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士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强筋壮骨祛风合剂对腰椎间盘退变AQP1和AQP5表达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强筋壮骨祛风合剂对腰椎间盘退变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腰椎穿刺建立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AQP1和AQP5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观察模型大白兔给药6周后的变化。结果:1)RT-PCR检测:(1)各组AQP1表达比较,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空白组、腰痛宁组、强筋壮骨祛风合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腰痛宁组、强筋壮骨祛风合剂组与模型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AQP5表达比较,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空白组、腰痛宁组、强筋壮骨祛风合剂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腰痛宁组、强筋壮骨祛风合剂组与模型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试剂检测:(1)各组AQP1表达比较,造模成功后,模型空白组椎间盘上AQP1阳性面积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AQP5表达比较,造模成功后,模型空白组椎间盘上AQP5阳性面积与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筋壮骨祛风合剂对AQP1及AQP5的调节作用是其疗效机制之一,具有改善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 唐成坤潘浩王栋林士明陶其杰贾高永朱杭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中药热熨敷治疗椎旁肿痛短期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中药热熨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43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失访3例,随访40例。其中观察组18组,对照组22组。住院时间5-7d,平均6.2d;对照组中出现3例并发症,两纽VAS和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采用中药热熨敷治疗,短期疗效满意,对患者功能恢复及症状改善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疗效。
- 成霞林士明黄知音王翠娟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7年
-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经手术、髓核化学溶解、等离子射频消融、激光椎间盘汽化等治疗而发生的髓核突出组织自发缩小甚或消失的现象。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这一现象的存在已被学术界所公认,但其确切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与突出类型、突出时间的关系及再吸收的发生机制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 林士明唐成坤潘浩
-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腰椎
- 腰椎间盘突出组织再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为腰背痛和下肢放射痛.大部分患者保守治疗后神经症状可得到改善,这被认为是由突出的椎间盘施加于相邻神经根的压力降低和炎症逐渐消退的结果.随着磁共振成像的发展,临床上相继报道了腰椎间盘...
- 林士明唐成坤潘浩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
- 电针委中穴对腰椎退变大鼠腰椎间盘中NFAT5表达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椎间盘自然退变大鼠模型中核转录因子-5(NFAT5)的表达影响.方法将32只正常离乳(3周)后清洁级SD大鼠(雌雄不限)常规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穴组、电针非穴组.除正常组外余下三组通过去大鼠双前肢诱导直立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成功后对委中穴组、非穴组内侧0.3cm行电针治疗,30min/(次·d),连续治疗15d.治疗结束后,所有大鼠麻醉处死,检测各组腰椎间盘中NFAT5及有机渗透转运蛋白(AR、BGT1及TauT)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椎间盘中NFAT5、AR、BGT1及TauT mRNA表达水平下调,同时,有机渗透转运蛋白也随NFAT5的下降而减少;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委中穴组椎间盘内NFAT5?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AR、BGT1及TauT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电针非穴组比较,电针委中穴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委中穴可能通过上调NFAT5及有机渗透转运蛋白的表达,达到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效果.
- 朱杭陶其杰林士明唐成坤潘浩
- 关键词:电针腰椎间盘退变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