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外固定
  • 4篇外固定架
  • 4篇固定架
  • 3篇腰椎
  • 3篇螺钉
  • 3篇脊柱
  • 3篇关节
  • 2篇胸腰椎
  • 2篇异位骨
  • 2篇异位骨化
  • 2篇置钉
  • 2篇盆骨
  • 2篇肘关节
  • 2篇肘关节僵硬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 2篇椎弓根螺钉
  • 2篇外固定架治疗
  • 2篇螺纹钉

机构

  • 6篇河南省洛阳正...
  • 3篇河南省洛阳正...
  • 1篇天津医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吴晓阳
  • 3篇马献忠
  • 3篇马虎升
  • 3篇邓俊森
  • 2篇易先达
  • 2篇畅宁
  • 1篇吕振超
  • 1篇马剑雄
  • 1篇马信龙
  • 1篇彭晓东

传媒

  • 2篇中医正骨
  • 2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临床研究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髖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22例骨盆骨折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19~67岁,中位数41岁;车祸伤11例,坠落伤7例,压砸伤4例;合并颅脑损伤3例、血气胸4例、膀胱或肠管破裂5例、尿道断裂3例、其他部位骨折6例;按Tile分型标准,C1型11例、C2型8例、C3型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补液、输血等对症处理,积极处理合并伤,进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纠正纵向移位。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骨折纵向移位纠正后,先通过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骨盆前环,再以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术后评定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0~75min,中位数62 min;术中出血10~25 mL,中位数15 mL。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7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一侧股外侧皮神经麻痹,口服甲钻胺1个月后逐渐缓解;3例出现一侧外固定架钉道渗液,但Schanz针未松动,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2例愈合,1例外固定架取出后愈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6周,中位数12周。术后按照Tornetta等的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优7例、良10例、可5例。末次随访时本组患者Majeed评分为(85.6±12.7)分,优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架固定结合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骨盆功能恢复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马献忠吴晓阳易先达苗万坡邓俊森畅宁
关键词:骨盆外固定器骶髂螺钉髋臼
一种骨科临床应用的弹性脊柱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临床应用的弹性脊柱固定装置,包括椎弓根螺钉和固定棒,所述椎弓根螺钉包括螺纹钉身和U形槽,所述螺纹钉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槽,所述固定棒通过贯穿U形槽连接每一个椎弓根螺钉,所述U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第...
吴晓阳张迪马冬苗
文献传递
一种脊柱内固定钉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内固定钉棒装置,包括椎弓根螺钉,所述椎弓根螺钉的顶端设置有压棒槽,所述压棒槽内部横穿有固定棒,所述压棒槽内壁位于固定棒上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棒的顶部设置有压紧螺丝,所述压紧螺丝的外侧边缘设置有...
张迪吴晓阳邓俊森
文献传递
手术清理配合铰链外固定架治疗合并异位骨化的肘关节僵硬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手术清理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合并异位骨化的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彻底清除关节周围的异化骨及增生组织,切除部分挛缩的关节囊及韧带,术后口服吲哚美辛4周,并在铰链式外固定架保护下于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功能锻炼。采用关节活动度(ROM)及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1例患者术后获6~22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术前、术后伸直受限、屈曲、旋前、旋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EPS为(43.2±5.9)分,术后为(85.1±6.7)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PS评分标准:优11例,良6例,可4例。除1例术后针道有少许渗液外,无发生螺钉松动、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松解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合并异位骨化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晓阳
关键词:肘关节异位骨化外固定架
经关节突入路前方垫高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经关节突入路前方垫高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47.3±13.1)岁(范围26~70岁)。初次损伤时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为3~5分,平均4.0分。经(6.3±2.9)个月(范围3~16个月)保守治疗仍有顽固性胸腰背疼痛。手术采用经关节突入路前方垫高植骨融合术(前方垫高组)15例、后路伤椎置钉植骨融合术(伤椎置钉组)17例。前方垫高组和伤椎置钉组术前矢状面Cobb角分别为27.0°±3.9°和26.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946);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分别为(4.2±1.8)cm和(4.1±2.1)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P=0.887);前方垫高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损伤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为C级1例、D级4例、E级10例,伤椎置钉组为C级2例、D级2例、E级13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P=0.52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矢状面后凸Cobb角、SVA及AIS分级。结果32例均完成随访,前方垫高组随访(12.2±3.1)个月、伤椎置钉组随访(12.0±3.3)个月。前方垫高组与伤椎置钉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28±24.5)min和(123±40.6)min(t=0.42,P=0.68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5±12.6)ml和(478±16.3)ml(t=0.13,P=0.894)。末次随访时,前方垫高组VAS评分改善率为90%±10%,大于伤椎置钉组的7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04);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分别增加(1.02±0.10)cm和(0.29±0.14)cm,前方垫高组变化率(67.1%±31.5%)大于伤椎置钉组(19.0%±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01);前方垫高组矢状面Cobb角为7.4°±1.5°,小于伤椎置钉组的1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
马潇苒马信龙马剑雄马虎升吴晓阳彭晓东吕振超
关键词:脊柱后凸椎关节突关节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TileC1、C2型骨盆骨折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手术治疗骨盆骨折患者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22~65岁,中位数46岁。Tile骨折分型,C1型29例、C2型12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9 d,中位数8 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拍摄正位、骨盆入口位、骨盆出口位X线片,根据骨折移位程度,依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判断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依据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中位数1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12个月,中位数6个月。术后1个月,骨盆骨折复位优19例、良14例、可7例、差1例。末次随访时,Majeed骨盆骨折评分51~100分,中位数85分;优21例、良11例、可8例、差1例。并发切口感染5例,经换药处理后感染控制;并发外固定架针道感染19例,去除外固定架并予以换药处理,感染控制,针道愈合;并发行走后腰骶部疼痛6例,未行特殊处理。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18例患者,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以上、感觉恢复正常16例,外踝及足背外侧感觉减退、足下垂畸形、行走跛行2例(足趾跖屈肌力2级1例、0级1例)。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骨折复位、愈合好,有利于骨盆功能和骶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预防外固定架针道感染。
马献忠邓俊森易先达苗万坡畅宁吴晓阳
关键词:骨折骨盆
应用经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2017年
目的 探讨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附加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3 d、术后1、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 d、术后6、12个月观察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同时加速康复速度.
吴晓阳马虎升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椎弓根螺钉
术中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及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术中持续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术中骨科牵引架持续牵引结合正骨手法复位联合PVP治疗的患者纳入联合组(n=67),采用单纯PVP治疗的患者纳入PVP组(n=4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d、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Cobb角、伤椎高度、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高度、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d、3个月、1年,联合组患者的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且均小于PVP组、伤椎高度均大于术前且大于PVP组(均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PVP组患者的Cobb角和伤椎高度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 d、3个月、1年,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低且联合组评分均低于PVP组(均P<0.05)。术后联合组患者骨水泥椎管内渗漏、邻椎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VP组(P<0.05)。结论 术中骨科牵引架持续牵引结合正骨手法复位及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可纠正腰椎后凸畸形、恢复伤椎高度、缓解腰背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安全性高。
吴晓阳马冬苗马虎升
关键词: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法复位经皮椎体成形术
手术松解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合并异位骨化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
目的:探讨手术松解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合并异位骨化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13例手术松解配合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合并异位骨化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患者,11...
马献忠吴晓阳
关键词:肘关节僵硬松解手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