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肺一号方联合呬字诀呼吸操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补肺一号方联合呬字诀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肺气虚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编号”将对象分为三组,每组30例,试验1组(补肺1号方汤剂治疗),试验2组(补肺1号方汤剂联合呬字诀操锻炼治疗),对照组(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对比外周血Th17、Treg细胞含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AT)、肺活量(VC)、呼气峰流速(PEF)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结果治疗后,试验2组的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以及CAT评分低于试验1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比对照组、试验1组的VC、PEF、FEV_(1)数值以及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更高(P<0.05);试验1组的外周血Th17细胞含量以及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比于试验1组,其VC、PEF、FEV_(1)数值以及外周血Treg细胞含量更低(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补肺一号方联合呬字诀呼吸操能够有效调节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外周血Th17、Treg细胞含量,同时改善患者咳嗽、气喘等症状,提升睡眠质量,调整患者精神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 王超华王斌灿冯林焰
- 改进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法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94例接受心电监护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法,观察组采用改进后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整理导联线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监护导联线的报修率、脱落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进后的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整理方法有利于改善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 游秋烟黄珍梅王超华
- 关键词:护理心电监护导联线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效果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每个疗程3次,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气喘、咳嗽、咳痰、胸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喘、咳嗽、咳痰、胸闷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冬病夏治理念采取的穴位贴敷疗法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其发作次数。
- 王超华李越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贴敷冬病夏治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6—12月收治的痰瘀阻肺型肺胀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呼吸科肺胀常规护理,患者在呼吸科肺胀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气促喘息、咳嗽、咳痰、胸部胀闷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瘀阻肺型肺胀患者采取中医定向透药疗法结合常规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李越王超华
- 关键词:肺胀痰瘀阻肺
- 体外膈肌治疗仪联合递进式目标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治疗仪联合递进式目标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递进式目标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膈肌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0 d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困难程度[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及生命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以及干预10 d后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结果干预10 d后,两组PaO_(2)均高于干预前,PaCO_(2)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VC、FEV_(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RC、CA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肌治疗仪联合递进式目标护理可显著提高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呼吸困难症状及生命质量。
- 王超华李越何婷婷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