态度。形神兼备的绘画观念和尚古的书学取向是刘因文艺美学的集中体现,但其终极旨趣却指向同一妙境——"天"。在致事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的努力中,刘因理学家的身份意识与文艺家的艺术素养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可见,元代理学家更为热情地接纳文艺,在诗文书画游艺中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理论主张,更为深入地向文艺领域输入理学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念,从而影响着元代文艺思潮走向。所以,书画游艺之学理应被纳入理学"流而为文"现象的考察视域。
- 杨万里
- 关键词:游艺题画诗文艺思想
- 材料·观念·价值——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活力与意脉
- 中国文学批评史自学科建立以来取得诸多成就,而当下确也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给予系统的梳理与深刻的反思。学科的发展要想增添新活力,开辟新境界,必须重视发掘和整理新的文学批评资料,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艺术批评资料等。同时,需对...
- 杨万里
- 关键词:文学批评史古代文论
- 朱熹“理一分殊”的文字观念
- 2015年
- 朱熹的书法理论十分丰富,不过其最主要的书学理论应是其“理一分殊”的文字观,这是他书学思想的本体论,对文字本质的认识直接决定着其书法创作思想与审美旨趣。朱熹文字观的最主要特点是他将自己的文字观念纳入进理学体系,认为天下万物莫不有其自然之理,文字如同诗歌、音乐等均为理体之象;从字之滋添到字体之变化,莫不有其所当然之法则,非人力所能安排,故“天理”实为文字之源本。
- 杨万里
- 关键词:文字观书法理论书学理论书学思想审美旨趣
- 论朱熹别具一格的题画诗创作——兼与其山水诗进行比较
- 2018年
- 朱熹以其即物穷理的格物精神贯注于诗画游艺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其题画诗往往是与画面融合一体的佳作,既描绘出了画中之景,又能昭示并进而延展画外之意,从而使所题画作之品格更为超妙高逸。他的题山水画诗与其山水诗之写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令人读之如见其画,如临其境;或抒发胸臆,或开展议论,可谓情理兼备而意趣丰盈。朱熹在观画中天地生物气象与自我写真时,又流露出对自己生命状态与心性修养的凝视与叩问,使其题画诗与画作之间实现了完美的互文。在诗歌创作与绘画品题中,朱熹的哲人风采和理学身份遮蔽下的文人情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彰显。
- 杨万里
- 关键词:宋代文学题画诗山水诗格物穷理游艺
- 魏了翁“立其大本”的文艺创作论被引量:2
- 2014年
- 学术上融合朱陆、会同洛蜀的魏了翁,在文艺思想上显得较为圆融通达。对于文艺创作,他提倡先立大本,提出了"根诸气、命于志、成于学"的作者修养理论,认为文艺创作非无本者能之,本立则书法创作纵横造次无往不合,诗歌创作亦可肆笔脱口而动中音节。魏了翁文艺思想的通达之处在于他对苏、黄等人的英姿杰气和"尚意"书风也表示认同,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自得"精神的体现。诗文书画源大本而作,文艺作品即具有了观德与论世的社会功能。
- 杨万里
- 关键词:魏了翁文艺思想创作论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