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华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心电
  • 3篇心电信号
  • 2篇心电数据
  • 2篇心肌
  • 2篇输入数据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心肌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自适应学习
  • 2篇领域知识
  • 2篇分类器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 1篇递归
  • 1篇电图
  • 1篇心电检测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图检测
  • 1篇心肌病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刘志华
  • 1篇王书强
  • 1篇胡勇
  • 1篇卢哲
  • 1篇郭毅可

传媒

  • 2篇集成技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社区居民非药物低成本全周期精准健康管理模式在慢性病防控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本项目基于“健康社区”建设在推进“健康中国”进程中的战略地位及重要作用,立足于探索一种新形势下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借鉴佰善健康15年工作实践,经过对4个社区2万多名居民的调查研究,确立了以健康大数据中心为依托的线上服务,结合以非药物康复技术为核心的线下服务,形成《10 min社区精准健康管理服务圈》的服务模式,并应用于社区居民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控,效果显著。填补了基层医疗卫生中心在该服务方面的空白,实现“院前院后”居家慢病防控与康复,降低个人及国家医疗开支,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本文主要从社区居民未被满足的健康需求以及国家对慢病管控的需求出发,重点阐述该模式的构成要素、创新点及其应用于慢性病管控的可行性。
柴慧灵刘志华李永明张珂周姣陈京学张雅茹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
心电图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心电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提供了一种心电图检测方法。该方法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平台,该方法包括:获取长时程的心电信号;对所述心电信号进行去噪;将去噪后的所述心电信号转换为标准波;将所述标准波与预存储的MIT‑BIH心...
刘志华 刘晟铭 艾红 唐柳 殷鹏 马晨光
文献传递
一种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心电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及装置。所述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包括:步骤a:将提取的心电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得到训练阶段的标准输入数据;步骤b:通过所述训练阶段的标准输入数据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并对所述...
刘志华陈俊宏李东阳艾红唐柳马晨光
一种基于张量模式的多源数据分类优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张量模式的多源数据分类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a:在Map‑reduce分布式框架下对多视角数据进行张量积运算,得到高阶张量数据,并根据高阶张量数据构建初始的支持张量机分类模型;步骤b:以支持向量递归...
王书强刘志华胡勇郭毅可曾德威卢哲
文献传递
缺血性心肌病不同阶段基因表达的改变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文章选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和对照组收集的外周血,对其采用微阵列数据集进行转录组分析,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在第一部分,从3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样本与健康对照的数据集分析中,确定了3个重要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FGFBP2)、葡萄糖-果糖氧化还原酶结构域(GFOD1)和伴皮层下囊肿的巨脑性白质脑病(MLC1),可作为潜在的m RNA生物标志物。在第二部分,从3个时间点(发作当天、恢复4~6天及恢复6个月)收集了2组基因表达数据集。基因代谢途径的差异性分析表明,与对照组对比,发作组和恢复组涉及到炎症和免疫途径;与恢复6个月组对比,发作组和恢复组(4~6天)涉及到代谢途径或神经分泌。这显示了缺血性心肌病的发作和恢复期间的生物学过程变化。实验结果表明,3种潜在的m RNA生物标志物——FGFBP2、GFOD1和MLC1,涉及到缺血性心肌病不同的代谢通路,具有连续的生物学过程变化。
刘志华马晨光
关键词:缺血性心肌病生物信息学生物标志物微阵列转录组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分子病理机制一直备受国际关注。该文应用C57BL/6品系的野生型(WT)小鼠、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受体基因敲除(VLDLR-KO)小鼠、心脏特异性转基因(VLDLR-TG)小鼠,通过在体及离体实验研究VLDL受体对小鼠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构建生物分子网络研究VLDL受体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关键分子及其关键信号通路。通过生物网络的功能模块计算,发现了VLDL受体→MAPKs、AKT、NF-κB信号通路→心肌损伤病理表型的因果关联性,阐明了VLDL受体影响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
刘志华马晨光
关键词: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血性心肌损伤
一种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心电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及装置。所述心电信号分类方法包括:步骤a:将提取的心电信号进行分段处理,得到训练阶段的标准输入数据;步骤b:通过所述训练阶段的标准输入数据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并对所述...
刘志华陈俊宏李东阳艾红唐柳马晨光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